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断臂方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求聘大周宇文贺公主未成,突厥果然乘机挑衅。起初只是对大周北境进行试探性的侵扰,继而便发兵两路开始大举进犯中夏边地。
八百里加急!边关羽檄飞驰京都:瓜洲、玉门和沃野相继失陷,甘州、酒泉告急!武帝诏命吴安公尉迟纲为左军总管,率步骑一万五千兵马立即从秦蜀之地直接北上歼敌。诏太子为三军元帅并兼前军总管,率步骑两万,右军总管长孙览率一万五千步骑。两军分为东西两路,同时举兵北上。
在雄浑的鼓乐声中,大周太子宇文赟领军辞别父皇、母妃和送行的文武百官,离开京师一路迭鼓拥旄、日夜兼程地向北进发。
八月下旬,中夏还是秋阳高照的天气。大军一路急行,临到北疆边地时,眼前已经是黄叶飘飘、枯草茫茫的初冬景象了。
这个季节,北方游牧部落正值草黄马肥。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漫长酷冬,北方游牧部落便上百里乃至千里地朝东南温暖之地大迁徙、大走场,试图寻求一方存身之处,以期安然度过一个严寒季节。故而,年年此时也是西北民族猎火狼山、铁骑南侵之际。
大军越往北进发,面前越是荒漠千里、浩如瀚海,途中常见大团大团卷成斗状的蓬草游走于旷野。路旁杂生着大簇大簇被秋霜染成胭红色的白茅,于无遮无挡的浩风中翻涌如浪。
风挟着利哨扑面而来,士兵们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随风飞扬的砂石偶尔撞击在戟戈刀剑上,发出细碎的金属声响。
风停了。而沙尘似乎还不肯平息,飘浮于空中,染黄了漫漫浩野。
士兵们的脸也成了大漠一样的颜色。
向西望去,地平线上空悬着的那大如车轮般橘红的夕阳,此时竟如漏水的沉船般,眼见一点一点地坠落于灰暗的山林丛中。西天黛色的暮云中挟着零零星星夕阳金红的余辉,映在远处大簇大簇微微曳动的褐红色灰白色茅丛上。
苍凉的大漠显得沉寂而寥远。人伫立在那里,感觉大漠从自己的脚下延伸向神秘无际的暗夜深处夜完全降临了。天边开始浮出了寥寥数点寒星。
因未听到宿营的指令,士兵们仍旧在行走。
这是一处不甚陡峭却显得漫长的土坡。行至高坡上的先头阵营向下望去,见山下军中引路的火把参差晃动仿如一条鳞片会发光的长龙在逶迤爬行。
步军兵士们的步履开始显得有些疲惫和杂乱了,扛在肩上挂在腰间的兵器偶尔的相撞声,装载着粮草辎重的车轮声和马叫声,放眼千里而不见城郭村落的旷漠野川,悄悄潜伏着大战前的躁动宿营的号角声终于响起,听上去苍凉而悠远。
军队驻营的帐篷呈鼎足形,分扎在龙首阳一处进退有余的川谷里。这是先头部队事先寻觅好的一处宿营地:易守,防火,背风。
翰成坐在太子行帐不远处的草丛上,听远处巡逻哨兵击打刁斗的声响透过暗夜,萦回于营地四周。
翰成望着浩空寥星和闪耀于夜色中的营火,闻着秸秆燃烧的芳香,骤然记起遥远的故乡土院,夜色降临时分小巷的狗吠,娘那被灶火映红的慈祥的眉眼和粥熟的气息,也忆起贺公主时而俏皮时而幽怨的眸光直到这次行军途中,翰成才从同僚那里获知:原来这次战事的起因,是因突厥为能牵制大周,派使强聘大周宇文贺公主,公主在宫中拒婚撞柱,太子于是向陛下请缨杀贼的。
翰成闻知实情后惊愕万分!再没有料到自己此番打出山门,原想只是报国扬名、汗马取侯,终不负公主的深情厚意。孰知此一战竟是为公主而战——公主拼死拒婚,绝不仅仅只是要抗命和亲,恐怕更有自己的原因在内。
翰成此时甚是懊悔离京开拔之前,因怕爹娘和公主为自己担心忧虑,竟连书信也没给公主留下一封,也不知眼下她的伤势究竟如何了?心内又痛又怜,每日只有默默祈求佛祖保佑公主平安无事,发誓奋力杀敌、建下奇功,待凯旋之日,给公主一个惊喜左军吴安公和右军长孙将军果然不负圣命,与突厥的先后几场激战中,已经相继夺回了部分失地。太子所率中军进入西北之后,立即乘势围截,连着也打了大小几场胜仗。
翰成被太子晋为殿前侍卫、六品厉威将军之职,主要职责是守护主帅左右,故而未到非常之时根本就没有机会上阵冲杀的。
翰成渴望亲临前阵杀敌建功却始终没有机会,又见别的将士打了胜仗回营时的那番豪气和自得,嫉妒得眼都红了。十几天下来,竟急得起了一嘴的燎泡。他独自来到无人之处,把几十斤重的一杆铁柄长枪舞得呼呼生风,恨不得立时就随大军杀入阵前,一枪挑了突厥诸将!这几天,只因寒流骤至加上水土不服,大军营中突然流行起伤风来。
起初也没有引起医官和太子的注意,几天后瘟疫在军中突然暴发。有士兵的地方,几乎一片咳声。
这次症状统统是咳嗽发热、浑身乏力,重症的还伴有呕吐和腹泻。
随军的医官出征时虽也备下不少的草药,却没有料到一下子会暴发这么多病号,急忙命手下督促各个营官架大灶熬了几大锅的药汤。怎奈病来如山倒,或是药难对症,众病号连服了几次,竟不见怎么有效。营中士兵们一时东倒西歪、咳声四起,个别重病号身上烧得吓人。
因怕病势蔓延,也为了便于医治,医官忙命患病的军士集中居于几处营帐里。
主帅太子的体质原本就单薄,闻听军中病号与日俱增,在查看时一时不慎竟也染上了。
此时,一万多大军,眼下已有一两千人都被染上疾病,还有三四十个重病号先后死去军中情势万分紧急!所有兵事俱都停止了。
太子一病,又担心突厥得知周军实情乘虚袭营,心内急得起火,病势更见沉重了。
翰成一心想的是如何沙场杀敌,加之太子的帅帐离士兵营帐还有一段距离,起初没太在意此事。当太子也染上伤风并且病势骤重,自己也有两位同僚染病后,方才得知军中发病的严重实情。
翰成这才警觉起来,蓦然记得前年冬天,寺外村落的百姓们遍染伤风,师父带领他们上山采来大捆的药,背到村中架起大灶熬药救治百姓的事。
那次百姓症状和这次大致相同!翰成清楚地记得师父带领自己和师兄弟们配过的那个特殊方子。
翰成急忙请同僚代自己值岗,叫了几位属下匆匆离营,来到营外草滩寻找方子上的药草。
可是北地与中夏土质不同,有些药草只怕这方土地不会生长。而且北地春迟冬早,就是有,只怕也早已和别的草类一样干枯难辨了。
翰成带着众人,先是寻着了一片有些积水的野沼地,顺着沼地而下,终于寻到了一片矮株的荻丛。
几人蹚进冰冷的泥水里,在水中拔了几大捆鲜芦根捆在马背上,然后朝林草深密的龙首山南麓继续走去。
就着渐渐微弱的夕阳,众人一路走一路寻,最后在一处向阳的大山坡上,意外发现了好大一丛干枯的薄荷。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翰成高兴得手都抖了!他一边默默念了几声佛,一边令众人赶快斩割。
直到把一片干薄荷全部收完,又寻了一些细藤捆扎得结结实实拴在马背上,这才开始从原路往回返。
此时天色已经黑透了,幸好这晚还有半轮新月。众人一点不敢怠慢,冒着逼人的寒气忍着饥渴匆匆往大营赶。
到了营地,翰成找来医官,说了方子。医官见周将军竟把方子上的药也一并找齐,真是又惊又喜。众人又取了现存的干银花、柴胡、薄荷和鲜芦根等十几种草药一齐放到大锅里,令几个军士立即架火熬药。
药煎成之后,翰成先盛了一碗,因听见太子在营帐里不停地咳,蜡烛也一直亮着,便知道他还没有睡着。翰成隔着帐篷叫了一声,听见里面有应声,这才端着药走进了帅帐。
太子望着他手里的药碗问:“睡前才喝过,怎么又要喝?”翰成道:“殿下,这药叫做柴胡薄荷饮。有几味药是在龙首山一带采到的。属下思量,这些土生土长的草药,药效兴许更好一些。殿下趁热喝了吧。”
太子这才看清,烛光下的翰成那被荆棘划破的棉袍露着棉花,满手满脸的血痕,脚上的麻屦和裤脚上也沾满了泥水。
太子一边接过药一边惊奇地问:“哦?周将军还懂医术?”“属下在少林寺跟师父学了几样普救众生的方子。”翰成答道。
太子正要喝药时又放下了药碗:“我个人倒没什么。我惦记的是,如今许多将士突然病倒,若突厥探子获悉我军营中流行大伤风的底细,趁机袭击怎生了得?”翰成忙说:“殿下,北域比中夏提前进入寒冬季节,士兵们感受风寒、水土不服也是常事。想是佛祖显灵,庇佑殿下和我大周将士,倒也寻齐了急需的本土生的药草。医官已经熬好了两大锅的药汤,令营官们分头送到各病帐去了。”太子见说,这才接过药碗一饮而尽。放下碗时,又问是什么药,在哪里采到的。翰成一边解说药名和药性,一边催促太子赶快躺下。他为太子掖好棉被,看了看营帐的火盆,又添了些木炭,这才悄悄退出帐篷。
出了帅帐,翰成心内挂念病号,又分别到几个病帐看了看火盆,问了服药的情形。
因见士兵们东倒西歪的一片咳声,想他们来到这大漠旷野,... -->>
因求聘大周宇文贺公主未成,突厥果然乘机挑衅。起初只是对大周北境进行试探性的侵扰,继而便发兵两路开始大举进犯中夏边地。
八百里加急!边关羽檄飞驰京都:瓜洲、玉门和沃野相继失陷,甘州、酒泉告急!武帝诏命吴安公尉迟纲为左军总管,率步骑一万五千兵马立即从秦蜀之地直接北上歼敌。诏太子为三军元帅并兼前军总管,率步骑两万,右军总管长孙览率一万五千步骑。两军分为东西两路,同时举兵北上。
在雄浑的鼓乐声中,大周太子宇文赟领军辞别父皇、母妃和送行的文武百官,离开京师一路迭鼓拥旄、日夜兼程地向北进发。
八月下旬,中夏还是秋阳高照的天气。大军一路急行,临到北疆边地时,眼前已经是黄叶飘飘、枯草茫茫的初冬景象了。
这个季节,北方游牧部落正值草黄马肥。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漫长酷冬,北方游牧部落便上百里乃至千里地朝东南温暖之地大迁徙、大走场,试图寻求一方存身之处,以期安然度过一个严寒季节。故而,年年此时也是西北民族猎火狼山、铁骑南侵之际。
大军越往北进发,面前越是荒漠千里、浩如瀚海,途中常见大团大团卷成斗状的蓬草游走于旷野。路旁杂生着大簇大簇被秋霜染成胭红色的白茅,于无遮无挡的浩风中翻涌如浪。
风挟着利哨扑面而来,士兵们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随风飞扬的砂石偶尔撞击在戟戈刀剑上,发出细碎的金属声响。
风停了。而沙尘似乎还不肯平息,飘浮于空中,染黄了漫漫浩野。
士兵们的脸也成了大漠一样的颜色。
向西望去,地平线上空悬着的那大如车轮般橘红的夕阳,此时竟如漏水的沉船般,眼见一点一点地坠落于灰暗的山林丛中。西天黛色的暮云中挟着零零星星夕阳金红的余辉,映在远处大簇大簇微微曳动的褐红色灰白色茅丛上。
苍凉的大漠显得沉寂而寥远。人伫立在那里,感觉大漠从自己的脚下延伸向神秘无际的暗夜深处夜完全降临了。天边开始浮出了寥寥数点寒星。
因未听到宿营的指令,士兵们仍旧在行走。
这是一处不甚陡峭却显得漫长的土坡。行至高坡上的先头阵营向下望去,见山下军中引路的火把参差晃动仿如一条鳞片会发光的长龙在逶迤爬行。
步军兵士们的步履开始显得有些疲惫和杂乱了,扛在肩上挂在腰间的兵器偶尔的相撞声,装载着粮草辎重的车轮声和马叫声,放眼千里而不见城郭村落的旷漠野川,悄悄潜伏着大战前的躁动宿营的号角声终于响起,听上去苍凉而悠远。
军队驻营的帐篷呈鼎足形,分扎在龙首阳一处进退有余的川谷里。这是先头部队事先寻觅好的一处宿营地:易守,防火,背风。
翰成坐在太子行帐不远处的草丛上,听远处巡逻哨兵击打刁斗的声响透过暗夜,萦回于营地四周。
翰成望着浩空寥星和闪耀于夜色中的营火,闻着秸秆燃烧的芳香,骤然记起遥远的故乡土院,夜色降临时分小巷的狗吠,娘那被灶火映红的慈祥的眉眼和粥熟的气息,也忆起贺公主时而俏皮时而幽怨的眸光直到这次行军途中,翰成才从同僚那里获知:原来这次战事的起因,是因突厥为能牵制大周,派使强聘大周宇文贺公主,公主在宫中拒婚撞柱,太子于是向陛下请缨杀贼的。
翰成闻知实情后惊愕万分!再没有料到自己此番打出山门,原想只是报国扬名、汗马取侯,终不负公主的深情厚意。孰知此一战竟是为公主而战——公主拼死拒婚,绝不仅仅只是要抗命和亲,恐怕更有自己的原因在内。
翰成此时甚是懊悔离京开拔之前,因怕爹娘和公主为自己担心忧虑,竟连书信也没给公主留下一封,也不知眼下她的伤势究竟如何了?心内又痛又怜,每日只有默默祈求佛祖保佑公主平安无事,发誓奋力杀敌、建下奇功,待凯旋之日,给公主一个惊喜左军吴安公和右军长孙将军果然不负圣命,与突厥的先后几场激战中,已经相继夺回了部分失地。太子所率中军进入西北之后,立即乘势围截,连着也打了大小几场胜仗。
翰成被太子晋为殿前侍卫、六品厉威将军之职,主要职责是守护主帅左右,故而未到非常之时根本就没有机会上阵冲杀的。
翰成渴望亲临前阵杀敌建功却始终没有机会,又见别的将士打了胜仗回营时的那番豪气和自得,嫉妒得眼都红了。十几天下来,竟急得起了一嘴的燎泡。他独自来到无人之处,把几十斤重的一杆铁柄长枪舞得呼呼生风,恨不得立时就随大军杀入阵前,一枪挑了突厥诸将!这几天,只因寒流骤至加上水土不服,大军营中突然流行起伤风来。
起初也没有引起医官和太子的注意,几天后瘟疫在军中突然暴发。有士兵的地方,几乎一片咳声。
这次症状统统是咳嗽发热、浑身乏力,重症的还伴有呕吐和腹泻。
随军的医官出征时虽也备下不少的草药,却没有料到一下子会暴发这么多病号,急忙命手下督促各个营官架大灶熬了几大锅的药汤。怎奈病来如山倒,或是药难对症,众病号连服了几次,竟不见怎么有效。营中士兵们一时东倒西歪、咳声四起,个别重病号身上烧得吓人。
因怕病势蔓延,也为了便于医治,医官忙命患病的军士集中居于几处营帐里。
主帅太子的体质原本就单薄,闻听军中病号与日俱增,在查看时一时不慎竟也染上了。
此时,一万多大军,眼下已有一两千人都被染上疾病,还有三四十个重病号先后死去军中情势万分紧急!所有兵事俱都停止了。
太子一病,又担心突厥得知周军实情乘虚袭营,心内急得起火,病势更见沉重了。
翰成一心想的是如何沙场杀敌,加之太子的帅帐离士兵营帐还有一段距离,起初没太在意此事。当太子也染上伤风并且病势骤重,自己也有两位同僚染病后,方才得知军中发病的严重实情。
翰成这才警觉起来,蓦然记得前年冬天,寺外村落的百姓们遍染伤风,师父带领他们上山采来大捆的药,背到村中架起大灶熬药救治百姓的事。
那次百姓症状和这次大致相同!翰成清楚地记得师父带领自己和师兄弟们配过的那个特殊方子。
翰成急忙请同僚代自己值岗,叫了几位属下匆匆离营,来到营外草滩寻找方子上的药草。
可是北地与中夏土质不同,有些药草只怕这方土地不会生长。而且北地春迟冬早,就是有,只怕也早已和别的草类一样干枯难辨了。
翰成带着众人,先是寻着了一片有些积水的野沼地,顺着沼地而下,终于寻到了一片矮株的荻丛。
几人蹚进冰冷的泥水里,在水中拔了几大捆鲜芦根捆在马背上,然后朝林草深密的龙首山南麓继续走去。
就着渐渐微弱的夕阳,众人一路走一路寻,最后在一处向阳的大山坡上,意外发现了好大一丛干枯的薄荷。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翰成高兴得手都抖了!他一边默默念了几声佛,一边令众人赶快斩割。
直到把一片干薄荷全部收完,又寻了一些细藤捆扎得结结实实拴在马背上,这才开始从原路往回返。
此时天色已经黑透了,幸好这晚还有半轮新月。众人一点不敢怠慢,冒着逼人的寒气忍着饥渴匆匆往大营赶。
到了营地,翰成找来医官,说了方子。医官见周将军竟把方子上的药也一并找齐,真是又惊又喜。众人又取了现存的干银花、柴胡、薄荷和鲜芦根等十几种草药一齐放到大锅里,令几个军士立即架火熬药。
药煎成之后,翰成先盛了一碗,因听见太子在营帐里不停地咳,蜡烛也一直亮着,便知道他还没有睡着。翰成隔着帐篷叫了一声,听见里面有应声,这才端着药走进了帅帐。
太子望着他手里的药碗问:“睡前才喝过,怎么又要喝?”翰成道:“殿下,这药叫做柴胡薄荷饮。有几味药是在龙首山一带采到的。属下思量,这些土生土长的草药,药效兴许更好一些。殿下趁热喝了吧。”
太子这才看清,烛光下的翰成那被荆棘划破的棉袍露着棉花,满手满脸的血痕,脚上的麻屦和裤脚上也沾满了泥水。
太子一边接过药一边惊奇地问:“哦?周将军还懂医术?”“属下在少林寺跟师父学了几样普救众生的方子。”翰成答道。
太子正要喝药时又放下了药碗:“我个人倒没什么。我惦记的是,如今许多将士突然病倒,若突厥探子获悉我军营中流行大伤风的底细,趁机袭击怎生了得?”翰成忙说:“殿下,北域比中夏提前进入寒冬季节,士兵们感受风寒、水土不服也是常事。想是佛祖显灵,庇佑殿下和我大周将士,倒也寻齐了急需的本土生的药草。医官已经熬好了两大锅的药汤,令营官们分头送到各病帐去了。”太子见说,这才接过药碗一饮而尽。放下碗时,又问是什么药,在哪里采到的。翰成一边解说药名和药性,一边催促太子赶快躺下。他为太子掖好棉被,看了看营帐的火盆,又添了些木炭,这才悄悄退出帐篷。
出了帅帐,翰成心内挂念病号,又分别到几个病帐看了看火盆,问了服药的情形。
因见士兵们东倒西歪的一片咳声,想他们来到这大漠旷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