吾玩文学 www.5wwx.com,电影人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苏白接过《人民电影》,迫不及待地翻到许望秋的文章,认认真真地读起来。许望秋和苏振声继续聊电影,他们先聊《大河奔流》的问题,聊中国电影的现状,但很快聊到了电影创作上。不过说到创作,说到电影剧本,苏振声就不住叹气。
苏振声在运动前开始转行做导演,拍了三部电影。在运动的十年中,他没有机会拍电影。现在运动结束,能够重新拍电影了,但他知道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又不是很好,拍不了几部电影,就特别希望在退休前拍一两部质量过硬的电影。
只是现在厂里的电影剧本难以让苏振声满意,因为这些剧本很多都是运动时期写的,强调三突出,内容虚假做作,没有生活气,甚至很多剧本就是把批走/资/派的剧本调换立场而已。比如秀影厂去年拍的《十月的风云》就是如此。在运动结束前这部影片就准备拍,在政治形势突变后,创作者便迅速改动剧本,素材还是用原来的素材,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只是把“同走/资/派斗争”改成同“四人帮”斗争,原来的正面人物改成反面人物。经过这样的乔装打扮后,《十月的风云》抢到了头彩,成为中国第一部揭批四人帮的影片。
这些电影剧本从本质上来说,跟样板戏没有太大区别,作为魔都电影界的老人,苏振声骨子里继承了左翼电影现实主义的传统,对这些虚假做作的剧本看不上;所以,老头一说到剧本就唉声叹气,感叹找个好剧本真难。
许望秋手里有合适的剧本,但出于某些原因,暂时不能拿出来,心想《人民文学》怎么回事,我的剧本都寄多久了,怎么还没消息?我师父他老人家想剧本都快想疯了!
就在这时,苏白将许望秋的文章读完了。她用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凝视着许望秋,由衷赞道:“望秋,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看《大河奔流》的时候觉得电影一般,有些问题看出来了,有些没看出来,但看了你的文章,我全明白了。”
张然故作得意地道:“不要崇拜我,我只是一个传说。”
苏白叉着腰,拿大眼睛瞪许望秋:“谁崇拜你了,你这是跟师姐说话的态度吗?”
两天后的下午,许望秋从蓉城图书馆借书回来。路过传达室的时候,他问传达室的大爷,有没有自己的信。
厂里小孩特别多,大爷分不清谁是谁;但对许望秋印象很深,因为许望秋在二个多月前,领过一次汇款单,是杂志社寄来的稿费。在这个时代,作家是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谁能在报纸杂志上发一两篇文章,绝对可以成为明星般的人物。许望秋能发表文章,还拿到了大笔稿费,大爷自然对许望秋印象深刻。
大爷见许望秋问自己,突然激动起来,连声道:“有信,还有汇款单!”说着大爷递给许望秋一个皱巴巴的本子,以及一支笔:“签一下字。”
许望秋听到有信和汇款单笑了,知道自己的剧本发表了。那个剧本6万多字能写完,但许望秋小注了点水,有7万多字。《人民文学》千字7元,差不多就是500块钱。他踌躇满志地用圆珠笔签上自己的名字,将本子和笔,还给了大爷。
大爷透过老花镜仔细确认过后,笑着将信和汇款单交到许望秋手里。
许望秋定睛一看,信封上的寄信地址是人民文学杂志社没错,汇款单上的朱红色印章也赫然印着“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字样。再看汇款单上的金额,许望秋的笑容更加灿烂了,513.27元。
等父母下班回来,许望秋把汇款单拿出来,拍在母亲谢春红的面前,让她明天陪自己去厂办开介绍信。现在国内没有身份证,领汇款单必须到单位开介绍信。
谢春红看到汇款单上的金额,整个人都呆住了,激动得眼泪汪汪的:“我儿子成作家了!我儿子出息了!”许望北拉着许望秋的袖子高呼:“二哥,你好厉害啊!”许望川猛拍许望秋的肩膀:“老二,你可真行!”父亲许著文没说什么,但脸上的骄傲却掩饰不住。
晚饭过后,谢春红拿着许望秋的汇款单到院里跟人炫耀:“我家望秋成作家了,这是《人民文学》给他寄的稿费。”院里乘凉的大妈们闻声聚拢来,要看过究竟。对面楼的张大妈从谢春红手里夺过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感慨道:“乖乖,513元!顶我们一年多工资呢!”汇款单就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炫耀够了,谢春红才拿着汇款单春风得意地回家。她绘声绘色地向许著文描述刚才的情形,还告诉许望秋:“有好几个张罗着要给你介绍对象呢。不过我都拒绝了,我对她们说,我们家望秋才16岁,现在谈对象还太早了,他还要去北平上大学呢。”
第二天上午,许望秋拖着老妈和小妹到厂办开介绍信。厂办的人从许望秋手里接过汇款单的时候吓了一跳,对着谢春红不住夸许望秋:“老许的儿子出息了啊!”
从厂办出来,谢春红春满面春... -->>
苏白接过《人民电影》,迫不及待地翻到许望秋的文章,认认真真地读起来。许望秋和苏振声继续聊电影,他们先聊《大河奔流》的问题,聊中国电影的现状,但很快聊到了电影创作上。不过说到创作,说到电影剧本,苏振声就不住叹气。
苏振声在运动前开始转行做导演,拍了三部电影。在运动的十年中,他没有机会拍电影。现在运动结束,能够重新拍电影了,但他知道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又不是很好,拍不了几部电影,就特别希望在退休前拍一两部质量过硬的电影。
只是现在厂里的电影剧本难以让苏振声满意,因为这些剧本很多都是运动时期写的,强调三突出,内容虚假做作,没有生活气,甚至很多剧本就是把批走/资/派的剧本调换立场而已。比如秀影厂去年拍的《十月的风云》就是如此。在运动结束前这部影片就准备拍,在政治形势突变后,创作者便迅速改动剧本,素材还是用原来的素材,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只是把“同走/资/派斗争”改成同“四人帮”斗争,原来的正面人物改成反面人物。经过这样的乔装打扮后,《十月的风云》抢到了头彩,成为中国第一部揭批四人帮的影片。
这些电影剧本从本质上来说,跟样板戏没有太大区别,作为魔都电影界的老人,苏振声骨子里继承了左翼电影现实主义的传统,对这些虚假做作的剧本看不上;所以,老头一说到剧本就唉声叹气,感叹找个好剧本真难。
许望秋手里有合适的剧本,但出于某些原因,暂时不能拿出来,心想《人民文学》怎么回事,我的剧本都寄多久了,怎么还没消息?我师父他老人家想剧本都快想疯了!
就在这时,苏白将许望秋的文章读完了。她用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凝视着许望秋,由衷赞道:“望秋,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看《大河奔流》的时候觉得电影一般,有些问题看出来了,有些没看出来,但看了你的文章,我全明白了。”
张然故作得意地道:“不要崇拜我,我只是一个传说。”
苏白叉着腰,拿大眼睛瞪许望秋:“谁崇拜你了,你这是跟师姐说话的态度吗?”
两天后的下午,许望秋从蓉城图书馆借书回来。路过传达室的时候,他问传达室的大爷,有没有自己的信。
厂里小孩特别多,大爷分不清谁是谁;但对许望秋印象很深,因为许望秋在二个多月前,领过一次汇款单,是杂志社寄来的稿费。在这个时代,作家是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谁能在报纸杂志上发一两篇文章,绝对可以成为明星般的人物。许望秋能发表文章,还拿到了大笔稿费,大爷自然对许望秋印象深刻。
大爷见许望秋问自己,突然激动起来,连声道:“有信,还有汇款单!”说着大爷递给许望秋一个皱巴巴的本子,以及一支笔:“签一下字。”
许望秋听到有信和汇款单笑了,知道自己的剧本发表了。那个剧本6万多字能写完,但许望秋小注了点水,有7万多字。《人民文学》千字7元,差不多就是500块钱。他踌躇满志地用圆珠笔签上自己的名字,将本子和笔,还给了大爷。
大爷透过老花镜仔细确认过后,笑着将信和汇款单交到许望秋手里。
许望秋定睛一看,信封上的寄信地址是人民文学杂志社没错,汇款单上的朱红色印章也赫然印着“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字样。再看汇款单上的金额,许望秋的笑容更加灿烂了,513.27元。
等父母下班回来,许望秋把汇款单拿出来,拍在母亲谢春红的面前,让她明天陪自己去厂办开介绍信。现在国内没有身份证,领汇款单必须到单位开介绍信。
谢春红看到汇款单上的金额,整个人都呆住了,激动得眼泪汪汪的:“我儿子成作家了!我儿子出息了!”许望北拉着许望秋的袖子高呼:“二哥,你好厉害啊!”许望川猛拍许望秋的肩膀:“老二,你可真行!”父亲许著文没说什么,但脸上的骄傲却掩饰不住。
晚饭过后,谢春红拿着许望秋的汇款单到院里跟人炫耀:“我家望秋成作家了,这是《人民文学》给他寄的稿费。”院里乘凉的大妈们闻声聚拢来,要看过究竟。对面楼的张大妈从谢春红手里夺过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感慨道:“乖乖,513元!顶我们一年多工资呢!”汇款单就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炫耀够了,谢春红才拿着汇款单春风得意地回家。她绘声绘色地向许著文描述刚才的情形,还告诉许望秋:“有好几个张罗着要给你介绍对象呢。不过我都拒绝了,我对她们说,我们家望秋才16岁,现在谈对象还太早了,他还要去北平上大学呢。”
第二天上午,许望秋拖着老妈和小妹到厂办开介绍信。厂办的人从许望秋手里接过汇款单的时候吓了一跳,对着谢春红不住夸许望秋:“老许的儿子出息了啊!”
从厂办出来,谢春红春满面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