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2)
吾玩文学 www.5wwx.com,无声告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眼睛,把她的头发掖到耳朵后面,说:“你知道,你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哈佛男人。”
她母亲说得没错,但这让玛丽琳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觉得困扰。她从头开始学化学,主修物理,做好了向医学院进军的准备。每天晚上,她的室友别好卷发夹涂上冷霜去睡觉时,玛丽琳却在埋头苦读。她困了就喝浓茶,或者想象自己穿着医生的白大褂,把手放在发烧的病人额头,戴着听诊器为他们诊断的样子,以此来提神。做医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以家政课老师的标准,把一道褶边缝得整齐利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洗掉衬衫上的甜菜汁也算得上值得庆祝的理由。而作为医生,她的工作是止血止痛、修皮整骨、挽救生命。不过,她母亲的预测也是正确的——她遇到了一个男人。
1957年9月,玛丽琳上大三。一天,她坐在拥挤的讲堂后排听课。剑桥的天气依旧潮湿闷热,大家对凉爽的秋天翘首以待。这堂课是当年新开的——“美国文化中的牛仔”——每个人都想选。据说,课后作业是观赏影视作品《西部独行侠》和《荒野大镖客》。玛丽琳从资料夹中拿出一张活页纸。就在她低头忙碌时,教室里突然变得像雪地一样安静,她抬眼看到这门课的教授走近讲台,立刻明白了大家安静下来的原因。
课程目录上写着授课人的名字“詹姆斯·P.李”。他看起来就像个大四学生,但没人跟他熟识。玛丽琳从小在弗吉尼亚长大,“李”这个姓会让她联想到特定类型的男人,比如理查德·亨利·李、罗伯特·E.李,所以,她意识到自己和大家一样,以为这个“詹姆斯·P.李”会身穿浅棕色夹克,操着慢条斯理的南方口音。而眼前这个把讲义放在讲台上的人,却非常青涩瘦削,不过,仅凭年龄还不至于让他们如此震惊。一个东方人,她想。她之前从未亲眼见过东方人。他打扮得像个送葬的,一身黑西装,黑领带系得很紧,衬衫白得耀眼,头发向后梳,整齐地一分为二,但后面有一撮顽强地直竖着,如同印第安酋长头上戴的羽毛。开口讲话时,他伸出一只手,想把那撮头发抿回去,下面有学生偷偷笑起来。
不知道李教授是否听到了学生的窃笑,反正他并没有被打断。“下午好。”他说。玛丽琳意识到,他在黑板上写下名字时,她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从同学们的神情中,她能看出他们在想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教授?这个小个子,身高至多不过五英尺九英寸,甚至连美国人都不是,竟然要给他们讲牛仔的历史?不过,再次打量他的时候,玛丽琳注意到他的脖颈细长、脸颊光滑,看起来像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小男孩。她闭上眼睛,祈祷这门课能够顺利进行。教室里的寂静还在蔓延,如同不断扩张的气泡表面,随时都会破裂。身后的人突然传给她一叠油印的讲义,她吓得跳了起来。
玛丽琳把讲义传给其他人,这时,李教授又说话了。
“牛仔的形象,”他说,“出现得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他的英文听不出口音,这让玛丽琳如释重负,一颗提起的心缓缓放下。她很想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因为她曾经听说,中国人说英文都是这样的:“so solly,no washee.”他是在美国长大的吗?过了不到十分钟,学生们就开始做小动作和窃窃私语。玛丽琳瞥了一眼自己记下的要点,比如“在美国历史的各个阶段经历过多次演化”“社会反叛者与典型的美国价值观之间的明显分歧”什么的。她又浏览了一遍讲义,发现要读十本书、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写三篇论文,但是,其他同学并不关心这些,坐在教室边上的一个女生把书夹在腋下,偷偷溜出门外,旁边一排的两个女生紧随其后。接着,教室里的人数逐渐在减少,每隔一两分钟都会有人离开,第一排的一个男生甚至直接穿过讲台,大摇大摆地走掉了。最后走的是后排的三个男生,他们交头接耳,一边窃笑一边贴着已经空出来的整排座位挪了出去。他们的大腿碰在扶手上,发出低沉的“砰”“砰”“砰”的声音。等到门一关,玛丽琳就听到外面传来“耶——耶——”的欢呼声,声音很大,盖过了讲课的声音。现在,教室里只剩下九个学生,虽然他们都专注地趴在笔记本上,但脸颊和耳廓明显发红。玛丽琳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她不敢看李教授,只能盯着笔记,一只手扶着额头,似乎在遮挡阳光。
当她终于再次朝讲台上窥视的时候,发现李教授神态自若地环视整个房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听到几乎空荡荡的教室传来自己讲话的回音,他看上去毫不在意。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他结束了授课,说:“我在办公室待到下午三点。”然后,他直视前方,对着远处某个不存在的地平线凝视了几秒,玛丽琳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起来,仿佛他是在直接盯着她看。
李教授收拾好讲义离开了教室,就在这时,玛丽琳感到脖子后面一阵刺痛,正是这种感觉驱使她去了李教授的办公室。历史系的办公区如同图书馆般安静,空气中透着凉意,弥漫着少量细微的尘埃。李教授坐在办公桌前,头靠在墙上,正在读当天早晨的哈佛校报《哈佛克里姆森报》。他的头路不那么明显了,后面的那一撮重又竖了起来。
“李教授,我叫玛丽琳·沃克尔,我在你的课上,就刚才……?”她不由自主地语调上扬,把最后一句话说得像个疑问句。她想,我听起来一定像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乏味、愚蠢、肤浅的小女孩。
“有事吗?”他没有抬头,玛丽琳摆弄着她毛衣最上面的那颗扣子。
“我只是想问一下,”她说,“你认为我是否能够跟上这门课。”
他还是没有抬头:“你是历史专业的吗?”
“不,我是物理专业的。”
“大四的?”
“不,大三。我准备进医学院。所以历史——与我的专业无关。”
“好吧,”他说,“老实说,既然你选了这门课,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半合起报纸,露出底下的马克杯,呷了一口杯里的咖啡,又展开报纸。玛丽琳撅撅嘴,她明白对方希望结束谈话,把她赶回走廊里,别再打扰他。可是,她来这里总有目的,尽管她并不确定这个目的是什么,于是,她抬抬下巴,拉了一把椅子在他桌前坐下。
“历史是你读书时最喜欢的科目吗?”
“沃克尔小姐,”他终于抬起眼皮,“你怎么还没走?”只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看他,她再次发现他是那么的年轻,也许比她大不了几岁,可能连三十岁都不到,她想。他手掌挺宽,手指修长,没有戒指。
的眼睛,把她的头发掖到耳朵后面,说:“你知道,你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哈佛男人。”
她母亲说得没错,但这让玛丽琳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觉得困扰。她从头开始学化学,主修物理,做好了向医学院进军的准备。每天晚上,她的室友别好卷发夹涂上冷霜去睡觉时,玛丽琳却在埋头苦读。她困了就喝浓茶,或者想象自己穿着医生的白大褂,把手放在发烧的病人额头,戴着听诊器为他们诊断的样子,以此来提神。做医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以家政课老师的标准,把一道褶边缝得整齐利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洗掉衬衫上的甜菜汁也算得上值得庆祝的理由。而作为医生,她的工作是止血止痛、修皮整骨、挽救生命。不过,她母亲的预测也是正确的——她遇到了一个男人。
1957年9月,玛丽琳上大三。一天,她坐在拥挤的讲堂后排听课。剑桥的天气依旧潮湿闷热,大家对凉爽的秋天翘首以待。这堂课是当年新开的——“美国文化中的牛仔”——每个人都想选。据说,课后作业是观赏影视作品《西部独行侠》和《荒野大镖客》。玛丽琳从资料夹中拿出一张活页纸。就在她低头忙碌时,教室里突然变得像雪地一样安静,她抬眼看到这门课的教授走近讲台,立刻明白了大家安静下来的原因。
课程目录上写着授课人的名字“詹姆斯·P.李”。他看起来就像个大四学生,但没人跟他熟识。玛丽琳从小在弗吉尼亚长大,“李”这个姓会让她联想到特定类型的男人,比如理查德·亨利·李、罗伯特·E.李,所以,她意识到自己和大家一样,以为这个“詹姆斯·P.李”会身穿浅棕色夹克,操着慢条斯理的南方口音。而眼前这个把讲义放在讲台上的人,却非常青涩瘦削,不过,仅凭年龄还不至于让他们如此震惊。一个东方人,她想。她之前从未亲眼见过东方人。他打扮得像个送葬的,一身黑西装,黑领带系得很紧,衬衫白得耀眼,头发向后梳,整齐地一分为二,但后面有一撮顽强地直竖着,如同印第安酋长头上戴的羽毛。开口讲话时,他伸出一只手,想把那撮头发抿回去,下面有学生偷偷笑起来。
不知道李教授是否听到了学生的窃笑,反正他并没有被打断。“下午好。”他说。玛丽琳意识到,他在黑板上写下名字时,她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从同学们的神情中,她能看出他们在想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教授?这个小个子,身高至多不过五英尺九英寸,甚至连美国人都不是,竟然要给他们讲牛仔的历史?不过,再次打量他的时候,玛丽琳注意到他的脖颈细长、脸颊光滑,看起来像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小男孩。她闭上眼睛,祈祷这门课能够顺利进行。教室里的寂静还在蔓延,如同不断扩张的气泡表面,随时都会破裂。身后的人突然传给她一叠油印的讲义,她吓得跳了起来。
玛丽琳把讲义传给其他人,这时,李教授又说话了。
“牛仔的形象,”他说,“出现得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他的英文听不出口音,这让玛丽琳如释重负,一颗提起的心缓缓放下。她很想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因为她曾经听说,中国人说英文都是这样的:“so solly,no washee.”他是在美国长大的吗?过了不到十分钟,学生们就开始做小动作和窃窃私语。玛丽琳瞥了一眼自己记下的要点,比如“在美国历史的各个阶段经历过多次演化”“社会反叛者与典型的美国价值观之间的明显分歧”什么的。她又浏览了一遍讲义,发现要读十本书、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写三篇论文,但是,其他同学并不关心这些,坐在教室边上的一个女生把书夹在腋下,偷偷溜出门外,旁边一排的两个女生紧随其后。接着,教室里的人数逐渐在减少,每隔一两分钟都会有人离开,第一排的一个男生甚至直接穿过讲台,大摇大摆地走掉了。最后走的是后排的三个男生,他们交头接耳,一边窃笑一边贴着已经空出来的整排座位挪了出去。他们的大腿碰在扶手上,发出低沉的“砰”“砰”“砰”的声音。等到门一关,玛丽琳就听到外面传来“耶——耶——”的欢呼声,声音很大,盖过了讲课的声音。现在,教室里只剩下九个学生,虽然他们都专注地趴在笔记本上,但脸颊和耳廓明显发红。玛丽琳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她不敢看李教授,只能盯着笔记,一只手扶着额头,似乎在遮挡阳光。
当她终于再次朝讲台上窥视的时候,发现李教授神态自若地环视整个房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听到几乎空荡荡的教室传来自己讲话的回音,他看上去毫不在意。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他结束了授课,说:“我在办公室待到下午三点。”然后,他直视前方,对着远处某个不存在的地平线凝视了几秒,玛丽琳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起来,仿佛他是在直接盯着她看。
李教授收拾好讲义离开了教室,就在这时,玛丽琳感到脖子后面一阵刺痛,正是这种感觉驱使她去了李教授的办公室。历史系的办公区如同图书馆般安静,空气中透着凉意,弥漫着少量细微的尘埃。李教授坐在办公桌前,头靠在墙上,正在读当天早晨的哈佛校报《哈佛克里姆森报》。他的头路不那么明显了,后面的那一撮重又竖了起来。
“李教授,我叫玛丽琳·沃克尔,我在你的课上,就刚才……?”她不由自主地语调上扬,把最后一句话说得像个疑问句。她想,我听起来一定像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乏味、愚蠢、肤浅的小女孩。
“有事吗?”他没有抬头,玛丽琳摆弄着她毛衣最上面的那颗扣子。
“我只是想问一下,”她说,“你认为我是否能够跟上这门课。”
他还是没有抬头:“你是历史专业的吗?”
“不,我是物理专业的。”
“大四的?”
“不,大三。我准备进医学院。所以历史——与我的专业无关。”
“好吧,”他说,“老实说,既然你选了这门课,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半合起报纸,露出底下的马克杯,呷了一口杯里的咖啡,又展开报纸。玛丽琳撅撅嘴,她明白对方希望结束谈话,把她赶回走廊里,别再打扰他。可是,她来这里总有目的,尽管她并不确定这个目的是什么,于是,她抬抬下巴,拉了一把椅子在他桌前坐下。
“历史是你读书时最喜欢的科目吗?”
“沃克尔小姐,”他终于抬起眼皮,“你怎么还没走?”只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看他,她再次发现他是那么的年轻,也许比她大不了几岁,可能连三十岁都不到,她想。他手掌挺宽,手指修长,没有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