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时间会证明一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谁不曾在青春里做一个不懂忍耐、只懂付出的傻瓜,一场感情如大雪将至,轰轰烈烈,无可挽回。
对方却是那个轻描淡写的扫雪人,天明时,人与雪都悄然远去,了无痕迹。
还是要谢谢那个人,不曾让雪压城,城欲摧。
认识小信是在大二的夏天。那时候广院门口有条叫“西街”的小市场,破破烂烂的,生意却特别火爆,一群小商贩每天蹲在街边专门卖各种吃喝文具,赚学生们的零花钱。
我还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街口有个卖青菜肉丝炒饭的,连个店面都没有,老板全部家伙把式就是一口铁锅一把炒勺一个煤炉子,油腻腻的手从旁边盘子里抓把少得可怜的肉丝和青菜,加点米饭扒拉几下,两分钟就出炉一盒,打包带走。结果人家卖了四年炒饭,等我毕业的时候居然已经在广院旁边起了一家三层楼的烤鸭店,我和同寝室一个爱吃炒饭的女生则生生胖了10斤,成为了烤鸭店颇有吨位的坚实奠基石之一。
小信就是这家卖炒饭大叔旁边的一个西瓜摊主。我们初次见她都有些惊讶,对于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独自出来卖西瓜颇有微词,常常担心她连刀都拿不稳,给我们切西瓜的时候一刀下去砍在脚面上。
事实证明,小信的生意是那个夏天里整条西街上最好的。这靠的不是她甜甜的声音和可爱的笑容,而是智慧。
她搞了一辆破烂的小汽车运西瓜,汽车后备厢居然被她装上了一台冰柜,西瓜全部存放在冰柜里。那年的北京夏天骄阳似火,我们住的宿舍楼没有空调,男生热得裸奔,女生热得看不了裸奔。结果可想而知,冰镇西瓜的出场让所有人眼睛都绿了,西街第一次出现了抢着花钱的盛况。
我常去买瓜,因为要给同寝室的几个懒蛋也带瓜,买得多了,渐渐便与小信熟络了。有时候瓜太大,小信还会细心帮我切好,在上面洒上一层她自制的薄薄的糖霜,很甜。
我知道她是附近另一所大学的学生,为了勤工俭学才出来卖瓜。
她说每天要5点起床跑到水果市场去进货,再赶着中午和晚上学生放学的时间出来卖瓜,我听着都觉得累。
我说:“这么辛苦就少卖一点儿啊,你的学费早就攒够了吧?”
她笑了起来,摇摇头说:“不够。”
彼时我们坐在西街路口的台阶上,啃着她卖剩下的最后两块西瓜,扑扑地吐着西瓜籽儿。
她说她赚的钱一半给自己付学费,另一半要寄去北方某个城市给她的男朋友。
这个答案让我有点儿难以置信—难道他一个大男人,不能自己赚吗?
她有些害羞地抿起嘴,说:“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很忙的。再说他马上要考研究生了,不能分心。他家庭条件不太好,我想多寄点儿钱给他,让他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那也不能花女人的钱啊。”我语气很冲。
小信只是笑,不再说话。大概是感到我的怀疑,她扯开了话题,指着街对面一家小卖店有些期待地说:“那天我看到一个女孩拿了一支雪糕出来,那个雪糕看起来太好吃了,全是巧克力和花生碎,可是价格真贵,我不舍得吃。”
我说:“那雪糕我知道牌子,价格是贵了点儿,不过还好吧,你等着,我去买来请你吃。”
她连忙拉住我,说:“你可别这样,我不吃也不是买不起,就是想多存点儿钱,省着省着就省习惯了。”
某个傍晚,我从图书馆上完晚自习出来,走到校门口,却忽然看见小信在校门外冲我急切又兴奋地挥手。
我跑出去,只见她一脸喜滋滋地抓住我的胳膊,笑着对我说:“今天我请你吃雪糕!”
我被她拉到那个小卖店的门口,然后惊讶地看到地上乱七八糟地堆着十几支雪糕。
“哇!你发达啦?”我半调侃半好奇。
小信摇头:“不是的,今天下午停电,小卖店老板没注意,晚上发现时,冰箱里的雪糕全化了,即使重新又冻硬了也没法卖出去,他就说可以便宜卖我,但是必须把这些都包圆儿。我算了算,一共才花原来两支雪糕的钱,就买了请你吃!”
她剥开一张雪糕纸,拿着那根歪七扭八的巧克力雪糕咬下一口,一脸喜悦地把另一根递到我的面前来:“你尝尝!真的好甜啊!”
我望着面前麻花似的雪糕,愣了几秒钟,终于像她一样大口吃起来,然后大声地赞美着:“真甜!”
那个夜晚,我们顶着瑟瑟的秋风,冻得哆哆嗦嗦的,蹲在那间小卖部的门前,一支接一支地干掉了所有奇形怪状的雪糕。
回去以后,我拉了三天肚子。
小信每次都独自去上货,上百斤的西瓜,居然都一个人扛上车,比很多大老爷们儿还厉害。
有一次,一个男人来买瓜,却污言秽语动手动脚的。结果小信二话没说,一手拨了110,一手抓起西瓜刀逼住了他。警察赶到的时候,正看见她把半个西瓜一鼓作气扣在那男人的头上,红色汁液滴答了一地,远处看去,像一个戴绿帽子的男人被打得脑出血。
我刚好赶到,看着她面无表情,握着西瓜刀的手却捏得死紧,手指都变了形。
我把她的刀夺下来,抱住她,跟她说没事了,没事了。
她居然还能咯咯地笑出声来,说你干什么啊,我当然没事啊,现在有事的是那个绿帽子。她一边笑,一边从我的怀里慢慢地滑坐在地上。
我能感到她在剧烈地发抖,怎么也停不下来。
那一年的京城还没有雾霾,夜色清透如水。我们彼此紧紧依靠着坐在那片满是狼藉、冰冷坚硬的水泥地上,头顶是偌大的、流离的漫漫星空。
小信说:“谢谢你,我终于不发抖了。”
大四的冬天,是记忆里最冷的一个冬天。据说北方降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冰雪封城,所有人进不去也出不来。
小信急了,她男朋友就在那座城市里。她觉得这雪降得太猛太早,男友家里的冬衣应该都没有寄到,各个商场又都关店了,一定会把他冻坏的。
我花了很多时间安抚她,说他那么大个人了,问同学借几件衣服总还是会的吧?这都是什么时代了,难道还会出现冻死大学生的恶性事故吗?
她还是万分焦急。大约所有的女人都习惯性把深爱的男人当成襁褓中的稚子,觉得对方心智单纯,行为可爱,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小信也不能免俗。于是考虑再三,她决定前往那座城市。
我极力反对,但是显然反对无效。她买了满满一大包的冬衣,还有她男友喜欢吃的许多东西,又买了一张最便宜的大巴票—事实上,当时飞机和火车都停运,她只能选择大巴。
那个怀着满满爱意和期待的小信,终于出发了。
在那以后的故事,都是后来她叙述给我听的。
……
那场大雪下得出人意料的漫长而结实,大巴车在行进了大半天以后,深夜被困在了高速公路上。前后都是车。
当时距离小信要去的城市只有十几公里,却死活堵住了,寸步难行。
小信心中焦急,于是她做了一个特别大胆的决定,下车步行。
很久以后她每每跟我描述起这个场景我都无法想象,一个单薄的女孩儿,背着一个沉重的装满了冬衣的大包袱,一步一步地在大雪中行进了足足十几公里,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所大学在非常偏僻的郊区,夜里荒凉极了,如果偶有路人,周围的村落就会响起一声声凶厉的狗叫声,十分瘆人。
然而最艰难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一条通往校门口的雪路。说是雪路,其实是东北下过一场夜雪之后,雪化水,水结冰,冰再盖雪,再结冰……这样一条长长的冰路。
我知道小信为了省钱,给自己买的是最便宜的那种雪地靴,靴底根本不防滑。
小信说她不记得自己背着包袱... -->>
谁不曾在青春里做一个不懂忍耐、只懂付出的傻瓜,一场感情如大雪将至,轰轰烈烈,无可挽回。
对方却是那个轻描淡写的扫雪人,天明时,人与雪都悄然远去,了无痕迹。
还是要谢谢那个人,不曾让雪压城,城欲摧。
认识小信是在大二的夏天。那时候广院门口有条叫“西街”的小市场,破破烂烂的,生意却特别火爆,一群小商贩每天蹲在街边专门卖各种吃喝文具,赚学生们的零花钱。
我还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街口有个卖青菜肉丝炒饭的,连个店面都没有,老板全部家伙把式就是一口铁锅一把炒勺一个煤炉子,油腻腻的手从旁边盘子里抓把少得可怜的肉丝和青菜,加点米饭扒拉几下,两分钟就出炉一盒,打包带走。结果人家卖了四年炒饭,等我毕业的时候居然已经在广院旁边起了一家三层楼的烤鸭店,我和同寝室一个爱吃炒饭的女生则生生胖了10斤,成为了烤鸭店颇有吨位的坚实奠基石之一。
小信就是这家卖炒饭大叔旁边的一个西瓜摊主。我们初次见她都有些惊讶,对于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独自出来卖西瓜颇有微词,常常担心她连刀都拿不稳,给我们切西瓜的时候一刀下去砍在脚面上。
事实证明,小信的生意是那个夏天里整条西街上最好的。这靠的不是她甜甜的声音和可爱的笑容,而是智慧。
她搞了一辆破烂的小汽车运西瓜,汽车后备厢居然被她装上了一台冰柜,西瓜全部存放在冰柜里。那年的北京夏天骄阳似火,我们住的宿舍楼没有空调,男生热得裸奔,女生热得看不了裸奔。结果可想而知,冰镇西瓜的出场让所有人眼睛都绿了,西街第一次出现了抢着花钱的盛况。
我常去买瓜,因为要给同寝室的几个懒蛋也带瓜,买得多了,渐渐便与小信熟络了。有时候瓜太大,小信还会细心帮我切好,在上面洒上一层她自制的薄薄的糖霜,很甜。
我知道她是附近另一所大学的学生,为了勤工俭学才出来卖瓜。
她说每天要5点起床跑到水果市场去进货,再赶着中午和晚上学生放学的时间出来卖瓜,我听着都觉得累。
我说:“这么辛苦就少卖一点儿啊,你的学费早就攒够了吧?”
她笑了起来,摇摇头说:“不够。”
彼时我们坐在西街路口的台阶上,啃着她卖剩下的最后两块西瓜,扑扑地吐着西瓜籽儿。
她说她赚的钱一半给自己付学费,另一半要寄去北方某个城市给她的男朋友。
这个答案让我有点儿难以置信—难道他一个大男人,不能自己赚吗?
她有些害羞地抿起嘴,说:“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很忙的。再说他马上要考研究生了,不能分心。他家庭条件不太好,我想多寄点儿钱给他,让他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那也不能花女人的钱啊。”我语气很冲。
小信只是笑,不再说话。大概是感到我的怀疑,她扯开了话题,指着街对面一家小卖店有些期待地说:“那天我看到一个女孩拿了一支雪糕出来,那个雪糕看起来太好吃了,全是巧克力和花生碎,可是价格真贵,我不舍得吃。”
我说:“那雪糕我知道牌子,价格是贵了点儿,不过还好吧,你等着,我去买来请你吃。”
她连忙拉住我,说:“你可别这样,我不吃也不是买不起,就是想多存点儿钱,省着省着就省习惯了。”
某个傍晚,我从图书馆上完晚自习出来,走到校门口,却忽然看见小信在校门外冲我急切又兴奋地挥手。
我跑出去,只见她一脸喜滋滋地抓住我的胳膊,笑着对我说:“今天我请你吃雪糕!”
我被她拉到那个小卖店的门口,然后惊讶地看到地上乱七八糟地堆着十几支雪糕。
“哇!你发达啦?”我半调侃半好奇。
小信摇头:“不是的,今天下午停电,小卖店老板没注意,晚上发现时,冰箱里的雪糕全化了,即使重新又冻硬了也没法卖出去,他就说可以便宜卖我,但是必须把这些都包圆儿。我算了算,一共才花原来两支雪糕的钱,就买了请你吃!”
她剥开一张雪糕纸,拿着那根歪七扭八的巧克力雪糕咬下一口,一脸喜悦地把另一根递到我的面前来:“你尝尝!真的好甜啊!”
我望着面前麻花似的雪糕,愣了几秒钟,终于像她一样大口吃起来,然后大声地赞美着:“真甜!”
那个夜晚,我们顶着瑟瑟的秋风,冻得哆哆嗦嗦的,蹲在那间小卖部的门前,一支接一支地干掉了所有奇形怪状的雪糕。
回去以后,我拉了三天肚子。
小信每次都独自去上货,上百斤的西瓜,居然都一个人扛上车,比很多大老爷们儿还厉害。
有一次,一个男人来买瓜,却污言秽语动手动脚的。结果小信二话没说,一手拨了110,一手抓起西瓜刀逼住了他。警察赶到的时候,正看见她把半个西瓜一鼓作气扣在那男人的头上,红色汁液滴答了一地,远处看去,像一个戴绿帽子的男人被打得脑出血。
我刚好赶到,看着她面无表情,握着西瓜刀的手却捏得死紧,手指都变了形。
我把她的刀夺下来,抱住她,跟她说没事了,没事了。
她居然还能咯咯地笑出声来,说你干什么啊,我当然没事啊,现在有事的是那个绿帽子。她一边笑,一边从我的怀里慢慢地滑坐在地上。
我能感到她在剧烈地发抖,怎么也停不下来。
那一年的京城还没有雾霾,夜色清透如水。我们彼此紧紧依靠着坐在那片满是狼藉、冰冷坚硬的水泥地上,头顶是偌大的、流离的漫漫星空。
小信说:“谢谢你,我终于不发抖了。”
大四的冬天,是记忆里最冷的一个冬天。据说北方降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冰雪封城,所有人进不去也出不来。
小信急了,她男朋友就在那座城市里。她觉得这雪降得太猛太早,男友家里的冬衣应该都没有寄到,各个商场又都关店了,一定会把他冻坏的。
我花了很多时间安抚她,说他那么大个人了,问同学借几件衣服总还是会的吧?这都是什么时代了,难道还会出现冻死大学生的恶性事故吗?
她还是万分焦急。大约所有的女人都习惯性把深爱的男人当成襁褓中的稚子,觉得对方心智单纯,行为可爱,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小信也不能免俗。于是考虑再三,她决定前往那座城市。
我极力反对,但是显然反对无效。她买了满满一大包的冬衣,还有她男友喜欢吃的许多东西,又买了一张最便宜的大巴票—事实上,当时飞机和火车都停运,她只能选择大巴。
那个怀着满满爱意和期待的小信,终于出发了。
在那以后的故事,都是后来她叙述给我听的。
……
那场大雪下得出人意料的漫长而结实,大巴车在行进了大半天以后,深夜被困在了高速公路上。前后都是车。
当时距离小信要去的城市只有十几公里,却死活堵住了,寸步难行。
小信心中焦急,于是她做了一个特别大胆的决定,下车步行。
很久以后她每每跟我描述起这个场景我都无法想象,一个单薄的女孩儿,背着一个沉重的装满了冬衣的大包袱,一步一步地在大雪中行进了足足十几公里,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所大学在非常偏僻的郊区,夜里荒凉极了,如果偶有路人,周围的村落就会响起一声声凶厉的狗叫声,十分瘆人。
然而最艰难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一条通往校门口的雪路。说是雪路,其实是东北下过一场夜雪之后,雪化水,水结冰,冰再盖雪,再结冰……这样一条长长的冰路。
我知道小信为了省钱,给自己买的是最便宜的那种雪地靴,靴底根本不防滑。
小信说她不记得自己背着包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