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重回明末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中华军的护送之下,英国人的舰队穿过了台湾海峡以最快的速度向北行进,他们即将抵达他们此行的终点站,尽管在很久以前欧洲人就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但是这支英国舰队的这一趟行程也是历史长达八个月,行程超过了两万公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有三艘军舰沉没,两百多人死亡,终于在1664年的一月十一号这一天抵达了基隆。 </br></br>和台南不一样的是,基隆这边并没有为这些英国人的到来特意的做什么准备,项玉几乎能够猜到英国人心里的那点小算盘,无非就是想要在和荷兰人彻底翻脸之前在东方捞到一个盟友,然后希望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印度这个殖民地。</br></br>中华军目前虽然没有能力进军印度,但是不代表着他们可以允许英国人轻而易举的就插足进来,荷兰人在亚洲所残留的势力早就不被中华军放在眼里了,而目前中华军正在策划一场对清廷的作战,这场战争将士关乎中国沿海的制海权,所以中华军目前暂时腾不出手来处理这些荷兰人,等到中华军将清廷匆匆忙忙组建起来的水师再一次送进海底的时候,恐怕印度半岛上的荷兰人就该肝儿颤了。</br></br>英国人进了基隆军港之后并没有向马尼拉那样被限制入城人数,中华军这边在基隆的兵力十分充足,而且基隆的局势也不像马尼拉那样复杂,所以一千名英国水兵都从北门穿过之后被带到了南门的军营安置下来。</br></br>然后士兵们的活动是自由的,中华军并不限制他们的出行,但是有几家重要的军事重地是不能窥探的,这一点也对英国人再三重申了。</br></br>英国人第一天并没有急着求见项玉,而是在基隆城中四处闲逛,基隆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欧洲面孔,所以这些英国人在大街上走到哪里都都会引起城里的百姓的注意,英国人显然也已经习惯了这一点,而且基隆这边的百姓并没有围观他们。只是对他们感到十分的新奇而已,这种现象引起了海登的注意,他知道这是一种大国的百姓才有的心态,华帝国治下的百姓对自己的国家的实力是十分自豪的。</br></br>基隆城的规模是英国人到过的三座城市之中最大的一座了,而且城市的规模比起伦敦来还要大上不少,伦敦这几十年来虽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个时候的总人口已经接近五十万人了。但是和这个时候的中国的大城市比起来确实还是算不了什么,在工业革命还没有兴起的时候。中国是这个时候地球上的第一大国,不管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是经济规模上都是如此。</br></br>但是伦敦目前还拥有者基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地理优势,伦敦远离欧洲大陆,但是和欧洲西岸隔海相望,来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意大利甚至是挪威芬兰的船只都频繁的进出伦敦城外的港口,伦敦这个时候拥有的登记船只的总吨位是八万吨,相当于拥有四百条吨位在两百吨以上的船只。</br></br>而这还只是伦敦一个港口的登记船只,欧洲拥有舰船最多的是荷兰人。正是因为荷兰人几乎快要垄断了英国的运输贸易,所以英国才搞出来了一个《航海条例》保护本国的运输业,因此实际上每年进出伦敦港的舰船的数量在四千到五千艘左右,这都可供查证的数据。</br></br>基隆这边虽然拥有更多的登记船只,但是显然不具备这么大的吞吐量,因为中华帝国这边的繁荣只是一家的繁荣,而欧洲的繁荣则是大家一起的繁荣。这一点,海登的心里终于松下了一口气,他连日来拿英国和中华帝国作比较,几乎是比哪一项哪一项都输。</br></br>不过实际上英国目前的总体经济规模要比中华帝国好得多,英国在1664年的时候总人口数量达到了830万人,而中华帝国目前宗人口数量只有两百多万。这还要算上吕宋岛上的一部分土著人,如果只考虑华人的话,中华帝国的总人口的数量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这仅仅是英国的六分之一多一点。</br></br>不过海登显然不知道这些的,根据他的所见所闻,他估计基隆城的人口数量接近七十万,这个数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城中布局十分有条理,居民区和商业区交错布置,工业集中在南部城区和城外,东西两侧的炮台为整个城市提供了两翼的保护。</br></br>不仅如此,基隆城里面甚至有好几所政府建立的学校,里面有数万名学生能够学习知识,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令他感到吃惊的,因为眼前的这一个十层楼高的建筑的出现吸引了英国人的目光。</br></br>这座建筑在整个基隆城里面显得十分高大,海登仰着头之后目测其最少有一百八十英尺高,十英尺等于三米长,他推测这座建筑的高度在六十米左右。</br></br>不得不说海登的眼力劲还是有的,他的估计和实际数字相差不远,令英国人感到吃惊的这座建筑就是基隆的地标,其主体是一座高达六十六米的建筑,在塔顶上面悬挂这一口直径六米,重达6.5吨的巨大时钟,这座塔的下面则是中华帝国的银行的办公地点。</br></br>“李先生,这座建筑叫什么名字啊,为什么这么漂亮!”海登越越亮,这座建筑是一座结合了东西方特色的新式高塔,既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婉约和秀丽,也有哥特式建筑的欧洲风情,塔身是用通体雪白的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十分圣洁,而且顶部的那一座巨大的时钟是那么的精美,简直妙不可言,令英国人迷眩目。</br></br>“这座塔啊!这座塔叫做白塔,又叫做希望之塔,使我们基隆城里面的地标呢,塔高六十六米,用了一万八千块大理石堆砌的,你瞧见那上面的那座时钟没?这玩意可沉啦,当初要把它弄上去可是不容易呢!”负责翻译的李本天这个时候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与骄傲之情。(未完待续。)
在中华军的护送之下,英国人的舰队穿过了台湾海峡以最快的速度向北行进,他们即将抵达他们此行的终点站,尽管在很久以前欧洲人就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但是这支英国舰队的这一趟行程也是历史长达八个月,行程超过了两万公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有三艘军舰沉没,两百多人死亡,终于在1664年的一月十一号这一天抵达了基隆。 </br></br>和台南不一样的是,基隆这边并没有为这些英国人的到来特意的做什么准备,项玉几乎能够猜到英国人心里的那点小算盘,无非就是想要在和荷兰人彻底翻脸之前在东方捞到一个盟友,然后希望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印度这个殖民地。</br></br>中华军目前虽然没有能力进军印度,但是不代表着他们可以允许英国人轻而易举的就插足进来,荷兰人在亚洲所残留的势力早就不被中华军放在眼里了,而目前中华军正在策划一场对清廷的作战,这场战争将士关乎中国沿海的制海权,所以中华军目前暂时腾不出手来处理这些荷兰人,等到中华军将清廷匆匆忙忙组建起来的水师再一次送进海底的时候,恐怕印度半岛上的荷兰人就该肝儿颤了。</br></br>英国人进了基隆军港之后并没有向马尼拉那样被限制入城人数,中华军这边在基隆的兵力十分充足,而且基隆的局势也不像马尼拉那样复杂,所以一千名英国水兵都从北门穿过之后被带到了南门的军营安置下来。</br></br>然后士兵们的活动是自由的,中华军并不限制他们的出行,但是有几家重要的军事重地是不能窥探的,这一点也对英国人再三重申了。</br></br>英国人第一天并没有急着求见项玉,而是在基隆城中四处闲逛,基隆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欧洲面孔,所以这些英国人在大街上走到哪里都都会引起城里的百姓的注意,英国人显然也已经习惯了这一点,而且基隆这边的百姓并没有围观他们。只是对他们感到十分的新奇而已,这种现象引起了海登的注意,他知道这是一种大国的百姓才有的心态,华帝国治下的百姓对自己的国家的实力是十分自豪的。</br></br>基隆城的规模是英国人到过的三座城市之中最大的一座了,而且城市的规模比起伦敦来还要大上不少,伦敦这几十年来虽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个时候的总人口已经接近五十万人了。但是和这个时候的中国的大城市比起来确实还是算不了什么,在工业革命还没有兴起的时候。中国是这个时候地球上的第一大国,不管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是经济规模上都是如此。</br></br>但是伦敦目前还拥有者基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地理优势,伦敦远离欧洲大陆,但是和欧洲西岸隔海相望,来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意大利甚至是挪威芬兰的船只都频繁的进出伦敦城外的港口,伦敦这个时候拥有的登记船只的总吨位是八万吨,相当于拥有四百条吨位在两百吨以上的船只。</br></br>而这还只是伦敦一个港口的登记船只,欧洲拥有舰船最多的是荷兰人。正是因为荷兰人几乎快要垄断了英国的运输贸易,所以英国才搞出来了一个《航海条例》保护本国的运输业,因此实际上每年进出伦敦港的舰船的数量在四千到五千艘左右,这都可供查证的数据。</br></br>基隆这边虽然拥有更多的登记船只,但是显然不具备这么大的吞吐量,因为中华帝国这边的繁荣只是一家的繁荣,而欧洲的繁荣则是大家一起的繁荣。这一点,海登的心里终于松下了一口气,他连日来拿英国和中华帝国作比较,几乎是比哪一项哪一项都输。</br></br>不过实际上英国目前的总体经济规模要比中华帝国好得多,英国在1664年的时候总人口数量达到了830万人,而中华帝国目前宗人口数量只有两百多万。这还要算上吕宋岛上的一部分土著人,如果只考虑华人的话,中华帝国的总人口的数量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这仅仅是英国的六分之一多一点。</br></br>不过海登显然不知道这些的,根据他的所见所闻,他估计基隆城的人口数量接近七十万,这个数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城中布局十分有条理,居民区和商业区交错布置,工业集中在南部城区和城外,东西两侧的炮台为整个城市提供了两翼的保护。</br></br>不仅如此,基隆城里面甚至有好几所政府建立的学校,里面有数万名学生能够学习知识,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令他感到吃惊的,因为眼前的这一个十层楼高的建筑的出现吸引了英国人的目光。</br></br>这座建筑在整个基隆城里面显得十分高大,海登仰着头之后目测其最少有一百八十英尺高,十英尺等于三米长,他推测这座建筑的高度在六十米左右。</br></br>不得不说海登的眼力劲还是有的,他的估计和实际数字相差不远,令英国人感到吃惊的这座建筑就是基隆的地标,其主体是一座高达六十六米的建筑,在塔顶上面悬挂这一口直径六米,重达6.5吨的巨大时钟,这座塔的下面则是中华帝国的银行的办公地点。</br></br>“李先生,这座建筑叫什么名字啊,为什么这么漂亮!”海登越越亮,这座建筑是一座结合了东西方特色的新式高塔,既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婉约和秀丽,也有哥特式建筑的欧洲风情,塔身是用通体雪白的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十分圣洁,而且顶部的那一座巨大的时钟是那么的精美,简直妙不可言,令英国人迷眩目。</br></br>“这座塔啊!这座塔叫做白塔,又叫做希望之塔,使我们基隆城里面的地标呢,塔高六十六米,用了一万八千块大理石堆砌的,你瞧见那上面的那座时钟没?这玩意可沉啦,当初要把它弄上去可是不容易呢!”负责翻译的李本天这个时候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与骄傲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