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跃马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晚两人谈谈直到深夜方兴尽而归,王源次日便要离开姚州,李宓本想率兵马亲自随行保护,因为见王源只打算率数百亲卫进入南诏宣旨有些担忧。王源微笑拒绝了他的提议。王源明白,真正的和平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行动上的诚意。带着大军去往南诏固然可以耀武扬威,安全上也可保证,但大唐兵马带给南诏蛮族的阴影不,见到大批兵马到来,反倒会起到反效果。而且那也是一种不自信和不信任对方的表现,兵马越多,越是显得自己家子气。
次日上午,王源率三百亲卫继续南下,进入苍山诸峰之间,路过山峰间的平畴之地,看青草遍地野花烂漫之景,回想起数月前率军南下讨伐南诏国时的情形,不免有些感慨。景物依旧,但心情却已迥异。当初受时限所制,一路上可谓心急如焚危机重重,而如今故地重游,却是另一番轻松的心态。
过弄栋城歇息一宿,次日转而往东,一路不紧不慢直到六月十二日方才抵达羊且咩城西的那片曾经的数月前的大战之地。事前得到通知的阁罗凤也率众在羊且咩城迎候王源的到来。
数月未见,阁罗凤变了许多,面容黝黑憔悴了不少,但精神奕奕,给人以脱胎换骨之感。南诏国得以留存,又与大唐达成和议,和王源也约定了私下里的条约,这些事对阁罗凤来都是好事。经过和大唐的这场大战,他也成熟了许多,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变得务实了许多。
兵马行在羊且咩城中,王源看到这座当初被自己毁掉的城市正在积极地重建。成千上万的蛮人正在建造新的房舍,修建新的街道,一片忙碌之景。而经过数月的时间,城中的涂炭之景也被绿意覆盖,大自然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从废墟上生出花树野草,将战争的伤痕一的抹去,让这座城池换发出新的生机。
在阁罗凤的安排下,众人从羊且咩城去往太和城的途中,前往洱海之畔去看阁罗凤为之前的大战的死亡士兵所立的功德碑,这也是和议的一部分。显然阁罗凤完全按照要求立了这个功德≠≠≠≠,碑。有趣的是,阁罗凤立了两个碑,一个为大唐阵亡将士而立,另一个为蛮族阵亡将士而立。两碑并肩立于洱海之滨,周围遍植苍松翠柏之树,甚是雅静肃穆。
两碑之前的青石上刻着铭文,铭文是阁罗凤亲自撰写,将这次南诏和大唐之间的大战概括为是因为奸邪之徒从中作梗引发的一场战争。南诏国本是大唐忠心属国,之所以会和大唐作战,完全是个别奸邪之徒的别有用心。所谓‘嗟我无事,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之句便有此意。
虽然这个碑文有推脱责任之嫌,王源知道,当初阁罗凤对大唐用兵可是抱着极大的野心的,但王源也不想在这时候去揭阁罗凤的额短。毕竟整篇碑文还是积极的,表达了对这场战争的遗憾之情,对双方阵亡将士的惋惜悼念之情,表示以此为鉴,今后两国互为友好,永不互犯的立场。
王源也当初写了一篇祭奠双方阵亡将士的祭文,亲自诵读,焚烧祭拜一番。至此,这场数月前的大战终于可以称之为以互解互谅的结果而结束。
傍晚时分,阁罗凤和王源抵达太和城,进龙首关后浩浩荡荡直奔王宫大殿。王源在太和城王宫大殿之上正式颁布大唐皇帝陛下给南诏国国主阁罗凤的圣旨。
玄宗也给足了阁罗凤的面子,圣旨上对阁罗凤大大的夸赞了一番,他‘应灵杰秀,含章挺生,日角标奇,龙文表贵’,对于数月前的双方战争之事只字不提。圣旨册封阁罗凤为云南王,恩开府仪同三司。追已故老国主皮逻阁为洱海郡王,加太师衔。郡王的分封是皇家所独有,玄宗这么做便等于告诉阁罗凤,他将皮逻阁当成了兄弟,所以才有郡王的追封。另外太师之衔也是大唐官职中的正一品的极品官职,那是无上的荣誉。就算李林甫这样的位极人臣的右丞相,也不过是... -->>
当晚两人谈谈直到深夜方兴尽而归,王源次日便要离开姚州,李宓本想率兵马亲自随行保护,因为见王源只打算率数百亲卫进入南诏宣旨有些担忧。王源微笑拒绝了他的提议。王源明白,真正的和平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行动上的诚意。带着大军去往南诏固然可以耀武扬威,安全上也可保证,但大唐兵马带给南诏蛮族的阴影不,见到大批兵马到来,反倒会起到反效果。而且那也是一种不自信和不信任对方的表现,兵马越多,越是显得自己家子气。
次日上午,王源率三百亲卫继续南下,进入苍山诸峰之间,路过山峰间的平畴之地,看青草遍地野花烂漫之景,回想起数月前率军南下讨伐南诏国时的情形,不免有些感慨。景物依旧,但心情却已迥异。当初受时限所制,一路上可谓心急如焚危机重重,而如今故地重游,却是另一番轻松的心态。
过弄栋城歇息一宿,次日转而往东,一路不紧不慢直到六月十二日方才抵达羊且咩城西的那片曾经的数月前的大战之地。事前得到通知的阁罗凤也率众在羊且咩城迎候王源的到来。
数月未见,阁罗凤变了许多,面容黝黑憔悴了不少,但精神奕奕,给人以脱胎换骨之感。南诏国得以留存,又与大唐达成和议,和王源也约定了私下里的条约,这些事对阁罗凤来都是好事。经过和大唐的这场大战,他也成熟了许多,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变得务实了许多。
兵马行在羊且咩城中,王源看到这座当初被自己毁掉的城市正在积极地重建。成千上万的蛮人正在建造新的房舍,修建新的街道,一片忙碌之景。而经过数月的时间,城中的涂炭之景也被绿意覆盖,大自然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从废墟上生出花树野草,将战争的伤痕一的抹去,让这座城池换发出新的生机。
在阁罗凤的安排下,众人从羊且咩城去往太和城的途中,前往洱海之畔去看阁罗凤为之前的大战的死亡士兵所立的功德碑,这也是和议的一部分。显然阁罗凤完全按照要求立了这个功德≠≠≠≠,碑。有趣的是,阁罗凤立了两个碑,一个为大唐阵亡将士而立,另一个为蛮族阵亡将士而立。两碑并肩立于洱海之滨,周围遍植苍松翠柏之树,甚是雅静肃穆。
两碑之前的青石上刻着铭文,铭文是阁罗凤亲自撰写,将这次南诏和大唐之间的大战概括为是因为奸邪之徒从中作梗引发的一场战争。南诏国本是大唐忠心属国,之所以会和大唐作战,完全是个别奸邪之徒的别有用心。所谓‘嗟我无事,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之句便有此意。
虽然这个碑文有推脱责任之嫌,王源知道,当初阁罗凤对大唐用兵可是抱着极大的野心的,但王源也不想在这时候去揭阁罗凤的额短。毕竟整篇碑文还是积极的,表达了对这场战争的遗憾之情,对双方阵亡将士的惋惜悼念之情,表示以此为鉴,今后两国互为友好,永不互犯的立场。
王源也当初写了一篇祭奠双方阵亡将士的祭文,亲自诵读,焚烧祭拜一番。至此,这场数月前的大战终于可以称之为以互解互谅的结果而结束。
傍晚时分,阁罗凤和王源抵达太和城,进龙首关后浩浩荡荡直奔王宫大殿。王源在太和城王宫大殿之上正式颁布大唐皇帝陛下给南诏国国主阁罗凤的圣旨。
玄宗也给足了阁罗凤的面子,圣旨上对阁罗凤大大的夸赞了一番,他‘应灵杰秀,含章挺生,日角标奇,龙文表贵’,对于数月前的双方战争之事只字不提。圣旨册封阁罗凤为云南王,恩开府仪同三司。追已故老国主皮逻阁为洱海郡王,加太师衔。郡王的分封是皇家所独有,玄宗这么做便等于告诉阁罗凤,他将皮逻阁当成了兄弟,所以才有郡王的追封。另外太师之衔也是大唐官职中的正一品的极品官职,那是无上的荣誉。就算李林甫这样的位极人臣的右丞相,也不过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