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喷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决定论文用与不用的评审人员。
刘渊明也用不着去见那些评审人员,毕竟以他目前在圈子里的学术招牌、冯见雄架构的论文质量,哪怕不打任何招呼,也是可以全部成功发表双核心的。
之所以还要酒具,只是时间上帮忙腾挪一下——有资格上的大佬学者不少,要为刘渊明腾位置,就少不得把其他大佬的文章稍微调整一下档期。这时候,背后的各种利益纠葛,让期刊负责外联的领导去解释一下,告诉对方并不是被下掉了,而是装模作样小改挪到下一期,不伤和气,就很有必要了。
对方跟第三方打招呼也是要成本的,活动经费由冯见雄出再合理不过了。
“冯同学真是后生可畏啊,以后希望踊跃投稿。”
“这几年法学界的论文偏重学术理论的有些过多了。把司法实践和理论高度结合起来的建设性文章,相对不够啊。成名的律师肚子里真有干货,也不肯往细里写。冯同学可不要敝帚自珍呐。”
酒桌上,拿了红包,少不得有些人要说些客气话。
一开始冯见雄只当对方纯粹是客套——这也不怪他,主要他和官员学阀打交道确实少。
但是回来之后,刘渊明点拨他说,那些人是真心约稿。
“怎么可能?期刊社这种单位,尤其是国内的、文科的,又没KPI能制约他了。发的文章好不好有什么激励么?当官的何必真心这么敬业?”
“也有竞争的!”刘渊明打着酒嗝解释,“理工科的,好理解,毕竟还有那么多外国的CNS作为横向对比,也有影响因子要看,文章好了,期刊平均引用数上去了,因子就高了。
但是,文科类里面,尤其是法学的,他们也在争‘对国家立法进程有推动、有帮助的专家文章’的。所以,这次我赶趟,只让你盯着社科院这边办的刊多发,没让你去司法部办的刊碰壁——司法部的不是不能发,是不好托人情。
人家本来就是实权部门办的,在乎的相对少一些。而社科院说起来光鲜,说到底还是卖嘴皮子的。智库的人,看起来清贵,其实就是古代的清客,最怕给人当幕僚时、老板却不听他的计策,时间久了名声就臭了。所以,社科院下面的期刊,对于这种‘文章发出来、上面就修法’的文章比较重视。多弄几篇,存在感就高了。”
被刘渊明这么一分析,冯见雄的心态也就更加不拘谨了
住了大概一周,又有两篇论文发表了出来,他和刘渊明揭盖子的计划,也到了最后临门一脚了。这天,是4月初的一个周末,《XXXX》的那个联系人,给刘渊明留了个准信:下一期为止,所有必须的文章都能发完,也就是4月底。
(PS:那个,大家别乱代入,毕竟这是虚构的事情。说人好话、荣誉的时候,咱用真实的学术期刊名没问题。这些有点灰的,就别纠结名字了。)
冯见雄算了算日子,决定一个人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
他还想就近亲眼目睹一下揭盖子之后,究竟会波及到哪些同行、干掉哪个事务所,拉到多少仇恨值,心里好有个逼数。
不过,中间还有20多天,怎么看都有些浪费时间。
虽然这期间,他完全可以远程办公,把其他事情远程处理掉,让史妮可虞美琴田海茉那些人在金陵、钱塘执行他的指令。
但是,总归还要找点让自己“非待在京城不可的理由”心理暗示一下,才能让冯见雄这种劳碌命的脾气好受些。
“要不去回龙观精神病院,探望一下王教授和陈博士,看看他们最近怎么样?会不会有点狂妄地撒盐?”
决定论文用与不用的评审人员。
刘渊明也用不着去见那些评审人员,毕竟以他目前在圈子里的学术招牌、冯见雄架构的论文质量,哪怕不打任何招呼,也是可以全部成功发表双核心的。
之所以还要酒具,只是时间上帮忙腾挪一下——有资格上的大佬学者不少,要为刘渊明腾位置,就少不得把其他大佬的文章稍微调整一下档期。这时候,背后的各种利益纠葛,让期刊负责外联的领导去解释一下,告诉对方并不是被下掉了,而是装模作样小改挪到下一期,不伤和气,就很有必要了。
对方跟第三方打招呼也是要成本的,活动经费由冯见雄出再合理不过了。
“冯同学真是后生可畏啊,以后希望踊跃投稿。”
“这几年法学界的论文偏重学术理论的有些过多了。把司法实践和理论高度结合起来的建设性文章,相对不够啊。成名的律师肚子里真有干货,也不肯往细里写。冯同学可不要敝帚自珍呐。”
酒桌上,拿了红包,少不得有些人要说些客气话。
一开始冯见雄只当对方纯粹是客套——这也不怪他,主要他和官员学阀打交道确实少。
但是回来之后,刘渊明点拨他说,那些人是真心约稿。
“怎么可能?期刊社这种单位,尤其是国内的、文科的,又没KPI能制约他了。发的文章好不好有什么激励么?当官的何必真心这么敬业?”
“也有竞争的!”刘渊明打着酒嗝解释,“理工科的,好理解,毕竟还有那么多外国的CNS作为横向对比,也有影响因子要看,文章好了,期刊平均引用数上去了,因子就高了。
但是,文科类里面,尤其是法学的,他们也在争‘对国家立法进程有推动、有帮助的专家文章’的。所以,这次我赶趟,只让你盯着社科院这边办的刊多发,没让你去司法部办的刊碰壁——司法部的不是不能发,是不好托人情。
人家本来就是实权部门办的,在乎的相对少一些。而社科院说起来光鲜,说到底还是卖嘴皮子的。智库的人,看起来清贵,其实就是古代的清客,最怕给人当幕僚时、老板却不听他的计策,时间久了名声就臭了。所以,社科院下面的期刊,对于这种‘文章发出来、上面就修法’的文章比较重视。多弄几篇,存在感就高了。”
被刘渊明这么一分析,冯见雄的心态也就更加不拘谨了
住了大概一周,又有两篇论文发表了出来,他和刘渊明揭盖子的计划,也到了最后临门一脚了。这天,是4月初的一个周末,《XXXX》的那个联系人,给刘渊明留了个准信:下一期为止,所有必须的文章都能发完,也就是4月底。
(PS:那个,大家别乱代入,毕竟这是虚构的事情。说人好话、荣誉的时候,咱用真实的学术期刊名没问题。这些有点灰的,就别纠结名字了。)
冯见雄算了算日子,决定一个人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
他还想就近亲眼目睹一下揭盖子之后,究竟会波及到哪些同行、干掉哪个事务所,拉到多少仇恨值,心里好有个逼数。
不过,中间还有20多天,怎么看都有些浪费时间。
虽然这期间,他完全可以远程办公,把其他事情远程处理掉,让史妮可虞美琴田海茉那些人在金陵、钱塘执行他的指令。
但是,总归还要找点让自己“非待在京城不可的理由”心理暗示一下,才能让冯见雄这种劳碌命的脾气好受些。
“要不去回龙观精神病院,探望一下王教授和陈博士,看看他们最近怎么样?会不会有点狂妄地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