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孽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章
1
儿子焰焰完全被新买回的电子游戏机迷住了,吃过夜饭,他就坐在电视机前玩开了,既不看电视,又不来缠爸爸妈妈。那股劲儿很可爱。
沈若尘先瞅一眼儿子的侧影,又探究地望望另一间屋内专心致志结绒线的云清,儿子霸占了电视机,她就只能用结绒线来消磨时光了。看来,是得再买一架电视机了。沈若尘先掩上门,继而又把司别灵锁闩上,锁舌弹出来的声音引起了云清的警觉。她抬头瞅他一眼。
他故作镇静,但锁门的举动已表明了他有话儿对她说。
一般的话题,他完全可以不必忌讳让儿子听到。
梅云清安详的脸上透出股疑惑的神情:"若尘,出什么事了?"
沈若尘笑了一下,他不晓得自己的笑容是否还动人,但他想先稳住妻子。
梅云清利索地打着的竹针放慢了速度:"是你写的那篇文章惹了祸?"
"哦,不是。"沈若尘再笑不出来了。
"那你的脸色怎么这样怕人?"
"是么?我倒不觉得。"沈若尘的声音不知不觉放低了,低得有点沉。
"那你快说呀!"梅云清意识到沈若尘一定遇到了什么事,嗓门陡地提高了,又尖又脆。
沈若尘一惊,他定定地瞅着云清:"云清,你还爱我吗?"
"看你说哪儿去了!"
"是认真的。"沈若尘的脸色庄重得怕人。
"焰焰都快十岁了,你还说这话。还怀疑"梅云清撇撇嘴。她佯作生气时都很美。
"如果我欺骗了你,你还爱我吗?"
"什么?什么?若尘,你做了什么事儿?"她手上绒线一针也结不成了。
"不是现在"
"那么是什么时候?"她的目光有些咄咄逼人。
"和你恋爱的时候。"
"和我恋爱时?你、你脚踏两只船?"她讥诮地一笑。
"比这还严重。"他进屋后,始终站着,一脸忏悔状,而云清一直坐在木扶手小沙发上,稍仰起脸盯着他。
"你那时和别人有过、有过"泪水涌上了梅云清的眼眶。
"不是指那个。"
"那是指什么?你说、快明明白白地说呀!"梅云清的脸挤成了一团,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你真能把人急死,我的肚肠都急得痒痒了!"
沈若尘苦笑了一下,声音低得只有梅云清听得见:
"还记得那时你问过我,插队落户时恋爱过吗?"
"嗯。"云清点着头,"你说没有。我不信,我说你们插队落户的知青,年龄都快三十了,会没谈过恋爱,别骗人了!"
"你还笑。"
"是的。即使你谈过恋爱,我也不在乎,我才笑。"云清觉得她已猜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语气又显得有把握了,"现在那个同你谈过恋爱的女人又在你生活中出现了,或者说是想重温旧梦。你良心受到谴责,又左右为难,是吗,是吗?"
"不是这样。没这么缠人。"沈若尘见她完全猜歪了,淡淡地说,"却又比这麻烦。"
"那你为啥还不爽快说啊!"
"我结过婚,在插队时。"沈若尘没料到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脱口而出,并没有费很大劲儿。
梅云清手上的绒线和针落在她膝盖上,一张姣好的脸整个儿变了色,眼光惊惧地变得雪亮、愕然:
"什么?你你那个女人找来了?"
"不。她是个傣家女"
"她来上海了?"
"没有。离开西双版纳时,我们离了婚。"
"那同你还有什么关系?"
"她死了。"
"死了?哈哈哈!"梅云清突然发出一串笑声,沈若尘听出她的笑声里带点歇斯底里,"死了你还跟我提她干啥?
你是嫌我们的生活太安宁、太静了是不是?沈若尘,我嫁给你,和你一起窝在那个八平方米的小市民窝里,窝了多少年。刚和你过上半年的太平日子,你就要来折磨我了。你、你真有良心啊!"
她的眼角溢出了泪花儿,一张俏丽动人的脸哀婉凄切。
沈若尘的双手扶住床沿,俯身对她道:"不,不是这样。
我决没想伤害你,你知道我多么爱你,我也是无奈,我、我"
"你听说她死了,又怀恋起她来了,是么?你于心不安,你觉得当年抛弃她欠了一笔良心债,你、你究竟想干什么呀,沈若尘!"
泪水从她眼里流出来,她有些语无伦次,她过于激动,她的话随着脑子里一个又一个闪现的念头变化。她愤激地站了起来,绒线和竹针落在地上,她弯腰拾起来,忿忿地把它们丢向双人床,她用力过猛,针和线全落在地上。一团绒线在地上打滚。
"说啊!沈若尘,你是不是想到云南去吊唁她一番?"
沈若尘觉得两片嘴唇似乎僵硬了,他说不出话来,他同梅云清结婚十年,从来不曾有这样的口角和矛盾。噢,但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别遇到类似的事儿。他好不容易克制住自己,嘴唇翕动了几下,他总算迸出了两个字:
"不是。"
他缓缓地从衣兜里掏出谢家雨的来信,他本想一股脑儿告诉妻子,告诉她美霞已经来了,现在她就住在观尘那里。但见云清如此愤激如此伤心,他只有慢慢地来,慢慢地将事情真相逐渐逐渐告诉她。他一开始就该把这封信拿出来,这样可以省掉多少语言,省却多少难堪的对话。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笺,说:
"你自己看吧!"
随即他退后一步,稍稍侧转身,仿佛一点也没望着妻子。但他的眼角一刻也没松懈地瞥着云清脸上的表情。
暮霭垂落,屋里已是晦暗一片。灯没开,云清接过信的时候,双手有些颤抖。她的脸色激动,本来大大的眼睛晶亮晶亮地睁得更大,她凑近信纸,嘴唇一抿一抿读着信。
她的脸色从震惊中稍稍恢复过来,她的目光格外专注,她的两颊上泛着光泽,有几颗残留的泪珠凝定在那儿。
沈若尘的心抽得紧紧的,他为自己给妻子带来的伤害痛心。他垂下了眼睑,终于不敢再面对妻子。
信纸窸窸窣窣响了一下,屋里一片静寂,静得让人难耐。
"你欺骗了我。沈若尘。"也不知是读信的片刻时光使得云清冷静下来了,还是她刚才怒不可遏的嚷嚷嘶喊疲乏了,她的嗓音低得多了,"这么多年来,你一直瞒着我,骗着我。"她把信纸扔在床上。两张信纸飘飘悠悠落在床中央,横竖交叉地躺着。
"不,不是。"沈若尘的声气颓丧而无力地申辩着,"云清,我没我不是故意的我从没想过骗你"
"还赖,还不承认,还要诡辩!"云清的嗓门又陡然提高了,充满了忿然和狂怒,"不是来了这封信,你还要瞒下去,还要骗我一辈子!"
她那凄厉的锐呼在房间里久久回荡。沈若尘张了张嘴,没再敢吭声。他木呆呆地跌坐到床上,脑子里热得像要胀开来。他说不上来,但事实的真相确乎是有复杂的一面,他主观上也从没觉得,这是在欺骗梅云清。
当韦秋月所在的橡胶农场闹起来,芦席盖的工棚拆烂烧了,有的连队燃起的火焰在夜间映红半边天,农场知青们连夜打着铺盖、敲着脸盆,呼喊着,嚷叫着,涌到场部,涌进县城,把赶街子的马路都堵得通不了车时,平时娴静寡语的韦秋月似乎已经从知青们贴出的大字报、游行队伍里迸发出的狂热的口号声中,预感到她那在寨子里插队落户的丈夫沈若尘留不住了。
是的,沈若尘虽是已婚知青,可他同样密切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这是他们整整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啊!插队落户在各个村寨上的知青们动作要比农场里的知青慢一点。一来他们分散,信息不灵;二来要把散居在各处坝子、岭腰、山巅的知青聚起来,还没个人站出来领头。农场知青们就不同喽。他们是集体生活,信息灵,消息传播速度快,况且他们中有上海知青、北京知青、昆明知青,可以说全国各地知青回归返城的浪潮他们全晓得。他们不知不觉就串连上了,在白墙青瓦的宿舍中、在芦席工棚里你一言我一语愤激地嚷开来,只要一个嗓门登高吼上几句,顿时就是一呼百应的局面。
那些天里秋月几乎一直住在寨子上,她说事儿闹得那么大,农场里根本出不了工,干不起活路。宿舍里都走得空落落的,她的心头也是空落落的不踏实,与其痴呆呆憨坐着悬起颗心,不如回到月亮坝来,陪伴着丈夫女儿。沈若尘看得出来,即使同在月亮坝寨上,白天黑夜都在一个屋檐下打发日子,韦秋月的心神仍是不安定的。平时她把沈若尘服侍得很好,田里地头,屋里屋外,啥事儿都抢先干了,大事小事都不让他插手,闲得沈若尘甩起双手打着转转找事情做。他爱秋月,傣家女子本来做的事儿就多,够辛苦的了。现在她洗衣服做饭、砍柴割草,赶街子做买卖,挑甘蔗、抬竹箩、背竹篓、拾掇自留地,粗细活路全都包下了。累乏了,睡在竹床上,她哄小美霞睡着之后,就把瘦削的身子紧紧地偎依着沈若尘,半夜里惊醒过来,她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双手伸过来搂住他。拂晓,寨子上的鸡高一声低一声地啼着,"砰砰砰"的舂米声此起彼伏地唤醒众人时,秋月陡地睁开眼,总要看清他仍然睡在身旁,脸上才会浮起一丝欣慰的笑意。沈若尘尽量掩饰着对闹事消息关切的心情,他极力不在说话时透出对返归上海的强烈渴望。但只消他说声要离开寨子去办点事,要走出月亮坝去投封信,韦秋月不论在忙啥,听说了总会陡地抬起头来,用一双惊惧骇然充满忧郁的眼睛望着他。她不阻止他,也不怂恿他,只是无声地轻叹一声,随而垂下脑壳。
消息风似的传来,领头闹事的农场知青们最先得到结果,场部为他们开出通行证,他们跳着、吼着、唱着、欢呼雀跃地乘上长途客车走了。好多人连回去捆一下铺盖的时间都等不及,空着手就走了。接着,没有结婚,或者偷偷在一起只是没有去批结婚证、也没分配工作的插队知青们,都纷纷地离去了,从傣家竹楼,从
尼寨子潮水般地
离去了。乡间虽说偏僻,但是这一类的消息传起来,比啥子都快。上头规定,已经分配了工作领上工资的知青、结了婚的知青,不能走。于是乎,那些得到工作的知青,纷纷主动辞职,辞不了的找来农场职工、街上居民顶,总之要恢复那曾经有过的光荣知青身份。而结了婚的,就闹开了离婚,为的是骗到一张通行证回上海滩;跟着是知青和当地人结婚的也闹开了离婚。那可是真闹,是知青的死活要回去、要离,而当地的汉子、婆娘就斥骂这些知青没良心,当初活不下去了,可怜兮兮地骗得当地人的同情,收留了他们,结了婚,生下了娃娃,现在他们能回归大城市了,就要远走高飞,连亲人连娃崽都不要了,全他妈的是些没心肝的坏家伙。骂归骂,咒归咒,闹得吵嘴打架的都时有所闻,但婚仍是一对一对地离。
沈若尘和秋月没吵没骂更没打架,他们生活得似乎比往常更加平静和睦,小竹楼上时常笼罩着一股枯燥的安寂气氛。只是沈若尘明显地瘦了,他在插队的劳动生涯中陡增的饭量减了下去,一顿饭往往只吃一小碗;他失眠了,到了夜间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一翻身,竹床便吱吱嘎嘎地发出一阵阵惊心的响声,随而便能听到秋月低泣般的叹息。月亮坝寨上仍在传着知青们想尽各种办法离去的消息,赶摆天街子上的知识青年们的影子大大减少,偶然上一趟街,难得遇到一个知青,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回上海的话题。连脸熟的当地人,抽烟点火之际,都会凑近耳畔关切地问:
"哥子,你什么时候走啊?"
遇到街上那些整天甩起手玩的当地人,话就来得更直率:
"兄弟,什么时候甩下你那乡下婆娘,到上海去风光风光啊?"
赶一趟街子,沈若尘总是阴沉着一张脸回来,他也想回上海去,对一个生活在异乡客地的上海人来说,上海有着股强大的魅力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为了回上海,他可以干出许许多多旁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事情。家里父母和哥哥观尘来了信,表达了对他早日回归的热望,并且明确地说了,像他一样,结过婚的知青,在离婚之后顺利回到上海报了户口的,他们已听说好几起。他本人,何曾又没起过这个念头!可他一旦同秋月相对而坐,就说不出这个话来。秋月和他结婚以来,一直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她巴心巴意顾着这个家,她发自肺腑地爱着他。当初他们相恋时,他是一文不巴身的知青;而她,是橡胶农场的割胶工,她一个月多少还有三十几元的工资。婚后,是她赚工资回家,养活这个家,他一个人在月亮坝生产队挣的工分,养活他本人都勉强。如今他有了一个回城市的机会,就要甩下这么美貌多情、勤劳朴实的妻子和可爱的小美霞一走了之吗?他做不出这么绝情绝义的事来。可他偏又渴慕回归,做梦都在想着上海,他憋闷,他压抑,忧郁寡欢,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来
那个夜晚,小美霞入睡... -->>
第二章
1
儿子焰焰完全被新买回的电子游戏机迷住了,吃过夜饭,他就坐在电视机前玩开了,既不看电视,又不来缠爸爸妈妈。那股劲儿很可爱。
沈若尘先瞅一眼儿子的侧影,又探究地望望另一间屋内专心致志结绒线的云清,儿子霸占了电视机,她就只能用结绒线来消磨时光了。看来,是得再买一架电视机了。沈若尘先掩上门,继而又把司别灵锁闩上,锁舌弹出来的声音引起了云清的警觉。她抬头瞅他一眼。
他故作镇静,但锁门的举动已表明了他有话儿对她说。
一般的话题,他完全可以不必忌讳让儿子听到。
梅云清安详的脸上透出股疑惑的神情:"若尘,出什么事了?"
沈若尘笑了一下,他不晓得自己的笑容是否还动人,但他想先稳住妻子。
梅云清利索地打着的竹针放慢了速度:"是你写的那篇文章惹了祸?"
"哦,不是。"沈若尘再笑不出来了。
"那你的脸色怎么这样怕人?"
"是么?我倒不觉得。"沈若尘的声音不知不觉放低了,低得有点沉。
"那你快说呀!"梅云清意识到沈若尘一定遇到了什么事,嗓门陡地提高了,又尖又脆。
沈若尘一惊,他定定地瞅着云清:"云清,你还爱我吗?"
"看你说哪儿去了!"
"是认真的。"沈若尘的脸色庄重得怕人。
"焰焰都快十岁了,你还说这话。还怀疑"梅云清撇撇嘴。她佯作生气时都很美。
"如果我欺骗了你,你还爱我吗?"
"什么?什么?若尘,你做了什么事儿?"她手上绒线一针也结不成了。
"不是现在"
"那么是什么时候?"她的目光有些咄咄逼人。
"和你恋爱的时候。"
"和我恋爱时?你、你脚踏两只船?"她讥诮地一笑。
"比这还严重。"他进屋后,始终站着,一脸忏悔状,而云清一直坐在木扶手小沙发上,稍仰起脸盯着他。
"你那时和别人有过、有过"泪水涌上了梅云清的眼眶。
"不是指那个。"
"那是指什么?你说、快明明白白地说呀!"梅云清的脸挤成了一团,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你真能把人急死,我的肚肠都急得痒痒了!"
沈若尘苦笑了一下,声音低得只有梅云清听得见:
"还记得那时你问过我,插队落户时恋爱过吗?"
"嗯。"云清点着头,"你说没有。我不信,我说你们插队落户的知青,年龄都快三十了,会没谈过恋爱,别骗人了!"
"你还笑。"
"是的。即使你谈过恋爱,我也不在乎,我才笑。"云清觉得她已猜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语气又显得有把握了,"现在那个同你谈过恋爱的女人又在你生活中出现了,或者说是想重温旧梦。你良心受到谴责,又左右为难,是吗,是吗?"
"不是这样。没这么缠人。"沈若尘见她完全猜歪了,淡淡地说,"却又比这麻烦。"
"那你为啥还不爽快说啊!"
"我结过婚,在插队时。"沈若尘没料到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脱口而出,并没有费很大劲儿。
梅云清手上的绒线和针落在她膝盖上,一张姣好的脸整个儿变了色,眼光惊惧地变得雪亮、愕然:
"什么?你你那个女人找来了?"
"不。她是个傣家女"
"她来上海了?"
"没有。离开西双版纳时,我们离了婚。"
"那同你还有什么关系?"
"她死了。"
"死了?哈哈哈!"梅云清突然发出一串笑声,沈若尘听出她的笑声里带点歇斯底里,"死了你还跟我提她干啥?
你是嫌我们的生活太安宁、太静了是不是?沈若尘,我嫁给你,和你一起窝在那个八平方米的小市民窝里,窝了多少年。刚和你过上半年的太平日子,你就要来折磨我了。你、你真有良心啊!"
她的眼角溢出了泪花儿,一张俏丽动人的脸哀婉凄切。
沈若尘的双手扶住床沿,俯身对她道:"不,不是这样。
我决没想伤害你,你知道我多么爱你,我也是无奈,我、我"
"你听说她死了,又怀恋起她来了,是么?你于心不安,你觉得当年抛弃她欠了一笔良心债,你、你究竟想干什么呀,沈若尘!"
泪水从她眼里流出来,她有些语无伦次,她过于激动,她的话随着脑子里一个又一个闪现的念头变化。她愤激地站了起来,绒线和竹针落在地上,她弯腰拾起来,忿忿地把它们丢向双人床,她用力过猛,针和线全落在地上。一团绒线在地上打滚。
"说啊!沈若尘,你是不是想到云南去吊唁她一番?"
沈若尘觉得两片嘴唇似乎僵硬了,他说不出话来,他同梅云清结婚十年,从来不曾有这样的口角和矛盾。噢,但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别遇到类似的事儿。他好不容易克制住自己,嘴唇翕动了几下,他总算迸出了两个字:
"不是。"
他缓缓地从衣兜里掏出谢家雨的来信,他本想一股脑儿告诉妻子,告诉她美霞已经来了,现在她就住在观尘那里。但见云清如此愤激如此伤心,他只有慢慢地来,慢慢地将事情真相逐渐逐渐告诉她。他一开始就该把这封信拿出来,这样可以省掉多少语言,省却多少难堪的对话。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笺,说:
"你自己看吧!"
随即他退后一步,稍稍侧转身,仿佛一点也没望着妻子。但他的眼角一刻也没松懈地瞥着云清脸上的表情。
暮霭垂落,屋里已是晦暗一片。灯没开,云清接过信的时候,双手有些颤抖。她的脸色激动,本来大大的眼睛晶亮晶亮地睁得更大,她凑近信纸,嘴唇一抿一抿读着信。
她的脸色从震惊中稍稍恢复过来,她的目光格外专注,她的两颊上泛着光泽,有几颗残留的泪珠凝定在那儿。
沈若尘的心抽得紧紧的,他为自己给妻子带来的伤害痛心。他垂下了眼睑,终于不敢再面对妻子。
信纸窸窸窣窣响了一下,屋里一片静寂,静得让人难耐。
"你欺骗了我。沈若尘。"也不知是读信的片刻时光使得云清冷静下来了,还是她刚才怒不可遏的嚷嚷嘶喊疲乏了,她的嗓音低得多了,"这么多年来,你一直瞒着我,骗着我。"她把信纸扔在床上。两张信纸飘飘悠悠落在床中央,横竖交叉地躺着。
"不,不是。"沈若尘的声气颓丧而无力地申辩着,"云清,我没我不是故意的我从没想过骗你"
"还赖,还不承认,还要诡辩!"云清的嗓门又陡然提高了,充满了忿然和狂怒,"不是来了这封信,你还要瞒下去,还要骗我一辈子!"
她那凄厉的锐呼在房间里久久回荡。沈若尘张了张嘴,没再敢吭声。他木呆呆地跌坐到床上,脑子里热得像要胀开来。他说不上来,但事实的真相确乎是有复杂的一面,他主观上也从没觉得,这是在欺骗梅云清。
当韦秋月所在的橡胶农场闹起来,芦席盖的工棚拆烂烧了,有的连队燃起的火焰在夜间映红半边天,农场知青们连夜打着铺盖、敲着脸盆,呼喊着,嚷叫着,涌到场部,涌进县城,把赶街子的马路都堵得通不了车时,平时娴静寡语的韦秋月似乎已经从知青们贴出的大字报、游行队伍里迸发出的狂热的口号声中,预感到她那在寨子里插队落户的丈夫沈若尘留不住了。
是的,沈若尘虽是已婚知青,可他同样密切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这是他们整整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啊!插队落户在各个村寨上的知青们动作要比农场里的知青慢一点。一来他们分散,信息不灵;二来要把散居在各处坝子、岭腰、山巅的知青聚起来,还没个人站出来领头。农场知青们就不同喽。他们是集体生活,信息灵,消息传播速度快,况且他们中有上海知青、北京知青、昆明知青,可以说全国各地知青回归返城的浪潮他们全晓得。他们不知不觉就串连上了,在白墙青瓦的宿舍中、在芦席工棚里你一言我一语愤激地嚷开来,只要一个嗓门登高吼上几句,顿时就是一呼百应的局面。
那些天里秋月几乎一直住在寨子上,她说事儿闹得那么大,农场里根本出不了工,干不起活路。宿舍里都走得空落落的,她的心头也是空落落的不踏实,与其痴呆呆憨坐着悬起颗心,不如回到月亮坝来,陪伴着丈夫女儿。沈若尘看得出来,即使同在月亮坝寨上,白天黑夜都在一个屋檐下打发日子,韦秋月的心神仍是不安定的。平时她把沈若尘服侍得很好,田里地头,屋里屋外,啥事儿都抢先干了,大事小事都不让他插手,闲得沈若尘甩起双手打着转转找事情做。他爱秋月,傣家女子本来做的事儿就多,够辛苦的了。现在她洗衣服做饭、砍柴割草,赶街子做买卖,挑甘蔗、抬竹箩、背竹篓、拾掇自留地,粗细活路全都包下了。累乏了,睡在竹床上,她哄小美霞睡着之后,就把瘦削的身子紧紧地偎依着沈若尘,半夜里惊醒过来,她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双手伸过来搂住他。拂晓,寨子上的鸡高一声低一声地啼着,"砰砰砰"的舂米声此起彼伏地唤醒众人时,秋月陡地睁开眼,总要看清他仍然睡在身旁,脸上才会浮起一丝欣慰的笑意。沈若尘尽量掩饰着对闹事消息关切的心情,他极力不在说话时透出对返归上海的强烈渴望。但只消他说声要离开寨子去办点事,要走出月亮坝去投封信,韦秋月不论在忙啥,听说了总会陡地抬起头来,用一双惊惧骇然充满忧郁的眼睛望着他。她不阻止他,也不怂恿他,只是无声地轻叹一声,随而垂下脑壳。
消息风似的传来,领头闹事的农场知青们最先得到结果,场部为他们开出通行证,他们跳着、吼着、唱着、欢呼雀跃地乘上长途客车走了。好多人连回去捆一下铺盖的时间都等不及,空着手就走了。接着,没有结婚,或者偷偷在一起只是没有去批结婚证、也没分配工作的插队知青们,都纷纷地离去了,从傣家竹楼,从
尼寨子潮水般地
离去了。乡间虽说偏僻,但是这一类的消息传起来,比啥子都快。上头规定,已经分配了工作领上工资的知青、结了婚的知青,不能走。于是乎,那些得到工作的知青,纷纷主动辞职,辞不了的找来农场职工、街上居民顶,总之要恢复那曾经有过的光荣知青身份。而结了婚的,就闹开了离婚,为的是骗到一张通行证回上海滩;跟着是知青和当地人结婚的也闹开了离婚。那可是真闹,是知青的死活要回去、要离,而当地的汉子、婆娘就斥骂这些知青没良心,当初活不下去了,可怜兮兮地骗得当地人的同情,收留了他们,结了婚,生下了娃娃,现在他们能回归大城市了,就要远走高飞,连亲人连娃崽都不要了,全他妈的是些没心肝的坏家伙。骂归骂,咒归咒,闹得吵嘴打架的都时有所闻,但婚仍是一对一对地离。
沈若尘和秋月没吵没骂更没打架,他们生活得似乎比往常更加平静和睦,小竹楼上时常笼罩着一股枯燥的安寂气氛。只是沈若尘明显地瘦了,他在插队的劳动生涯中陡增的饭量减了下去,一顿饭往往只吃一小碗;他失眠了,到了夜间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一翻身,竹床便吱吱嘎嘎地发出一阵阵惊心的响声,随而便能听到秋月低泣般的叹息。月亮坝寨上仍在传着知青们想尽各种办法离去的消息,赶摆天街子上的知识青年们的影子大大减少,偶然上一趟街,难得遇到一个知青,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回上海的话题。连脸熟的当地人,抽烟点火之际,都会凑近耳畔关切地问:
"哥子,你什么时候走啊?"
遇到街上那些整天甩起手玩的当地人,话就来得更直率:
"兄弟,什么时候甩下你那乡下婆娘,到上海去风光风光啊?"
赶一趟街子,沈若尘总是阴沉着一张脸回来,他也想回上海去,对一个生活在异乡客地的上海人来说,上海有着股强大的魅力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为了回上海,他可以干出许许多多旁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事情。家里父母和哥哥观尘来了信,表达了对他早日回归的热望,并且明确地说了,像他一样,结过婚的知青,在离婚之后顺利回到上海报了户口的,他们已听说好几起。他本人,何曾又没起过这个念头!可他一旦同秋月相对而坐,就说不出这个话来。秋月和他结婚以来,一直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她巴心巴意顾着这个家,她发自肺腑地爱着他。当初他们相恋时,他是一文不巴身的知青;而她,是橡胶农场的割胶工,她一个月多少还有三十几元的工资。婚后,是她赚工资回家,养活这个家,他一个人在月亮坝生产队挣的工分,养活他本人都勉强。如今他有了一个回城市的机会,就要甩下这么美貌多情、勤劳朴实的妻子和可爱的小美霞一走了之吗?他做不出这么绝情绝义的事来。可他偏又渴慕回归,做梦都在想着上海,他憋闷,他压抑,忧郁寡欢,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来
那个夜晚,小美霞入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