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科技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章新官上任
武元庆说着陛下能够控制南洋了,这对于长孙澹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消息。对于南洋几年不怎么接触的长孙澹来说,这一切都有些过于遥远了。
“不说这些事情了。”看着好像没有什么反应的长孙澹,武元庆知道可能这些事情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你为什么在南洋拥有五人可比的威望的时候收手,只是一份圣旨就回来了?要说你不知道先皇的状况那就是在糊弄我了。”武元庆说到。
“其实很简单,朝廷可以离开南洋,但是南洋却离不开朝廷。”长孙澹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说道。要说当时他一点都没有动过割据的念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依附大唐王朝。
“此话怎讲?”武元庆有些不解。
一千多年的历史说明这一切,原本没有南洋的大唐依然雄踞于世界的顶端。但是如果没有了中原,南洋注定是会很快没落下去的。
虽然当时的南洋特别是工业中心金山以及航运中心星洲的发展都不错,但是离开了大唐这个几千万人口的庞大市场,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资没有销路,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会将南洋毁于一旦的,特别是缺少了大唐的大量粮食对金山来说是致命的。
虽然倭国也有,但是一倭国低下的生产力以及混乱的局面这粮食根部不够自己使用,更何况向金山输出了。本来这南洋地区也算得上是一处优良的产粮区域,但是少得可怜的人口根本就没有去种植粮食,最不济的都是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了。
虽然金山目前先进,但正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荷兰一样,没有庞大的人口以及殖民地的荷兰根本就拼不过大英帝国。
长孙澹将这些说给武元庆花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
但这些东西对于武元庆来说有些过于蓝雨理解了,而且长孙澹又不可能吧另一个时空的状况说给武元庆听,所以武元庆也就是似懂非懂了。
“那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卖给波斯人啊?”武元庆还是不能够理解。
“那个你能理解这个贸易顺差和逆差的问题吗?这顺差就是你的钱全到了我这里,逆差这是相反。我们这是卖出东西,是顺差。”长孙澹只好将这些东西解释给武元庆说,当时自己接到圣旨的时候有些有些过于匆忙了,没有来得及解释。
“我们这里钱不是越多越好吗?”武元庆就更加的不能理解了。
“不是。我问你,你拿钱是干什么的?”长孙澹不等武元庆发问就继续反问到。
“当然是买东西啊。”武元庆理直气壮的说。
“那要是不买东西,钱是什么?和粮食一样吗?”长孙澹问到。
武元庆似乎有些明白了,迟疑了一会儿答道:“你的意思是这钱不花出去就没有用是吗?可是要是没有钱的话,那要干一件事情不久麻烦了吗?”
“那是对普通百姓来说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每年需要干些什么基本都是确定的。即便有些突发情况,顺便腾挪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一个国家的国库里要是拥有的钱过多的话,那就会造成民间的钱过少,这样就会造成钱更加的值钱了。”长孙澹继续用连他自己在政治经济学当中学到的这些半吊子理论来糊弄武元庆。
“值钱了不好吗?”武元庆更加的不明白了。
经济学一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学科,而且基本上都是出了一个想象然后一大堆的人去分析这个想象背后的原因,至于经济学的预测,这个听听就好。所以,长孙澹能够解释给武元庆的也是错漏百出。
“这个值钱了之后问题也是很多的,当你受伤没有钱的时候,就会重新回到以前那种以物易物的状态,这样的问题会更多的。”长孙澹说到。
“哦。”武元庆点点头,有着龙不明觉厉的感觉。
“那这跟离开南洋有关系吗?”武元庆想明白了这一点,这让长孙澹感到头疼了。
“好了,这个问题就此打住。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些你回去后慢慢的想吧。说吧你这次来还有什么事情吗?”这要是在说下去,长孙澹估计自己这点半吊子的水平非得出洋相了。
“我这次回来是接到了陛下的旨意出任工部尚书的。”武元庆正了正神色说道。
长孙澹没有任何惊讶,淡淡的说:“那恭喜你了,六部尚书可是正三品的官员了,再进一步就是宰相了。”
“这话说的倒是有些早了,你也知道的,这朝廷虽然有六部,但也有个先后顺序的不是。这工部是排名最后的一个部门,当初你也在这工部任过职的,这工部的具体状况应该是清楚的吧,后来你还跟我说你上任的时候这段纶都几年不上班了。”武元庆这算是吐槽自己工作的情况不好了。
“可毕竟是六部尚书不是?”长孙澹一句话就说出了这武元庆骄傲的资本,能够在不到不惑之年的时候就能跻身六部尚书,就算是排名最后的工部,这就算是混资历,最终也能混个宰相当当的。
“那到也是。不过我估计你的任职也快下来了,放着你这么个大才不用,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武元庆说到。
从贞观初年就去世杜如晦,叛乱被诛的侯君集,到先前被鞭尸的魏征,再到前几年去世不久的房玄龄。贞观时代的那帮文臣武将们剩下的也不剩几个了,现在还在活跃着的也就剩下一个长孙无忌了。
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意味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贞观时代结束了,李治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新的时代注定是要有新的气象的,这大规模的替换掉李二陛下时代的官员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这一点长孙澹早有预料。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横亘... -->>
第四章新官上任
武元庆说着陛下能够控制南洋了,这对于长孙澹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消息。对于南洋几年不怎么接触的长孙澹来说,这一切都有些过于遥远了。
“不说这些事情了。”看着好像没有什么反应的长孙澹,武元庆知道可能这些事情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你为什么在南洋拥有五人可比的威望的时候收手,只是一份圣旨就回来了?要说你不知道先皇的状况那就是在糊弄我了。”武元庆说到。
“其实很简单,朝廷可以离开南洋,但是南洋却离不开朝廷。”长孙澹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说道。要说当时他一点都没有动过割据的念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依附大唐王朝。
“此话怎讲?”武元庆有些不解。
一千多年的历史说明这一切,原本没有南洋的大唐依然雄踞于世界的顶端。但是如果没有了中原,南洋注定是会很快没落下去的。
虽然当时的南洋特别是工业中心金山以及航运中心星洲的发展都不错,但是离开了大唐这个几千万人口的庞大市场,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资没有销路,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会将南洋毁于一旦的,特别是缺少了大唐的大量粮食对金山来说是致命的。
虽然倭国也有,但是一倭国低下的生产力以及混乱的局面这粮食根部不够自己使用,更何况向金山输出了。本来这南洋地区也算得上是一处优良的产粮区域,但是少得可怜的人口根本就没有去种植粮食,最不济的都是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了。
虽然金山目前先进,但正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荷兰一样,没有庞大的人口以及殖民地的荷兰根本就拼不过大英帝国。
长孙澹将这些说给武元庆花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
但这些东西对于武元庆来说有些过于蓝雨理解了,而且长孙澹又不可能吧另一个时空的状况说给武元庆听,所以武元庆也就是似懂非懂了。
“那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卖给波斯人啊?”武元庆还是不能够理解。
“那个你能理解这个贸易顺差和逆差的问题吗?这顺差就是你的钱全到了我这里,逆差这是相反。我们这是卖出东西,是顺差。”长孙澹只好将这些东西解释给武元庆说,当时自己接到圣旨的时候有些有些过于匆忙了,没有来得及解释。
“我们这里钱不是越多越好吗?”武元庆就更加的不能理解了。
“不是。我问你,你拿钱是干什么的?”长孙澹不等武元庆发问就继续反问到。
“当然是买东西啊。”武元庆理直气壮的说。
“那要是不买东西,钱是什么?和粮食一样吗?”长孙澹问到。
武元庆似乎有些明白了,迟疑了一会儿答道:“你的意思是这钱不花出去就没有用是吗?可是要是没有钱的话,那要干一件事情不久麻烦了吗?”
“那是对普通百姓来说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每年需要干些什么基本都是确定的。即便有些突发情况,顺便腾挪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一个国家的国库里要是拥有的钱过多的话,那就会造成民间的钱过少,这样就会造成钱更加的值钱了。”长孙澹继续用连他自己在政治经济学当中学到的这些半吊子理论来糊弄武元庆。
“值钱了不好吗?”武元庆更加的不明白了。
经济学一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学科,而且基本上都是出了一个想象然后一大堆的人去分析这个想象背后的原因,至于经济学的预测,这个听听就好。所以,长孙澹能够解释给武元庆的也是错漏百出。
“这个值钱了之后问题也是很多的,当你受伤没有钱的时候,就会重新回到以前那种以物易物的状态,这样的问题会更多的。”长孙澹说到。
“哦。”武元庆点点头,有着龙不明觉厉的感觉。
“那这跟离开南洋有关系吗?”武元庆想明白了这一点,这让长孙澹感到头疼了。
“好了,这个问题就此打住。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些你回去后慢慢的想吧。说吧你这次来还有什么事情吗?”这要是在说下去,长孙澹估计自己这点半吊子的水平非得出洋相了。
“我这次回来是接到了陛下的旨意出任工部尚书的。”武元庆正了正神色说道。
长孙澹没有任何惊讶,淡淡的说:“那恭喜你了,六部尚书可是正三品的官员了,再进一步就是宰相了。”
“这话说的倒是有些早了,你也知道的,这朝廷虽然有六部,但也有个先后顺序的不是。这工部是排名最后的一个部门,当初你也在这工部任过职的,这工部的具体状况应该是清楚的吧,后来你还跟我说你上任的时候这段纶都几年不上班了。”武元庆这算是吐槽自己工作的情况不好了。
“可毕竟是六部尚书不是?”长孙澹一句话就说出了这武元庆骄傲的资本,能够在不到不惑之年的时候就能跻身六部尚书,就算是排名最后的工部,这就算是混资历,最终也能混个宰相当当的。
“那到也是。不过我估计你的任职也快下来了,放着你这么个大才不用,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武元庆说到。
从贞观初年就去世杜如晦,叛乱被诛的侯君集,到先前被鞭尸的魏征,再到前几年去世不久的房玄龄。贞观时代的那帮文臣武将们剩下的也不剩几个了,现在还在活跃着的也就剩下一个长孙无忌了。
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意味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贞观时代结束了,李治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新的时代注定是要有新的气象的,这大规模的替换掉李二陛下时代的官员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这一点长孙澹早有预料。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横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