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视线篇 (1/2)
吾玩文学 www.5wwx.com,从陈桥到崖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范镇以第79名的劣等成绩进入官场,升迁速度却非常惊人。十几年后,到仁宗生病这一年,他已是知谏院的言官了,也就是宋朝顶级官员。
5月初,仁宗病情刚刚见好、六塔河大灾刚刚过去,范镇没跟任何人商量,就直接写奏章提议立皇太子,确定国家接班人!他犯戒了,不仅得罪了皇帝,连中书省政事堂里的宰相们都对他怒不可遏!
皇上病还没全好,你就不能稍等等?病人本身就敏感,跟敏感的人说最可疑的事,你脑袋进水了吧?将心比心,仁宗统治天下30多年,恩德之厚古今第一,一旦病了,臣子们马上就有人跳出来给预备后事,忙着找接班人,换谁谁不急?
宰相们则更愤怒。这种大事,你居然绕过我们,直接找最高领导说事,你还把我们放在眼里吗?更重要的是:谁告诉你,这事我们是不想干的?职场里最讨人喜欢的是预先帮助领导完成任务,最烦人的就是搅了领导的好买卖。范镇你懂不懂?
其实,文彦博他们己在做这件事了。很可惜,仁宗皇帝的病太突然,所有步骤都被打乱。现在病刚有点起色,突然间范镇就杀了出来…不管结果怎样,下一届皇帝的第一个提名人,就此变成了范镇!
身为大宋首相一把手,居然让底下人打了埋伏,这个脸丢的太大了。文彦博怎么忍都没忍住,让蔡挺把范镇叫了来:搞什么?做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先请求?
范镇答:做这样的事,我不计后果。如先来请求,你们说不同意的话,这件事就不做了吗?
文彦博满肚子的话都被堵了回去。这就是官场潜规则的致命伤!它是潜在的,这世界虽很大程度上,潜规则更管用,可毕竟生活在阳光里。世界的主宰永远都是拿得上台面的那一套!得守法、得公道、得有正义!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看你敢不敢挑白了说,让整件事大白于天下!
范镇就是这样!我不怕得罪你,你能拿我怎样?降职?给我小鞋穿?呵呵!当年我可是连状元都不在乎的哦!事实上文彦博也的确没什么办法。可身为首相,他能让范镇所有的努力都缩水!
从此刻开始,范镇前后共上书19道,整整坚持了大半年。可惜文件就在皇上和宰执间来回传递。一会交上去了、一会发下来了,范镇永远找不到确切的讨论人。不过这样也没能让他放弃。实话实说:一个人的坚持如能到了范镇这一步,不管他为的什么事,都足以耸动天下!
这世界上最有力的是阳光,什么潜规则都是在阴影里才有威力的东西!范镇让这件事暴光了。舆论开始形成,有至少4个重量级人物站到了他身边。只是每一个都太特别了,各有各的招数,而每个人所得到的结果,也都各不相同!
即将登场的这第二位绝对是个大人物。此人一生,不仅让所有皇帝都喜欢,就连皇后、皇太后们对他也青眼有加。尤其民间,声誉的隆重,比范仲淹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官场里。更是好评一片。唯一例外是宰执集团。他和那位天地祖宗都不怕的副宰相是终生的死对头,连带着也就和那批人都水火难容!但这时是他蹿升时期,他能做到不仅让仁宗朝的宰相们喜欢他、提协他、甚至还听他命令!只不过在我眼中,他实在是个老顽固、老混蛋!
隆重介绍老顽固、老混蛋登场: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生于1019年。因出生时他父亲司马池正在光州光县做县令,所以取名“光”此人出名极早,成名后着重宣传的是他7岁时就能给家里人讲《左氏春秋》。为他之后成为大历史学家作铺垫。不过谁都知道:他小时候真正名闻天下的是另一件事:司马光砸缸…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从这件事里完全可看出此人的素质:勇于决断,不顾一切的实施!他一生一直都这么做。不管对象是一只缸还是一个国家!不过奇妙的是:这样一个人,能把这些都隐藏得非常好。让人看到的一面是循循儒雅、知书达礼、非礼勿做的一位圣贤。而他本应是比唐介还要凶狠凌厉的官场屠夫!为什么会这样?只有两个可能:1当时北宋所有人都瞎了。2司马光本人官场功夫实在到家,一边凶狠一边让全民族敬爱。会是哪个原因?大家去想吧…
说到这,貌似我有点唐突圣贤,和中国人心中普遍存在的司马大师的形象严重不符?到底怎样,让事实说话!世事纷繁杂乱,透过层层迷雾,我们会发现:整个立太子事件,就是司马光从外地官员进入京师官场的一场完美上位秀…
范镇写第一篇请立皇太子的奏章时,司马光还在西北的并州做通判。之所以离开封京城那么远,我们来回顾下他的仕途历程:司马光考中进士时才20岁,国家非常重视他,留在京城里做奉礼郎。这是殊荣,可他没接受,主动要求到边远南方去,理由很动人:他父亲司马池当时正在杭州做官。他的起步和包拯一样,化忠为孝,感天动地,一直在苏州做判官直到父亲去世。守孝结束,回到京城任职。不过很快就又出去了,司马光展现了他的另一面:绝对、完全、毫无保留地忠于领导。但大家请注意:这领导并不是那位叫赵祯的皇帝,而是当时的大宋独相庞籍!
历史记载:司马光对庞籍就像对父亲司马池一样的爱戴和尊敬。这不是乱讲,有无数事实来证明!最重要两点就是:1庞籍在狄青升官事件里被梁适搞倒后,罢相来到西北当官。司马光放弃国家正规安排给他的工作,跟着老领导下放改造。就是这样,他才来到了并州当通判;2庞籍在西北继续倒霉,他像... -->>
范镇以第79名的劣等成绩进入官场,升迁速度却非常惊人。十几年后,到仁宗生病这一年,他已是知谏院的言官了,也就是宋朝顶级官员。
5月初,仁宗病情刚刚见好、六塔河大灾刚刚过去,范镇没跟任何人商量,就直接写奏章提议立皇太子,确定国家接班人!他犯戒了,不仅得罪了皇帝,连中书省政事堂里的宰相们都对他怒不可遏!
皇上病还没全好,你就不能稍等等?病人本身就敏感,跟敏感的人说最可疑的事,你脑袋进水了吧?将心比心,仁宗统治天下30多年,恩德之厚古今第一,一旦病了,臣子们马上就有人跳出来给预备后事,忙着找接班人,换谁谁不急?
宰相们则更愤怒。这种大事,你居然绕过我们,直接找最高领导说事,你还把我们放在眼里吗?更重要的是:谁告诉你,这事我们是不想干的?职场里最讨人喜欢的是预先帮助领导完成任务,最烦人的就是搅了领导的好买卖。范镇你懂不懂?
其实,文彦博他们己在做这件事了。很可惜,仁宗皇帝的病太突然,所有步骤都被打乱。现在病刚有点起色,突然间范镇就杀了出来…不管结果怎样,下一届皇帝的第一个提名人,就此变成了范镇!
身为大宋首相一把手,居然让底下人打了埋伏,这个脸丢的太大了。文彦博怎么忍都没忍住,让蔡挺把范镇叫了来:搞什么?做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先请求?
范镇答:做这样的事,我不计后果。如先来请求,你们说不同意的话,这件事就不做了吗?
文彦博满肚子的话都被堵了回去。这就是官场潜规则的致命伤!它是潜在的,这世界虽很大程度上,潜规则更管用,可毕竟生活在阳光里。世界的主宰永远都是拿得上台面的那一套!得守法、得公道、得有正义!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看你敢不敢挑白了说,让整件事大白于天下!
范镇就是这样!我不怕得罪你,你能拿我怎样?降职?给我小鞋穿?呵呵!当年我可是连状元都不在乎的哦!事实上文彦博也的确没什么办法。可身为首相,他能让范镇所有的努力都缩水!
从此刻开始,范镇前后共上书19道,整整坚持了大半年。可惜文件就在皇上和宰执间来回传递。一会交上去了、一会发下来了,范镇永远找不到确切的讨论人。不过这样也没能让他放弃。实话实说:一个人的坚持如能到了范镇这一步,不管他为的什么事,都足以耸动天下!
这世界上最有力的是阳光,什么潜规则都是在阴影里才有威力的东西!范镇让这件事暴光了。舆论开始形成,有至少4个重量级人物站到了他身边。只是每一个都太特别了,各有各的招数,而每个人所得到的结果,也都各不相同!
即将登场的这第二位绝对是个大人物。此人一生,不仅让所有皇帝都喜欢,就连皇后、皇太后们对他也青眼有加。尤其民间,声誉的隆重,比范仲淹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官场里。更是好评一片。唯一例外是宰执集团。他和那位天地祖宗都不怕的副宰相是终生的死对头,连带着也就和那批人都水火难容!但这时是他蹿升时期,他能做到不仅让仁宗朝的宰相们喜欢他、提协他、甚至还听他命令!只不过在我眼中,他实在是个老顽固、老混蛋!
隆重介绍老顽固、老混蛋登场: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生于1019年。因出生时他父亲司马池正在光州光县做县令,所以取名“光”此人出名极早,成名后着重宣传的是他7岁时就能给家里人讲《左氏春秋》。为他之后成为大历史学家作铺垫。不过谁都知道:他小时候真正名闻天下的是另一件事:司马光砸缸…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从这件事里完全可看出此人的素质:勇于决断,不顾一切的实施!他一生一直都这么做。不管对象是一只缸还是一个国家!不过奇妙的是:这样一个人,能把这些都隐藏得非常好。让人看到的一面是循循儒雅、知书达礼、非礼勿做的一位圣贤。而他本应是比唐介还要凶狠凌厉的官场屠夫!为什么会这样?只有两个可能:1当时北宋所有人都瞎了。2司马光本人官场功夫实在到家,一边凶狠一边让全民族敬爱。会是哪个原因?大家去想吧…
说到这,貌似我有点唐突圣贤,和中国人心中普遍存在的司马大师的形象严重不符?到底怎样,让事实说话!世事纷繁杂乱,透过层层迷雾,我们会发现:整个立太子事件,就是司马光从外地官员进入京师官场的一场完美上位秀…
范镇写第一篇请立皇太子的奏章时,司马光还在西北的并州做通判。之所以离开封京城那么远,我们来回顾下他的仕途历程:司马光考中进士时才20岁,国家非常重视他,留在京城里做奉礼郎。这是殊荣,可他没接受,主动要求到边远南方去,理由很动人:他父亲司马池当时正在杭州做官。他的起步和包拯一样,化忠为孝,感天动地,一直在苏州做判官直到父亲去世。守孝结束,回到京城任职。不过很快就又出去了,司马光展现了他的另一面:绝对、完全、毫无保留地忠于领导。但大家请注意:这领导并不是那位叫赵祯的皇帝,而是当时的大宋独相庞籍!
历史记载:司马光对庞籍就像对父亲司马池一样的爱戴和尊敬。这不是乱讲,有无数事实来证明!最重要两点就是:1庞籍在狄青升官事件里被梁适搞倒后,罢相来到西北当官。司马光放弃国家正规安排给他的工作,跟着老领导下放改造。就是这样,他才来到了并州当通判;2庞籍在西北继续倒霉,他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