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我不是汉献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刘备的战死,大汉重归一统的大业已经步入尾声,孙权的归降也让朝廷上下大松口气,整个南方除了零星的一点抵抗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太平世道即将重归华夏神州。
不过别人松了口气,不代表刘协也松了口气,虽然消灭了孙刘这两支大汉最后的诸侯,但天下动荡的根源却并没有被消除,世家的力量在大汉依旧根深蒂固。别看刘协又是推行科举又是实行均田,但想要彻底解决世家的隐患,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办到。
身后后来者的刘协心里很清楚世家是杀之不尽的,杀戮并不能解决世家所会带来的社会隐患。世家就如同变色龙,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身份称呼。在古时被称为世家,而到了现代,那就是一个个财阀,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掌控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左右着社会民生。
刘协没想过要杀绝世家,因为他知道,世家也有兴衰更替,老牌的世家没落,新兴的世家崛起,谁都有可能成为世家,也谁都有可能从世家重新变得泯然众人亦。富贵不过三代,一个世家若是三代之内不出人才,那离没落也就不远。
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的目的,就是想要保住世家的传承,不管世家内部出不出人才,都不会动摇世家的地位。只是很可惜,刘协否定了陈群的这个想法。刘协并不奢望大汉王朝可以与日月同朽,王朝更替在所难免,他想做的,就是尽量延长大汉的寿命,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他希望可以为后辈子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是人之常情。虽然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传承千秋万代?如今的大汉外无强敌,内无隐忧,刘协也就有工夫开始为将来布局。首先就是解决那些生活在交州以及更南方密林中的蛮人。
大汉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江东随着占据会稽的贺达正式宣布接受朝廷的招安而宣告结束,而交州,此时却依旧是战火不断。当然倒霉的是那些之前协助刘备对抗朝廷的蛮人,汉人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以王平、兀突骨、张嶷、马忠四将为首,率领着同样擅长山林作战的汉军精锐对生活在交州境内的蛮人展开了扫荡。杀敌酋,俘敌众,就是大汉对待那些蛮人的态度。那些过去作威作福的蛮王一个个成了汉军的刀下之鬼,至于那些身份普通的蛮人,则被汉军俘虏,迁徙至大汉各地安置。
刘备活着的时候也曾想过这么办,只是他手里本钱不足,这么干很容易出现鹊巢鸠占的结果。可刘协不一样,身为大汉皇帝,他的手里有足够的本钱供他挥霍,俘虏的蛮人连百万都没有,而对于地域广阔的大汉来说,这百万不到的蛮人扔进去连水声都不带响的。
人都有抱团的习惯,即便是到了后世,这种习惯依旧存在。那些人在外地的人常常会以家乡作为标准划分自己人和外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但同样的,少数服从多数也是人类的一个习惯,人少的人一般都不敢闹事。被朝廷迁徙各地的蛮人在当地都只是少数派,轻易不敢闹事,而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些人与当地人融为了一体,也就不会轻易闹事了。
生死不明的沙摩柯成了汉军对蛮人部落出兵的最佳借口,而一次又一次“逃脱”汉军追捕的沙摩柯也逐渐成为了交州一地的传说。当然这些已经不是刘协需要关心的事情了,留下王平、兀突骨、张嶷、马忠四人,如何利用沙摩柯那是他们四个的事情,反正刘协已经把最终目标告诉了四人,如何操作就要看他们四人的能力。至于刘协自己,则带着司马懿、曹彰等人开始北返长安,准备祭天宣告天下,大汉重归一统这一天大的好消息。
……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是必然规律。大汉内部的战乱已经结束,经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其实普通百姓并不在乎谁是天子,缺乏话语权的他们往往最在乎的还是他们眼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生存所需,谁当皇帝他们都不在意。
江东百姓本属于孙权治下,但对于大汉天子刘协,他们也并没有表现出反对的情绪,相反由于朝廷随后颁布的抚民政策,大多百姓都是安心接受换了一个“新东家”的现实。当然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存在,只不过这些人都没有好下场,不是人头落地就是变成了官府驱使的“苦役”,戴罪立功。
对于这些人,刘协半点同情都没有,一点眼力价都没有,天下都一统了还蹦出来搞事,活该受苦。或许等吃了一阵苦以后,就能学乖一点也不一定。若是还不接受教训,那这种害群之马最好还是别留着为妙。
刘协一行并没有走襄阳,而是选择先走一趟江东。交州还在战乱当中,那些被刘备安顿在交州各地的蛮人正在遭受汉军的清缴,刘协此时去交州并没有什么益处。而江东新降,正是需要刘协出面安抚人心的时候。
首站便是会稽,看到出城迎接的人群中贺达形单影只,刘协招了招手,轻声问贺达道:“令尊近来可好?”
“有劳圣上动问,家父身体还算康健,就是行动有所不便不能亲自前来恭候圣驾。”贺达赶忙答道。
“无妨,你父对朝廷收复江东出力不少,待朕闲暇时再去府中探望。”刘协大度的笑着说道。
贺齐没死,这是刘协早就知道的事情。赤壁一把大火,聪明的贺齐在放火之后离开率部从水路离开,虽然在撤退的途中遭遇了不测没了一条腿,但性命却是无碍。在次子贺景的护卫下潜回会稽以后便一直在谋划归顺朝廷一事,孙权并不知道贺齐并未战死这件事,以... -->>
随着刘备的战死,大汉重归一统的大业已经步入尾声,孙权的归降也让朝廷上下大松口气,整个南方除了零星的一点抵抗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太平世道即将重归华夏神州。
不过别人松了口气,不代表刘协也松了口气,虽然消灭了孙刘这两支大汉最后的诸侯,但天下动荡的根源却并没有被消除,世家的力量在大汉依旧根深蒂固。别看刘协又是推行科举又是实行均田,但想要彻底解决世家的隐患,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办到。
身后后来者的刘协心里很清楚世家是杀之不尽的,杀戮并不能解决世家所会带来的社会隐患。世家就如同变色龙,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身份称呼。在古时被称为世家,而到了现代,那就是一个个财阀,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掌控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左右着社会民生。
刘协没想过要杀绝世家,因为他知道,世家也有兴衰更替,老牌的世家没落,新兴的世家崛起,谁都有可能成为世家,也谁都有可能从世家重新变得泯然众人亦。富贵不过三代,一个世家若是三代之内不出人才,那离没落也就不远。
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的目的,就是想要保住世家的传承,不管世家内部出不出人才,都不会动摇世家的地位。只是很可惜,刘协否定了陈群的这个想法。刘协并不奢望大汉王朝可以与日月同朽,王朝更替在所难免,他想做的,就是尽量延长大汉的寿命,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他希望可以为后辈子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是人之常情。虽然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传承千秋万代?如今的大汉外无强敌,内无隐忧,刘协也就有工夫开始为将来布局。首先就是解决那些生活在交州以及更南方密林中的蛮人。
大汉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江东随着占据会稽的贺达正式宣布接受朝廷的招安而宣告结束,而交州,此时却依旧是战火不断。当然倒霉的是那些之前协助刘备对抗朝廷的蛮人,汉人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以王平、兀突骨、张嶷、马忠四将为首,率领着同样擅长山林作战的汉军精锐对生活在交州境内的蛮人展开了扫荡。杀敌酋,俘敌众,就是大汉对待那些蛮人的态度。那些过去作威作福的蛮王一个个成了汉军的刀下之鬼,至于那些身份普通的蛮人,则被汉军俘虏,迁徙至大汉各地安置。
刘备活着的时候也曾想过这么办,只是他手里本钱不足,这么干很容易出现鹊巢鸠占的结果。可刘协不一样,身为大汉皇帝,他的手里有足够的本钱供他挥霍,俘虏的蛮人连百万都没有,而对于地域广阔的大汉来说,这百万不到的蛮人扔进去连水声都不带响的。
人都有抱团的习惯,即便是到了后世,这种习惯依旧存在。那些人在外地的人常常会以家乡作为标准划分自己人和外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但同样的,少数服从多数也是人类的一个习惯,人少的人一般都不敢闹事。被朝廷迁徙各地的蛮人在当地都只是少数派,轻易不敢闹事,而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些人与当地人融为了一体,也就不会轻易闹事了。
生死不明的沙摩柯成了汉军对蛮人部落出兵的最佳借口,而一次又一次“逃脱”汉军追捕的沙摩柯也逐渐成为了交州一地的传说。当然这些已经不是刘协需要关心的事情了,留下王平、兀突骨、张嶷、马忠四人,如何利用沙摩柯那是他们四个的事情,反正刘协已经把最终目标告诉了四人,如何操作就要看他们四人的能力。至于刘协自己,则带着司马懿、曹彰等人开始北返长安,准备祭天宣告天下,大汉重归一统这一天大的好消息。
……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是必然规律。大汉内部的战乱已经结束,经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其实普通百姓并不在乎谁是天子,缺乏话语权的他们往往最在乎的还是他们眼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生存所需,谁当皇帝他们都不在意。
江东百姓本属于孙权治下,但对于大汉天子刘协,他们也并没有表现出反对的情绪,相反由于朝廷随后颁布的抚民政策,大多百姓都是安心接受换了一个“新东家”的现实。当然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存在,只不过这些人都没有好下场,不是人头落地就是变成了官府驱使的“苦役”,戴罪立功。
对于这些人,刘协半点同情都没有,一点眼力价都没有,天下都一统了还蹦出来搞事,活该受苦。或许等吃了一阵苦以后,就能学乖一点也不一定。若是还不接受教训,那这种害群之马最好还是别留着为妙。
刘协一行并没有走襄阳,而是选择先走一趟江东。交州还在战乱当中,那些被刘备安顿在交州各地的蛮人正在遭受汉军的清缴,刘协此时去交州并没有什么益处。而江东新降,正是需要刘协出面安抚人心的时候。
首站便是会稽,看到出城迎接的人群中贺达形单影只,刘协招了招手,轻声问贺达道:“令尊近来可好?”
“有劳圣上动问,家父身体还算康健,就是行动有所不便不能亲自前来恭候圣驾。”贺达赶忙答道。
“无妨,你父对朝廷收复江东出力不少,待朕闲暇时再去府中探望。”刘协大度的笑着说道。
贺齐没死,这是刘协早就知道的事情。赤壁一把大火,聪明的贺齐在放火之后离开率部从水路离开,虽然在撤退的途中遭遇了不测没了一条腿,但性命却是无碍。在次子贺景的护卫下潜回会稽以后便一直在谋划归顺朝廷一事,孙权并不知道贺齐并未战死这件事,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