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帝国玩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意做大了?”夏博洋虽然耳闻过胡文海现在不得了了,但是作为一个初高中都在一起厮混的发小,似乎他的印象里永远是那个“会玩”的胡文海。
而不是能把这个世界搅个天翻地覆的胡文海。
在夏博洋的意识里,胡文海虽然是个“别人家孩子”,但上限仍然还是一个“孩子”。
做生意这种事情,似乎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该考虑的事情。
不过胡文海对此却很感兴趣,八十年代的无聊也是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正所谓千万不要把兴趣当工作,一旦“造玩具”变成了工作,胡文海就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来缓解工作上的疲惫了。
造飞机很有趣,这是他重生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晶圆厂也很有趣,能够实现很多他重生前想做没有做到的事情。c3i也很有趣,能让他参与到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去。
然而有趣是一回事,实现这个过程中的紧张和疲惫也是无法避免的。
精神抻起来的时间久了,会有一种难以排解的疲惫,这时候就需要一些工作以外的方法来排解这种压力带来的负面状态。
放到三十年后,胡文海可以选择的方式很多。
可以玩个电子游戏,可以看场电影,可以享受家庭温馨,可以泡吧,可以唱k,可以做个spa,可以旅游,可以……
总之,未来的中国,总是不会缺少娱乐项目的。
然而在八十年代,要知道就算星球大战1、2、3再怎么经典。一个被三十年后特效养刁了胃口的人,恐怕也很难啃的下去吧。
与此类似,要让胡文海从慢四的交谊舞。或者公园的空竹里找到放松,这未免太过强人所难。
不过他可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性格。既然社会上没有,那大不了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呗。
“中国娱乐城之父”,这个名头好像有点太羞耻了……
等等。
胡文海摸着下巴,思索着。
“夏博洋,你家现在还是住原来的平房么?你家生意好像不错,没换一栋房子?”
夏博洋家胡文海去过几次,在绣城以北的郊区,一套大概七八十平米的小院子。虽然通水通电。但没有独立卫生间,出了家门到市里连条好路都没有。
那个环境,基本和农村也没啥区别了。
夏博洋闻言叹口气,摆手道:“换什么房子,我爸妈没单位,上哪分房子去。”
“自己盖啊!”胡文海理所当然的说道:“你家不是没有钱,开饭店赚的不少吧?”
“地呢?”夏博洋反问,显然对这个问题他早就有所了解:“没有单位就拿不到地,买房子只能签协议不能过户,一不小心房子被单位收回就打了水漂。”
胡文海呵呵笑了起来。
八十年代没有单位的人确实是寸步难行。没有组织出头,个人什么事情都别想做成。
但这种对别人来说是“不可抗力”的情况,对他来说却根本不是问题。
“我要是能拿到地呢。咱们自己修一栋楼怎么样?”
“你能拿到地?”
“差不多。”胡文海点头:“就算拿不到带产权的住宅用地,怎么说我家的新科工厂那边还有上百亩的工业用地,办个用途变更是没问题的。”
“这我得和我家里商量一下,你确定能拿到盖房子的地?太好了!”
夏博洋兴奋的和什么似的,实在是八十年代住房条件未免糟糕了点。企业效益不行的,就盖不起新房,市面上又没有可以出售的商品房。能住上新房的,都是好单位里资历老、关系野的那些人。普通人想分房,这里面真不知道出过多少辛酸苦辣。
而胡文海家里胡解放是原来501厂的厂长。后来成了新科工厂的厂长,这些消息夏博洋也全都知道。
用他的阅历来分析。一家企业拿出一块地来盖房子,好像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当然。八十年代在中国搞房地产,还是绣城这样的三线小城市,好像脑洞大了点。不说别的,民间消化能力堪忧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如今城市住房供应的紧张程度,如果普通人房价能够接受,那肯定是不愁卖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房地产供应不是看市场的需求,而是看各企业单位手上是否有余钱。
只有条件好的单位,才有建新房的能力和动力。至于说半死不活的企业,职工就算急着结婚生下一代,该没房子还是没房子。
所以说需求是现成的,接下来就要看房价普通人能否负担的起了。
当然要想让人负担得起也简单,学未来搞贷款不就可以了。八十年代绣城虽然私人经济不发达,但个体户还是有一些的。
一栋八十平米的房子可以卖两万块钱,这点小钱胡文海是看不上眼的。但是建造新住宅区和新城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白纸好作画。
建新城或者是拆迁,很容易就能把私货塞进去。到时候弄个电影院、电子游戏城,甚至是搞个宾馆,开个spa,弄一层卡拉ok,这不都是顺手就做了么。
算算这年代绣城建房的进度,一个房地产项目做个两三年再正常不过。到九十年代初国内环境宽松了,绣城这服务业可就走到了中国的前面。
有了这个经验,分分钟再造出一个万达来搂钱。
胡文海随即又想到了池秘书给海军找钱的事情——不过他立刻就在心里否了这个选项,军队+房地产,这是要出大事儿的节奏。
“那行,我先去张罗一下,你等我电话!”胡文海干脆的拍了夏博洋的肩膀,和他告别之后转身走向路边的汽车走去。
在夏博洋殷殷期待的目光下。胡文海开车汇入了马路的车流之中。
房地产要搞起来不难,到两千年之前,只要能锻炼出一支队伍来就行了。何况85年买东西还普遍需要各种票据。房地产也好,餐饮娱乐也好。这时候的社会环境都不适合搞的太大了。
比如说要搞餐饮娱乐,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绣城的商业局和二商局。哪怕是工业局和轻工局的劳动服务公司对服务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商业局仍然是稳坐钓鱼台。像是百货大楼这样的单位,仍然是毫无服务可言,买东西的不像上帝,卖东西的才像。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不只是用工的问题,关键还是商业局本身是个商业垄断组织。比如说农副产品的收购,全都得按照商业局食品公司的路子走。
农民家里自己养的猪。生下来就得上编号,不能自己宰了自己吃,只能是卖给食品公司。而城市市民要买粮食,也只能从食品公司的渠道买,凭票供应,爱买不买。归根结底,这才是商业局和二商局的人牛气的根本。
与此类似的,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人,没有一个不对供销社体系恨的咬牙切齿的。
如果有其他渠道能够给市民提供副食品和米面粮油等食品,历史早就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会以最快的速度抛弃商品供销社这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大爷”。
然而对不起,如今全中国地里长出来能吃的东西,全要归食品公司管。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海里的臭鱼烂虾……
嘎吱——
胡文海突然踩下刹车,眼睛瞪了起来。
“我真笨...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意做大了?”夏博洋虽然耳闻过胡文海现在不得了了,但是作为一个初高中都在一起厮混的发小,似乎他的印象里永远是那个“会玩”的胡文海。
而不是能把这个世界搅个天翻地覆的胡文海。
在夏博洋的意识里,胡文海虽然是个“别人家孩子”,但上限仍然还是一个“孩子”。
做生意这种事情,似乎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该考虑的事情。
不过胡文海对此却很感兴趣,八十年代的无聊也是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正所谓千万不要把兴趣当工作,一旦“造玩具”变成了工作,胡文海就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来缓解工作上的疲惫了。
造飞机很有趣,这是他重生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晶圆厂也很有趣,能够实现很多他重生前想做没有做到的事情。c3i也很有趣,能让他参与到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去。
然而有趣是一回事,实现这个过程中的紧张和疲惫也是无法避免的。
精神抻起来的时间久了,会有一种难以排解的疲惫,这时候就需要一些工作以外的方法来排解这种压力带来的负面状态。
放到三十年后,胡文海可以选择的方式很多。
可以玩个电子游戏,可以看场电影,可以享受家庭温馨,可以泡吧,可以唱k,可以做个spa,可以旅游,可以……
总之,未来的中国,总是不会缺少娱乐项目的。
然而在八十年代,要知道就算星球大战1、2、3再怎么经典。一个被三十年后特效养刁了胃口的人,恐怕也很难啃的下去吧。
与此类似,要让胡文海从慢四的交谊舞。或者公园的空竹里找到放松,这未免太过强人所难。
不过他可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性格。既然社会上没有,那大不了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呗。
“中国娱乐城之父”,这个名头好像有点太羞耻了……
等等。
胡文海摸着下巴,思索着。
“夏博洋,你家现在还是住原来的平房么?你家生意好像不错,没换一栋房子?”
夏博洋家胡文海去过几次,在绣城以北的郊区,一套大概七八十平米的小院子。虽然通水通电。但没有独立卫生间,出了家门到市里连条好路都没有。
那个环境,基本和农村也没啥区别了。
夏博洋闻言叹口气,摆手道:“换什么房子,我爸妈没单位,上哪分房子去。”
“自己盖啊!”胡文海理所当然的说道:“你家不是没有钱,开饭店赚的不少吧?”
“地呢?”夏博洋反问,显然对这个问题他早就有所了解:“没有单位就拿不到地,买房子只能签协议不能过户,一不小心房子被单位收回就打了水漂。”
胡文海呵呵笑了起来。
八十年代没有单位的人确实是寸步难行。没有组织出头,个人什么事情都别想做成。
但这种对别人来说是“不可抗力”的情况,对他来说却根本不是问题。
“我要是能拿到地呢。咱们自己修一栋楼怎么样?”
“你能拿到地?”
“差不多。”胡文海点头:“就算拿不到带产权的住宅用地,怎么说我家的新科工厂那边还有上百亩的工业用地,办个用途变更是没问题的。”
“这我得和我家里商量一下,你确定能拿到盖房子的地?太好了!”
夏博洋兴奋的和什么似的,实在是八十年代住房条件未免糟糕了点。企业效益不行的,就盖不起新房,市面上又没有可以出售的商品房。能住上新房的,都是好单位里资历老、关系野的那些人。普通人想分房,这里面真不知道出过多少辛酸苦辣。
而胡文海家里胡解放是原来501厂的厂长。后来成了新科工厂的厂长,这些消息夏博洋也全都知道。
用他的阅历来分析。一家企业拿出一块地来盖房子,好像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当然。八十年代在中国搞房地产,还是绣城这样的三线小城市,好像脑洞大了点。不说别的,民间消化能力堪忧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如今城市住房供应的紧张程度,如果普通人房价能够接受,那肯定是不愁卖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房地产供应不是看市场的需求,而是看各企业单位手上是否有余钱。
只有条件好的单位,才有建新房的能力和动力。至于说半死不活的企业,职工就算急着结婚生下一代,该没房子还是没房子。
所以说需求是现成的,接下来就要看房价普通人能否负担的起了。
当然要想让人负担得起也简单,学未来搞贷款不就可以了。八十年代绣城虽然私人经济不发达,但个体户还是有一些的。
一栋八十平米的房子可以卖两万块钱,这点小钱胡文海是看不上眼的。但是建造新住宅区和新城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白纸好作画。
建新城或者是拆迁,很容易就能把私货塞进去。到时候弄个电影院、电子游戏城,甚至是搞个宾馆,开个spa,弄一层卡拉ok,这不都是顺手就做了么。
算算这年代绣城建房的进度,一个房地产项目做个两三年再正常不过。到九十年代初国内环境宽松了,绣城这服务业可就走到了中国的前面。
有了这个经验,分分钟再造出一个万达来搂钱。
胡文海随即又想到了池秘书给海军找钱的事情——不过他立刻就在心里否了这个选项,军队+房地产,这是要出大事儿的节奏。
“那行,我先去张罗一下,你等我电话!”胡文海干脆的拍了夏博洋的肩膀,和他告别之后转身走向路边的汽车走去。
在夏博洋殷殷期待的目光下。胡文海开车汇入了马路的车流之中。
房地产要搞起来不难,到两千年之前,只要能锻炼出一支队伍来就行了。何况85年买东西还普遍需要各种票据。房地产也好,餐饮娱乐也好。这时候的社会环境都不适合搞的太大了。
比如说要搞餐饮娱乐,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绣城的商业局和二商局。哪怕是工业局和轻工局的劳动服务公司对服务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商业局仍然是稳坐钓鱼台。像是百货大楼这样的单位,仍然是毫无服务可言,买东西的不像上帝,卖东西的才像。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不只是用工的问题,关键还是商业局本身是个商业垄断组织。比如说农副产品的收购,全都得按照商业局食品公司的路子走。
农民家里自己养的猪。生下来就得上编号,不能自己宰了自己吃,只能是卖给食品公司。而城市市民要买粮食,也只能从食品公司的渠道买,凭票供应,爱买不买。归根结底,这才是商业局和二商局的人牛气的根本。
与此类似的,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人,没有一个不对供销社体系恨的咬牙切齿的。
如果有其他渠道能够给市民提供副食品和米面粮油等食品,历史早就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会以最快的速度抛弃商品供销社这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大爷”。
然而对不起,如今全中国地里长出来能吃的东西,全要归食品公司管。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海里的臭鱼烂虾……
嘎吱——
胡文海突然踩下刹车,眼睛瞪了起来。
“我真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