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杜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时候,他的儿女们似乎被饥饿压迫得忘记了谦让。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我上学前,我们重又搬回到家爷那里住,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见到父亲每周回来时都是深更半夜,而且都是带着一队的小伙子,扛着一路木料,家爷和二家爷每天天不亮也到对面的野地里挖一歇屋场。那是我的长辈们在如同燕子衔泥一般,为我们六口之家的安居之所作出拚命的努力。七十年代初,在三峡庙南宽谷的山野里,仍然是以仅有的粮食小心地看守着生命的年月。而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四姊妹,在杨泉坝的婆婆爷爷也都年事已高,上下和自身的压力逼得我的父亲和母亲只得拼命了。他们开始了蚂蚁搬食物似的运作。就靠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冒着生命危险和木料被没收的可能,父亲带着他忠诚的学生积累着他们一生最艰苦的建设。身无分文、义无反顾。他们简直是以一种盲目的态度在生育他们的儿女,现在又盲目地干起了那些家有两个劳力三个劳力所不敢想的事。现在想来,面对如此严峻的饥寒,他们的这种作为,无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注,那是一种近乎唐诘诃德冲锋风车的勇士作为。就像现在流行歌曲里唱的,他们是在拿生命赌明天。这座屋子的落成,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它让我们本就艰苦的日子,又蒙上了厚厚一层债务的灰尘。1500元,这个数字不亚于现在的十万二十万的债务。为此,我常常在梦中就听到过父母被沉重的债务重压发出的叹息声。这也让他们以后生怕背上一分钱的债务。一辈子怕上了这条井绳。确实,这笔账直到八十年代中叶才得以还清。
也许是苦难把父亲在三十多岁时不公的岁月遮掩了,也许是父亲那乐观的天性已经长成了一棵经风受雨的大树,也许是父亲看到了万千种人生真正的本色,从他的新房子砌起的那些日子开始,他就过得非常平静和安宁。作为他的长子,现在,我真正尝到社会给我不公的滋味也是父亲当时的那个年龄。时代不同,结果几乎一样,历史总爱开同样的玩笑。这个时候,大概是父亲的血流在我身上的缘故,越是逆境丛生,我倒越没少过平静和坚强。而且,正是这种时候,我的处境让我常常想起父亲的经历,细细体味我们的父亲在那段前途、甚至是生死未卜的处境里的心境。试想,有谁会或是有机会从真正的人本意义上去认识那怕是包括自己的父亲在内的人。只有我才有这种缘份,历史把一份不公分成两份,在我和父亲相同的年轮里,让我们得以品偿。那个中的滋味,我想应该是历史给了儿子一种机会,从生命本质意义上对父亲历史的心灵进行回味和抚慰。谁能真正明白我们的父亲,作为一名有血有肉有道德情感的普通人,所承受的压力。他的彻夜不眠,他的喑然伤神,他对明天的无望,他的乐观背后埋藏的深深的哀伤,他的没有泪水而不可能与任何人有所交流的日子。谁知道我们的父亲在心底所承受过的苦难?父亲就那么一直走过来。走过昨天的父亲仍然是年轻的父亲。他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么乐观热情。让我常常想起的就是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在篮球场上打球的情景。他跳跃,争抢,上栏,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年轻,那么富于弹性,就像戏剧里的武生,身板、手脚是那样地灵活并充满了生命和力量的魅力。父亲的课上得也生动活泼。他和学生相处得很融洽,在我的视野里,我从没发现他对学生动过肝火或是恶语相向。这一点也是有历史的。大概是八十年代初,在我们的老屋里,他和他文革里的一个学生,在夏季的稻场上点一盏如豆的灯对酌,不知不觉回忆起他待那也是出生不好的学生的一些好处。两人同病相怜。一个说,在大街上,我是第一次看游街的。当看到是您时,我心里难受,只能把头侧到一边,让一梭子泪滚了出来。两人的话把那个美丽的夏夜弄得湿润润的,所有的草长鸣琴,在他们的话语里变得沉寂而清远。在父亲从不惑走向天命的岁月里,他几乎全部沉醉到钓鱼之乐里。每天早晨四五时起,到江边或是攘水(江水涨到小溪形成的湖)边钓鱼,他的钓术在太平溪堪称一绝。他还创造了三得钓鱼法,那就是稳得、坐得、饿得。他说,稳得就是心情要甘于寂寞,心态要淡泊如水,不急不燥,任何的风动水响,不要生出浮躁之心,也不得生出落寞之绪,单是沉稳地静如宗佛地用心与那些生灵进行着一种贪婪与诱惑的较量。一旦那鱼真正上了钩拖出水面,他见它的腮被挂得血水直流时,他却又轻轻地痛惜地自言自语地说,谁叫你好吃的呢。真像慈爱的父亲在轻声诉斥自己的儿女。实在是小鱼,他就放生。他最陶醉的事儿就是能有一条大鱼上钓,他会悠着那鱼的性子让它在水里游来游去,直到他用那根细弱的线,把一种狂燥的生命游戏得精疲力竭,或是借那鱼力轻轻一扯就上了岸。可以说那完全是一种意志的胜利,那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老人与海的故事之核,也让人想到他的为人与生性。那种人生的稳着与他的垂钓的稳着是合一的。
他的坐得,就如打禅,或蹲或坐到一处,三五个钟头没动静,整个心神意志全都进入了那水中世界与鱼同游。而那段时间里,他不吃不喝,素着从清早就起的肠肚,可以一直到晚上鱼倦归巢,他才会回到家里。这时,他就着几碟子小菜,两盅白洒,独酌独饮,时不时还喊我们给他酌一杯,且一再表明“我这是吃早饭。”他身上早晒成黑油油的,草帽和渔具就放在身旁,那幅神仙样让我们见了总是忍俊不禁。酌了酒,他就让我们猜他的收获,我们往往根据父亲那成仙的程度来断定鱼的斤两,一般也是个八九不离十,只一次,他与一头用他的话说无法形容有多大的鱼斗了一天,结果让那鱼跑了。但他兴头却没减,让我们猜了个空。我们说他一无所获还如此仙风道骨。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
父亲真做过我的老师的。那是我读初二,他教我们的历史。父亲是个很感性的人,而我在他上课时,总觉得整个课堂上的同学都在用目光注视着我,所以,几乎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敢去看他一眼。心一直在跳,甚至想,他不来代这历史是多好的事情。我的目光一直不曾离开过书本。但是,也许是知子莫如父的缘故,他把课讲完后,偏偏点我的名,让我回答一些问题。这时,我才敢正视他已经是我的老师的事实,便以一种赌气的方式,把他的问题阐述了个透。我自己都无法相信,我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是如此的巧言令舌。也就是在这一刻,我似乎从父亲的眼里看到了一种自豪意味的目光。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历史课本里所有那些沉旧的物件和事情,在我的心里变得沉重起来,那种敬畏的感觉也在父亲一天一天对历史的分析中变得日益强烈。
父亲说过,今天是现实,昨天就是历史,儿子是现实,父亲和祖父也许就是历史。他那时的话,我想真正从人生意义上理解了的,唯有我——他的儿子。父亲和我现在仍然是一种现实,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现实。但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成为一种历史,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现实。不是畏怕,而是思考。怎样去认识作为父亲这一辈非常平常的人,怎样去领会父亲在人本意义上的体验和人生道理,怎样品味他们作为人的生命意义从而把我们与他们的生命隧道打通,即使有时空和高山阻隔,总是少不了那种其乐融融的甬道的,我想为父为子,也就足够了。
多时候,他的儿女们似乎被饥饿压迫得忘记了谦让。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我上学前,我们重又搬回到家爷那里住,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见到父亲每周回来时都是深更半夜,而且都是带着一队的小伙子,扛着一路木料,家爷和二家爷每天天不亮也到对面的野地里挖一歇屋场。那是我的长辈们在如同燕子衔泥一般,为我们六口之家的安居之所作出拚命的努力。七十年代初,在三峡庙南宽谷的山野里,仍然是以仅有的粮食小心地看守着生命的年月。而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四姊妹,在杨泉坝的婆婆爷爷也都年事已高,上下和自身的压力逼得我的父亲和母亲只得拼命了。他们开始了蚂蚁搬食物似的运作。就靠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冒着生命危险和木料被没收的可能,父亲带着他忠诚的学生积累着他们一生最艰苦的建设。身无分文、义无反顾。他们简直是以一种盲目的态度在生育他们的儿女,现在又盲目地干起了那些家有两个劳力三个劳力所不敢想的事。现在想来,面对如此严峻的饥寒,他们的这种作为,无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注,那是一种近乎唐诘诃德冲锋风车的勇士作为。就像现在流行歌曲里唱的,他们是在拿生命赌明天。这座屋子的落成,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它让我们本就艰苦的日子,又蒙上了厚厚一层债务的灰尘。1500元,这个数字不亚于现在的十万二十万的债务。为此,我常常在梦中就听到过父母被沉重的债务重压发出的叹息声。这也让他们以后生怕背上一分钱的债务。一辈子怕上了这条井绳。确实,这笔账直到八十年代中叶才得以还清。
也许是苦难把父亲在三十多岁时不公的岁月遮掩了,也许是父亲那乐观的天性已经长成了一棵经风受雨的大树,也许是父亲看到了万千种人生真正的本色,从他的新房子砌起的那些日子开始,他就过得非常平静和安宁。作为他的长子,现在,我真正尝到社会给我不公的滋味也是父亲当时的那个年龄。时代不同,结果几乎一样,历史总爱开同样的玩笑。这个时候,大概是父亲的血流在我身上的缘故,越是逆境丛生,我倒越没少过平静和坚强。而且,正是这种时候,我的处境让我常常想起父亲的经历,细细体味我们的父亲在那段前途、甚至是生死未卜的处境里的心境。试想,有谁会或是有机会从真正的人本意义上去认识那怕是包括自己的父亲在内的人。只有我才有这种缘份,历史把一份不公分成两份,在我和父亲相同的年轮里,让我们得以品偿。那个中的滋味,我想应该是历史给了儿子一种机会,从生命本质意义上对父亲历史的心灵进行回味和抚慰。谁能真正明白我们的父亲,作为一名有血有肉有道德情感的普通人,所承受的压力。他的彻夜不眠,他的喑然伤神,他对明天的无望,他的乐观背后埋藏的深深的哀伤,他的没有泪水而不可能与任何人有所交流的日子。谁知道我们的父亲在心底所承受过的苦难?父亲就那么一直走过来。走过昨天的父亲仍然是年轻的父亲。他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么乐观热情。让我常常想起的就是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在篮球场上打球的情景。他跳跃,争抢,上栏,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年轻,那么富于弹性,就像戏剧里的武生,身板、手脚是那样地灵活并充满了生命和力量的魅力。父亲的课上得也生动活泼。他和学生相处得很融洽,在我的视野里,我从没发现他对学生动过肝火或是恶语相向。这一点也是有历史的。大概是八十年代初,在我们的老屋里,他和他文革里的一个学生,在夏季的稻场上点一盏如豆的灯对酌,不知不觉回忆起他待那也是出生不好的学生的一些好处。两人同病相怜。一个说,在大街上,我是第一次看游街的。当看到是您时,我心里难受,只能把头侧到一边,让一梭子泪滚了出来。两人的话把那个美丽的夏夜弄得湿润润的,所有的草长鸣琴,在他们的话语里变得沉寂而清远。在父亲从不惑走向天命的岁月里,他几乎全部沉醉到钓鱼之乐里。每天早晨四五时起,到江边或是攘水(江水涨到小溪形成的湖)边钓鱼,他的钓术在太平溪堪称一绝。他还创造了三得钓鱼法,那就是稳得、坐得、饿得。他说,稳得就是心情要甘于寂寞,心态要淡泊如水,不急不燥,任何的风动水响,不要生出浮躁之心,也不得生出落寞之绪,单是沉稳地静如宗佛地用心与那些生灵进行着一种贪婪与诱惑的较量。一旦那鱼真正上了钩拖出水面,他见它的腮被挂得血水直流时,他却又轻轻地痛惜地自言自语地说,谁叫你好吃的呢。真像慈爱的父亲在轻声诉斥自己的儿女。实在是小鱼,他就放生。他最陶醉的事儿就是能有一条大鱼上钓,他会悠着那鱼的性子让它在水里游来游去,直到他用那根细弱的线,把一种狂燥的生命游戏得精疲力竭,或是借那鱼力轻轻一扯就上了岸。可以说那完全是一种意志的胜利,那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老人与海的故事之核,也让人想到他的为人与生性。那种人生的稳着与他的垂钓的稳着是合一的。
他的坐得,就如打禅,或蹲或坐到一处,三五个钟头没动静,整个心神意志全都进入了那水中世界与鱼同游。而那段时间里,他不吃不喝,素着从清早就起的肠肚,可以一直到晚上鱼倦归巢,他才会回到家里。这时,他就着几碟子小菜,两盅白洒,独酌独饮,时不时还喊我们给他酌一杯,且一再表明“我这是吃早饭。”他身上早晒成黑油油的,草帽和渔具就放在身旁,那幅神仙样让我们见了总是忍俊不禁。酌了酒,他就让我们猜他的收获,我们往往根据父亲那成仙的程度来断定鱼的斤两,一般也是个八九不离十,只一次,他与一头用他的话说无法形容有多大的鱼斗了一天,结果让那鱼跑了。但他兴头却没减,让我们猜了个空。我们说他一无所获还如此仙风道骨。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
父亲真做过我的老师的。那是我读初二,他教我们的历史。父亲是个很感性的人,而我在他上课时,总觉得整个课堂上的同学都在用目光注视着我,所以,几乎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敢去看他一眼。心一直在跳,甚至想,他不来代这历史是多好的事情。我的目光一直不曾离开过书本。但是,也许是知子莫如父的缘故,他把课讲完后,偏偏点我的名,让我回答一些问题。这时,我才敢正视他已经是我的老师的事实,便以一种赌气的方式,把他的问题阐述了个透。我自己都无法相信,我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是如此的巧言令舌。也就是在这一刻,我似乎从父亲的眼里看到了一种自豪意味的目光。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历史课本里所有那些沉旧的物件和事情,在我的心里变得沉重起来,那种敬畏的感觉也在父亲一天一天对历史的分析中变得日益强烈。
父亲说过,今天是现实,昨天就是历史,儿子是现实,父亲和祖父也许就是历史。他那时的话,我想真正从人生意义上理解了的,唯有我——他的儿子。父亲和我现在仍然是一种现实,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现实。但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成为一种历史,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现实。不是畏怕,而是思考。怎样去认识作为父亲这一辈非常平常的人,怎样去领会父亲在人本意义上的体验和人生道理,怎样品味他们作为人的生命意义从而把我们与他们的生命隧道打通,即使有时空和高山阻隔,总是少不了那种其乐融融的甬道的,我想为父为子,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