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1255再铸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整个卷制枪管的过程费时费力,差不多得两天才能完成一根。不过因为由于每个工位进度不同,季国风带着参观组前后挪移,很快就概览了加工的全过程。
季国风带他们走到最后,拿出一根已经冷却好的枪管,递给他们传着看,得意地说:“这个车间生产出枪管之后,再拿到隔壁车间进行精加工,把管外修型,把管内精镗一遍,最后再送去装配车间装上枪机和枪托,就能得到上等好枪了!不过我敢说,就算是这里产的粗胚,也能直接装上弹药打出去,甚至可以说,比明末那些粗制滥造的破鸟枪还要强一些!”
围观群众确实被这工业生产的伟力震撼住了,就连乔玉山禁不住称赞道:“行啊,季部长,你们什么时候搞出这么大规模的工厂?真够牛的啊。”
季国风看了他一眼,回答说:“当初金口堡刚开始炼铁,我们就有这想法了,不过后来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一直没上。其实现在车间里不少设备本都是有别的用途的,但现在军备任务急,就拿来造枪管了。”
高正爱不释手地摸着那根粗胚枪管,插嘴问道:“以现在这速度,你们一天能生产多少枪?有五十支吗?”
季国风无奈地耸耸肩,一边带着他们往旁边的精加工车间走,一边说:“五十支是做梦呢,以现在这速度,一天也就五六支罢了。不过现在还是磨合期,等熟练之后,大概能提升到每天八支的水平。想要更快,就只有增加生产线了。不过新线也需要人手和时间,我们好一番调动资源,大约十天之后可以启用第二卷管车间,但第三就实在调不动了。所以一个月内,我们差不多只能生产三百支火枪,别嫌慢,这已经是神速了,连板甲和火炮的产能都因此压缩了。所以别指望短期内能给你的两千人全装备上火枪,你们还是早些思考冷兵器的战术吧!”
一个工匠独力生产火枪,生产一支差不多得用上一个月。东海人引入了新炼铁法、新工具、新工艺,使得这个效率至少翻了一倍;而引入分工合作的集体生产模式后,效率至少又翻了一倍。而且,大生产模式不但提升了效率,还使得一些手艺不到家的工人也能参与到生产中去,从而使得工厂可以通过堆人数来提升产量,达到了月产叁佰支的“神速”。但也到此为止了。
精加工车间规模很大,由三部水车提供动力。其中前两部带动六台木结构的钻床,用来给枪管钻孔,速度很慢,隔一段时间就要抽出来加油降温。而第三部则带动三台铁框架的精细镗床,把枪膛再精加工一遍。这里进行操作的全是三级工,二级工只能打下手,同样也有几个四级工坐镇。
到了这里,季国风又指着那些机床,说:“看,这些新机床都是今年攒下来的。虽然简陋了些,但主体框架全用了铁,内部还采用了最新的青铜齿轮,所以才能承担这样的机加工任务。目前精加工车间尚有余力,所以粗胚车间可以扩能,但也只能支撑两条生产线,如果上了第三条,这里也要跟着增加水车和机床了。但是机床的制造哪有那么快呢?机械组老孙他们已经加了好几天班,累得不行,强行干活反而会影响精度,所以我让他们先放慢速度轮流休息一下,劳逸结合才有更好的效率。即使以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一个月后才能进一步扩充产能,不过到时候临近枯水期,又是一个麻烦。”
高正有些失望,看着忙碌的车间,说:“好吧,我也知道不能强求了。唉,这样下来,做好的编制就得调整了,真头痛啊。”
季国风又把他们带到旁边的装配车间。这个车间不仅进行最后的装配,诸如枪托、枪机、准星等部件也在里面生产。之所以如此集中,是因为现在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零配件有不小的误差,装备的时候必须时时修整,所以干脆把生产方都聚拢在一起。
车间里面分隔成了几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生产某个部件,然后送到装配区域,装配师傅把工件修一下,再安装到一起。这里的工人数量要比之前两个车间多不少,其中还有不少膀大腰圆的女劳工,丝毫不忌讳,神情自如地跟男性劳工一起工作着。
这时,安全部里有一人想起曾经看过的谢光明写的对火枪的修改意见,问道:“对了,这些枪还是跟虾蛄枪一样吗?”
季国风走到货架旁边,拿出一把成品的火枪,递给他们看,说:“没错,现在为了最大化生产速度,制造的都是普通的虾蛄枪。谢光明的那些建议我们也看了,确实不错,但是现在数量更重要,所以我们仍然保留了虾蛄的设计,一点都没修改。毕竟工匠们已经熟悉了各个部件的制造... -->>
这整个卷制枪管的过程费时费力,差不多得两天才能完成一根。不过因为由于每个工位进度不同,季国风带着参观组前后挪移,很快就概览了加工的全过程。
季国风带他们走到最后,拿出一根已经冷却好的枪管,递给他们传着看,得意地说:“这个车间生产出枪管之后,再拿到隔壁车间进行精加工,把管外修型,把管内精镗一遍,最后再送去装配车间装上枪机和枪托,就能得到上等好枪了!不过我敢说,就算是这里产的粗胚,也能直接装上弹药打出去,甚至可以说,比明末那些粗制滥造的破鸟枪还要强一些!”
围观群众确实被这工业生产的伟力震撼住了,就连乔玉山禁不住称赞道:“行啊,季部长,你们什么时候搞出这么大规模的工厂?真够牛的啊。”
季国风看了他一眼,回答说:“当初金口堡刚开始炼铁,我们就有这想法了,不过后来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一直没上。其实现在车间里不少设备本都是有别的用途的,但现在军备任务急,就拿来造枪管了。”
高正爱不释手地摸着那根粗胚枪管,插嘴问道:“以现在这速度,你们一天能生产多少枪?有五十支吗?”
季国风无奈地耸耸肩,一边带着他们往旁边的精加工车间走,一边说:“五十支是做梦呢,以现在这速度,一天也就五六支罢了。不过现在还是磨合期,等熟练之后,大概能提升到每天八支的水平。想要更快,就只有增加生产线了。不过新线也需要人手和时间,我们好一番调动资源,大约十天之后可以启用第二卷管车间,但第三就实在调不动了。所以一个月内,我们差不多只能生产三百支火枪,别嫌慢,这已经是神速了,连板甲和火炮的产能都因此压缩了。所以别指望短期内能给你的两千人全装备上火枪,你们还是早些思考冷兵器的战术吧!”
一个工匠独力生产火枪,生产一支差不多得用上一个月。东海人引入了新炼铁法、新工具、新工艺,使得这个效率至少翻了一倍;而引入分工合作的集体生产模式后,效率至少又翻了一倍。而且,大生产模式不但提升了效率,还使得一些手艺不到家的工人也能参与到生产中去,从而使得工厂可以通过堆人数来提升产量,达到了月产叁佰支的“神速”。但也到此为止了。
精加工车间规模很大,由三部水车提供动力。其中前两部带动六台木结构的钻床,用来给枪管钻孔,速度很慢,隔一段时间就要抽出来加油降温。而第三部则带动三台铁框架的精细镗床,把枪膛再精加工一遍。这里进行操作的全是三级工,二级工只能打下手,同样也有几个四级工坐镇。
到了这里,季国风又指着那些机床,说:“看,这些新机床都是今年攒下来的。虽然简陋了些,但主体框架全用了铁,内部还采用了最新的青铜齿轮,所以才能承担这样的机加工任务。目前精加工车间尚有余力,所以粗胚车间可以扩能,但也只能支撑两条生产线,如果上了第三条,这里也要跟着增加水车和机床了。但是机床的制造哪有那么快呢?机械组老孙他们已经加了好几天班,累得不行,强行干活反而会影响精度,所以我让他们先放慢速度轮流休息一下,劳逸结合才有更好的效率。即使以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一个月后才能进一步扩充产能,不过到时候临近枯水期,又是一个麻烦。”
高正有些失望,看着忙碌的车间,说:“好吧,我也知道不能强求了。唉,这样下来,做好的编制就得调整了,真头痛啊。”
季国风又把他们带到旁边的装配车间。这个车间不仅进行最后的装配,诸如枪托、枪机、准星等部件也在里面生产。之所以如此集中,是因为现在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零配件有不小的误差,装备的时候必须时时修整,所以干脆把生产方都聚拢在一起。
车间里面分隔成了几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生产某个部件,然后送到装配区域,装配师傅把工件修一下,再安装到一起。这里的工人数量要比之前两个车间多不少,其中还有不少膀大腰圆的女劳工,丝毫不忌讳,神情自如地跟男性劳工一起工作着。
这时,安全部里有一人想起曾经看过的谢光明写的对火枪的修改意见,问道:“对了,这些枪还是跟虾蛄枪一样吗?”
季国风走到货架旁边,拿出一把成品的火枪,递给他们看,说:“没错,现在为了最大化生产速度,制造的都是普通的虾蛄枪。谢光明的那些建议我们也看了,确实不错,但是现在数量更重要,所以我们仍然保留了虾蛄的设计,一点都没修改。毕竟工匠们已经熟悉了各个部件的制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