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桃源农家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事说起来也并不是没有预兆,常家的吃食摊子和榨油坊现在弄得风风火火,而且大家都知道两者分别由常喜盛和常喜旺两兄弟负责,老大常喜兴却什么都没有沾。
这事放在桃源村大家倒是没有太多想法,毕竟大家普遍还是觉得,农人就得以种地为主。这是根本,不管发生啥事,这都是不能丢的。
常喜兴作为家里的长子,专门负责家里田地很是正常。
这也是因为桃源村是站在常家人的角度,觉得都是一家人,谁管啥还不一样。
再者大家都知道几兄弟以及他们媳妇的性子,大家都是明眼人,自然知道这么安排的道理。
可是作为王大嫂的家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再加上心有贪念,则觉得这是大大的不妥了。
之前常家收茱萸和油茶果,他们想要以次充好,被负责此事的二房毫不客气的给驳了面子。他们也曾找过王大嫂,让她去给通融求情。可这事王大嫂压根插不进去手,只能不了了之,王家人心里早就不平。
而且看到吃食摊子生意这么红火,榨油坊也越来越好,心里那叫个眼热,那可都是钱啊!
王大嫂偏偏是个没心眼的,觉得都是一家人,常家的事很多都跟王家人说了。王家人也就知道他们分成一事,没少为此沾好处,时不时找借口借钱。
而等他们还知道吃食摊子现在竟是完全由曹二嫂负责,且摊子请的人也是由她决定,这下王家人更是坐不住了。
要是这事负责的王大嫂,那到时候那摊子岂不是就是他们王家人说的算!
到时候拿钱可就不像现在,还得找各种借口舔着脸去求。只要从摊子上抠点,那就做够他们一家子吃的了。况且还有工钱,到时候工钱起得高点,他们也衣食无忧了。
王家人想得好,可平日来往却也不敢说这些。毕竟当时都是在常家,也是怕隔墙有耳。他们虽然是有心思,却也是害怕常家人的。除了常喜兴是个老实的,其他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否则之前收茱萸和茶油果的时候,也不会这般被对待。
常家要是不给面子,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所以趁着王大嫂这次回娘家,就开始给王大嫂灌输常家人的不是。说常喜乐瞧不上他们两口子,所以什么好处都让另外两个兄弟拿了。
王大嫂也曾反驳,说常喜乐有另外打算,可王母还有几个嫂子连番攻击,木讷的王大嫂哪里是她们的对手。几个女人越说越激动,原本只是想让王大嫂为自个为自个小家多想想,想挑起王大嫂的不满,去怂恿常喜兴去闹,把吃食摊子或者榨油坊弄到手,结果说着说着就成说常喜乐的坏话了。
而她们刻薄惯了,所以这些话也就极为难听。
她们说得高兴,也就没记着防人,被杨子给听见了。
杨子可是最喜欢常喜乐,他年纪虽小,却也知道因为常喜乐他们这些日子才会过得越来越好。
而且他本身回姥姥家就很不高兴,因为之前他身上穿着漂亮衣服,被大舅家的二表哥看上了,姥姥竟然让他把自个的衣服送给那二小子!说是反正他们有钱,以后再做就是了。
杨子怎么会愿意,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穿这么好看的衣服!
而且不仅仅是他身上的衣裳,就连槐子和枣儿的衣服也都被表哥表姐瞧上,王家人都想把他们衣服扒拉下来。不过终究不敢太过,毕竟常家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便是想着杨子还小,知道个什么劲,到时候让王大嫂说是不爱穿了就送人就成。
可杨子可不像爹妈那样逆来顺受的,说不给就不给,哭着嚷着要回家,要告诉爷爷奶奶,这才让王家人消停。
可就这么一闹,惹得王家人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时不时就说他是个小气的,以后不成大器。
杨子人小鬼大,这些话可都听得十分明白。所以更加不乐意在姥姥家待,让他大过年去干活也不去。王家人也拿他没法子,总不能上鞭子不是,就指派常喜兴还有槐子和枣儿。
也正因为杨子在家,就把王家人跟王大嫂说的话一五一十都听进去了。
杨子听完非常的生气,自己那么好的小叔竟然被说成这样,还被骂破了相变了态,竟然连长幼有序的道理都不懂,就是瞧不惯常喜兴啥都有所以故意晾着。这些还是好听的,有些更难听的话杨子听得直颤抖。
从小杨子就被灌输常喜乐是最能耐的人,被常家人捧得很高,可以说是所有孩子心中的偶像。结果被这么说,心里肯定是不服气。虽说以前不爱搭理他,但是也是因为努力读书的缘故。后来没法读书了,可是非常疼他们的。
愤愤不平的杨子当时也没进去吵,看自个娘被轰得一句话都插不上嘴就知道自个进去也讨不了好,所以等常喜兴回来,就把这些话原原本本的说给常喜兴。
常喜兴虽说向来脾气温和,可就如同常喜盛说的一样,欺负自己可以可说自己家人却是不行。他之所以会妥协何尝不是因为在乎家人的缘故,这就是触动他的底线了。
况且在他眼中,王家人肯定远不如常家人和他亲近。
他只是憨厚老实,却也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王家人啥性子。不过是因为王大嫂的缘故,所以才会忍让而已。
可这一次他却不乐意了,直接去找王家人说道。
王家人刚开始是有些心慌的,还狡辩说杨子不过是个小孩子,怎么能听一个孩子说胡话。
杨子不乐意了,常喜乐自打开始教他功课,他因为聪明是家里学得最好的。而现在有了学堂,除开常昱也是学堂里学的最好的一个。他的记性好,经常被常喜乐夸赞。现在也是众星捧月,大家都觉得他很是聪明厉害。如此环境之下,自然也有了傲气,哪里容别人说他的不是。
他便是直接嚷道,那让他们发誓要是这些话不是他们说的,全家死光光。
这世对这种誓言还是有所忌惮的,王家人顿时支吾起来。常喜兴哪里瞧不出怎么回事,当场就怒了。
王家人却因为常喜兴好说话惯了,一时也没觉得事情严重性。反而说这事本来也是常喜乐的不是,他宁可把吃食生意给个外人负责,都不愿意给常喜兴,这不是瞧不上常喜兴,觉得常喜兴连个女人都比不上是什么?
王母也是个大嘴巴,平时说腌臜话多了,一时管不住嘴,竟然说常喜兴是不是对曹二嫂有什么歪心思,所以才会这么厚待。
之前的话常喜兴虽然愤怒,因为王家人挑拨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可这话直接把老实的常喜兴彻底点炸了,当场就把王家的锅给砸了。
老实人发起怒来是很恐怖的,王家人哪里见过常喜兴这模样。而且王家人现在还指望着靠着常家过日子,尤其这段日子,他们都是靠常喜兴的补贴,才能过上天天有肉吃的生活。
王家人从来都知道常家人是什么样的,要真惹怒了那可真的玩完。平时对常喜兴不客气,不过是因为知道常喜兴和常家其他人不一样,是个性子软,不喜欢计较的,就忍不住蹬鼻子上脸。
所以常喜兴真的发怒,王家人也就蔫了。
王家人好说歹说,又让王大嫂去劝,才让常喜兴没有再闹起来。虽然常喜兴一整晚黑脸,可到底没有出什么事,让王家人也舒了一口气,哪里晓得第二天常喜兴就直接带着三个孩子走了。
王家人哪里肯放人,这么一走说明就是还在乎昨天的事。于是威胁说常喜兴要再这么不念情分,就让王大嫂留王家,不再跟常喜兴回去了。
常喜兴对王大嫂有多在乎王家人心底很清楚,如此老实的性子,当年甚至为了王大嫂还跟孙婆子闹起来就可见一斑。
哪晓得常喜兴直接看向王大嫂,问她是跟自己走还是留王家。
王家人刚开始还以为只是吓唬,硬是拉着王大嫂不让走,还说常喜兴薄情寡义之类的话。王大嫂当时左右为难,虽然知道自家过分,可也不想因此交恶,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结果,常喜兴竟然直接领着三个孩子就要驾牛车离开。
这下王家人和王大嫂都慌了,王家人也怕真的把人得罪狠了,到时候没有挽回余地,没法子只能放人,王大嫂这才跟着回来了。
这些事都是曹二嫂充分发挥自己多年来八卦精神,从几个孩子和王大嫂嘴里套出来的。曹二嫂虽然嘴碎,说话比较夸张,却也不是喜欢造谣的,而且这种事要是胡说可是会把一个家拆散,所以来龙去脉八-九不离十。
常喜乐听完前因后果忍不住皱紧眉头,怪不得刚才看到曹二嫂的时候,她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谁被这么说都会被恶心到啊!
所幸曹二嫂比常喜乐大了十岁,因为一个村的,嫁过来也早,曹二嫂也算是看着常喜乐长大。那感情不是单纯的叔嫂关系,已经是姐弟甚至母子,否则以后见面都尴尬。
常喜盛也是不想让这种尴尬发酵,还不如坦承。有时候藏着掖着更是容易别扭,倒不如摊开了说,大家心里坦荡荡。况且也就王家人那脑子才会想到这种龌龊事上来,一般人听到只会觉得可笑。
常喜盛拍了拍常喜乐的肩膀,“那些话你别在意,他们就是想着故意恶心我们,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一群贪婪无厌,上不到台面的东西罢了。这些日子都不知道从大哥那拿走了多少钱,只怕大哥现在都不剩下几个铜板。咱们一次分多少钱都清楚得很,可就这也填不满这些人的胃口。”
常喜盛说这话明显对王家有浓浓的厌弃,这意思已经完全不把王家当做亲戚了。哪怕这样会让王大嫂尴尬,可谁让王家说出这么恶心人的话。以后还当没发生一样,他又不是没脾气的孬种,怎么可能会一点态度都不表示,没有迁怒王大嫂已经很不错了。
常喜乐自然更加不在意,“大哥和大嫂现在咋样?”
常喜盛深深叹了一口气,“我瞧着得闹一阵,你也知道大哥啥脾气,老实人一旦生气就不容易退下去。这本来不关大嫂的事,大嫂啥性子咱们都清楚。你当时可能太小还不知道,当年大哥非大嫂不娶也是有见大嫂可怜,在家里被欺负得不行所以才坚持的。要不是大哥,大嫂当年就被嫁给一个把自个媳妇打死的老鳏夫了。
可当时离开的时候,大嫂犹豫了,大哥现在心里很是不痛快。估摸觉得王家人这么侮辱你侮辱咱们常家,结果大嫂还有站在王家那边的意思,心里可能有些凉了。”
常喜乐明白王大嫂的心理,她之所以犹豫,不仅仅是因为毕竟是王家人的缘故,也是因为逆来顺受惯了,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王大嫂这种状态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了并不少见,因为缺爱所以更家渴望,更加舍不得放弃,只要家里一丁点的示好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有时候还非常病态的无视掉对她好的人,甚至用这些人的爱去填补轻视她的家人的*。可这样的家人*是个无底洞,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满足。这也就使得两边不落好,哪怕一时间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最后也以悲剧收场。
这种心理的毒害是非常可怕的,潜移默化之中就让一个人完全丧失了正常的爱与被爱的能力。
“大哥大嫂两个人感情在那,时间长了大哥的气会消的,只是这也取决于大嫂的态度。”常喜乐道。
常喜盛点了点头,毕竟孩子都那么大了,总不能真的和离,这就是要把王大嫂往死里逼了。
虽说在稻香县也不是没有和离的夫妻,和离之后各自婚娶也不是没有的事,可是这种状况还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的情况不管是休妻还是和离,对于女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和伤害。
况且王大嫂这状况,真要和离王家人肯定不会收留她,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常喜兴对王大嫂是有感情的,而且很深,况且责任感也会让他不会这么做。只是若王大嫂还是这样拎不清楚,那么两夫妻以后只怕会形同陌路了。
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
“要我说有这事也不是什么坏事,要是大哥大嫂脑子都闹不明白,还是跟以前一样软糯,那咱们常家以后也支不起来。不管咋样大哥才是咱们家的长子,咱们哥几个就是再能干,咱们常家还是得由大哥主持的。要一直这不吭气任由人欺负的脾气,到时候别说撑门户了,别拖后腿就算不错。”
常喜盛越说心里越是不痛快,对常喜兴一些所作所为早就看不顺眼,“槐子和枣儿去到王家,一块肉吃不上不说,还帮他们王家那群懒汉干了这么多活!大哥他也忍心!他娘的,要是我别说干活了,不把他们家给砸了都不错。不把自个当一家人,我干嘛还把他们当做一家人。大哥这次要是吃了教训,别跟以前一样对王家,对咱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常喜乐也深以为然,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长子在家族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虽说常喜乐也不是不能跳过常喜兴,可常喜兴能立起来,肯定对整个家的发展都要好处。
“我一会去找大哥说说话,大嫂那边让四姐去说说。四姐是外嫁女,平时回家少,有些话让她说更合适。”
王大嫂也是其中受害者,家中任何人去找她说话,以后再见面都会尴尬,... -->>
这事说起来也并不是没有预兆,常家的吃食摊子和榨油坊现在弄得风风火火,而且大家都知道两者分别由常喜盛和常喜旺两兄弟负责,老大常喜兴却什么都没有沾。
这事放在桃源村大家倒是没有太多想法,毕竟大家普遍还是觉得,农人就得以种地为主。这是根本,不管发生啥事,这都是不能丢的。
常喜兴作为家里的长子,专门负责家里田地很是正常。
这也是因为桃源村是站在常家人的角度,觉得都是一家人,谁管啥还不一样。
再者大家都知道几兄弟以及他们媳妇的性子,大家都是明眼人,自然知道这么安排的道理。
可是作为王大嫂的家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再加上心有贪念,则觉得这是大大的不妥了。
之前常家收茱萸和油茶果,他们想要以次充好,被负责此事的二房毫不客气的给驳了面子。他们也曾找过王大嫂,让她去给通融求情。可这事王大嫂压根插不进去手,只能不了了之,王家人心里早就不平。
而且看到吃食摊子生意这么红火,榨油坊也越来越好,心里那叫个眼热,那可都是钱啊!
王大嫂偏偏是个没心眼的,觉得都是一家人,常家的事很多都跟王家人说了。王家人也就知道他们分成一事,没少为此沾好处,时不时找借口借钱。
而等他们还知道吃食摊子现在竟是完全由曹二嫂负责,且摊子请的人也是由她决定,这下王家人更是坐不住了。
要是这事负责的王大嫂,那到时候那摊子岂不是就是他们王家人说的算!
到时候拿钱可就不像现在,还得找各种借口舔着脸去求。只要从摊子上抠点,那就做够他们一家子吃的了。况且还有工钱,到时候工钱起得高点,他们也衣食无忧了。
王家人想得好,可平日来往却也不敢说这些。毕竟当时都是在常家,也是怕隔墙有耳。他们虽然是有心思,却也是害怕常家人的。除了常喜兴是个老实的,其他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否则之前收茱萸和茶油果的时候,也不会这般被对待。
常家要是不给面子,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所以趁着王大嫂这次回娘家,就开始给王大嫂灌输常家人的不是。说常喜乐瞧不上他们两口子,所以什么好处都让另外两个兄弟拿了。
王大嫂也曾反驳,说常喜乐有另外打算,可王母还有几个嫂子连番攻击,木讷的王大嫂哪里是她们的对手。几个女人越说越激动,原本只是想让王大嫂为自个为自个小家多想想,想挑起王大嫂的不满,去怂恿常喜兴去闹,把吃食摊子或者榨油坊弄到手,结果说着说着就成说常喜乐的坏话了。
而她们刻薄惯了,所以这些话也就极为难听。
她们说得高兴,也就没记着防人,被杨子给听见了。
杨子可是最喜欢常喜乐,他年纪虽小,却也知道因为常喜乐他们这些日子才会过得越来越好。
而且他本身回姥姥家就很不高兴,因为之前他身上穿着漂亮衣服,被大舅家的二表哥看上了,姥姥竟然让他把自个的衣服送给那二小子!说是反正他们有钱,以后再做就是了。
杨子怎么会愿意,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穿这么好看的衣服!
而且不仅仅是他身上的衣裳,就连槐子和枣儿的衣服也都被表哥表姐瞧上,王家人都想把他们衣服扒拉下来。不过终究不敢太过,毕竟常家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便是想着杨子还小,知道个什么劲,到时候让王大嫂说是不爱穿了就送人就成。
可杨子可不像爹妈那样逆来顺受的,说不给就不给,哭着嚷着要回家,要告诉爷爷奶奶,这才让王家人消停。
可就这么一闹,惹得王家人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时不时就说他是个小气的,以后不成大器。
杨子人小鬼大,这些话可都听得十分明白。所以更加不乐意在姥姥家待,让他大过年去干活也不去。王家人也拿他没法子,总不能上鞭子不是,就指派常喜兴还有槐子和枣儿。
也正因为杨子在家,就把王家人跟王大嫂说的话一五一十都听进去了。
杨子听完非常的生气,自己那么好的小叔竟然被说成这样,还被骂破了相变了态,竟然连长幼有序的道理都不懂,就是瞧不惯常喜兴啥都有所以故意晾着。这些还是好听的,有些更难听的话杨子听得直颤抖。
从小杨子就被灌输常喜乐是最能耐的人,被常家人捧得很高,可以说是所有孩子心中的偶像。结果被这么说,心里肯定是不服气。虽说以前不爱搭理他,但是也是因为努力读书的缘故。后来没法读书了,可是非常疼他们的。
愤愤不平的杨子当时也没进去吵,看自个娘被轰得一句话都插不上嘴就知道自个进去也讨不了好,所以等常喜兴回来,就把这些话原原本本的说给常喜兴。
常喜兴虽说向来脾气温和,可就如同常喜盛说的一样,欺负自己可以可说自己家人却是不行。他之所以会妥协何尝不是因为在乎家人的缘故,这就是触动他的底线了。
况且在他眼中,王家人肯定远不如常家人和他亲近。
他只是憨厚老实,却也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王家人啥性子。不过是因为王大嫂的缘故,所以才会忍让而已。
可这一次他却不乐意了,直接去找王家人说道。
王家人刚开始是有些心慌的,还狡辩说杨子不过是个小孩子,怎么能听一个孩子说胡话。
杨子不乐意了,常喜乐自打开始教他功课,他因为聪明是家里学得最好的。而现在有了学堂,除开常昱也是学堂里学的最好的一个。他的记性好,经常被常喜乐夸赞。现在也是众星捧月,大家都觉得他很是聪明厉害。如此环境之下,自然也有了傲气,哪里容别人说他的不是。
他便是直接嚷道,那让他们发誓要是这些话不是他们说的,全家死光光。
这世对这种誓言还是有所忌惮的,王家人顿时支吾起来。常喜兴哪里瞧不出怎么回事,当场就怒了。
王家人却因为常喜兴好说话惯了,一时也没觉得事情严重性。反而说这事本来也是常喜乐的不是,他宁可把吃食生意给个外人负责,都不愿意给常喜兴,这不是瞧不上常喜兴,觉得常喜兴连个女人都比不上是什么?
王母也是个大嘴巴,平时说腌臜话多了,一时管不住嘴,竟然说常喜兴是不是对曹二嫂有什么歪心思,所以才会这么厚待。
之前的话常喜兴虽然愤怒,因为王家人挑拨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可这话直接把老实的常喜兴彻底点炸了,当场就把王家的锅给砸了。
老实人发起怒来是很恐怖的,王家人哪里见过常喜兴这模样。而且王家人现在还指望着靠着常家过日子,尤其这段日子,他们都是靠常喜兴的补贴,才能过上天天有肉吃的生活。
王家人从来都知道常家人是什么样的,要真惹怒了那可真的玩完。平时对常喜兴不客气,不过是因为知道常喜兴和常家其他人不一样,是个性子软,不喜欢计较的,就忍不住蹬鼻子上脸。
所以常喜兴真的发怒,王家人也就蔫了。
王家人好说歹说,又让王大嫂去劝,才让常喜兴没有再闹起来。虽然常喜兴一整晚黑脸,可到底没有出什么事,让王家人也舒了一口气,哪里晓得第二天常喜兴就直接带着三个孩子走了。
王家人哪里肯放人,这么一走说明就是还在乎昨天的事。于是威胁说常喜兴要再这么不念情分,就让王大嫂留王家,不再跟常喜兴回去了。
常喜兴对王大嫂有多在乎王家人心底很清楚,如此老实的性子,当年甚至为了王大嫂还跟孙婆子闹起来就可见一斑。
哪晓得常喜兴直接看向王大嫂,问她是跟自己走还是留王家。
王家人刚开始还以为只是吓唬,硬是拉着王大嫂不让走,还说常喜兴薄情寡义之类的话。王大嫂当时左右为难,虽然知道自家过分,可也不想因此交恶,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结果,常喜兴竟然直接领着三个孩子就要驾牛车离开。
这下王家人和王大嫂都慌了,王家人也怕真的把人得罪狠了,到时候没有挽回余地,没法子只能放人,王大嫂这才跟着回来了。
这些事都是曹二嫂充分发挥自己多年来八卦精神,从几个孩子和王大嫂嘴里套出来的。曹二嫂虽然嘴碎,说话比较夸张,却也不是喜欢造谣的,而且这种事要是胡说可是会把一个家拆散,所以来龙去脉八-九不离十。
常喜乐听完前因后果忍不住皱紧眉头,怪不得刚才看到曹二嫂的时候,她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谁被这么说都会被恶心到啊!
所幸曹二嫂比常喜乐大了十岁,因为一个村的,嫁过来也早,曹二嫂也算是看着常喜乐长大。那感情不是单纯的叔嫂关系,已经是姐弟甚至母子,否则以后见面都尴尬。
常喜盛也是不想让这种尴尬发酵,还不如坦承。有时候藏着掖着更是容易别扭,倒不如摊开了说,大家心里坦荡荡。况且也就王家人那脑子才会想到这种龌龊事上来,一般人听到只会觉得可笑。
常喜盛拍了拍常喜乐的肩膀,“那些话你别在意,他们就是想着故意恶心我们,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一群贪婪无厌,上不到台面的东西罢了。这些日子都不知道从大哥那拿走了多少钱,只怕大哥现在都不剩下几个铜板。咱们一次分多少钱都清楚得很,可就这也填不满这些人的胃口。”
常喜盛说这话明显对王家有浓浓的厌弃,这意思已经完全不把王家当做亲戚了。哪怕这样会让王大嫂尴尬,可谁让王家说出这么恶心人的话。以后还当没发生一样,他又不是没脾气的孬种,怎么可能会一点态度都不表示,没有迁怒王大嫂已经很不错了。
常喜乐自然更加不在意,“大哥和大嫂现在咋样?”
常喜盛深深叹了一口气,“我瞧着得闹一阵,你也知道大哥啥脾气,老实人一旦生气就不容易退下去。这本来不关大嫂的事,大嫂啥性子咱们都清楚。你当时可能太小还不知道,当年大哥非大嫂不娶也是有见大嫂可怜,在家里被欺负得不行所以才坚持的。要不是大哥,大嫂当年就被嫁给一个把自个媳妇打死的老鳏夫了。
可当时离开的时候,大嫂犹豫了,大哥现在心里很是不痛快。估摸觉得王家人这么侮辱你侮辱咱们常家,结果大嫂还有站在王家那边的意思,心里可能有些凉了。”
常喜乐明白王大嫂的心理,她之所以犹豫,不仅仅是因为毕竟是王家人的缘故,也是因为逆来顺受惯了,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王大嫂这种状态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了并不少见,因为缺爱所以更家渴望,更加舍不得放弃,只要家里一丁点的示好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有时候还非常病态的无视掉对她好的人,甚至用这些人的爱去填补轻视她的家人的*。可这样的家人*是个无底洞,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满足。这也就使得两边不落好,哪怕一时间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最后也以悲剧收场。
这种心理的毒害是非常可怕的,潜移默化之中就让一个人完全丧失了正常的爱与被爱的能力。
“大哥大嫂两个人感情在那,时间长了大哥的气会消的,只是这也取决于大嫂的态度。”常喜乐道。
常喜盛点了点头,毕竟孩子都那么大了,总不能真的和离,这就是要把王大嫂往死里逼了。
虽说在稻香县也不是没有和离的夫妻,和离之后各自婚娶也不是没有的事,可是这种状况还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的情况不管是休妻还是和离,对于女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和伤害。
况且王大嫂这状况,真要和离王家人肯定不会收留她,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常喜兴对王大嫂是有感情的,而且很深,况且责任感也会让他不会这么做。只是若王大嫂还是这样拎不清楚,那么两夫妻以后只怕会形同陌路了。
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
“要我说有这事也不是什么坏事,要是大哥大嫂脑子都闹不明白,还是跟以前一样软糯,那咱们常家以后也支不起来。不管咋样大哥才是咱们家的长子,咱们哥几个就是再能干,咱们常家还是得由大哥主持的。要一直这不吭气任由人欺负的脾气,到时候别说撑门户了,别拖后腿就算不错。”
常喜盛越说心里越是不痛快,对常喜兴一些所作所为早就看不顺眼,“槐子和枣儿去到王家,一块肉吃不上不说,还帮他们王家那群懒汉干了这么多活!大哥他也忍心!他娘的,要是我别说干活了,不把他们家给砸了都不错。不把自个当一家人,我干嘛还把他们当做一家人。大哥这次要是吃了教训,别跟以前一样对王家,对咱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常喜乐也深以为然,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长子在家族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虽说常喜乐也不是不能跳过常喜兴,可常喜兴能立起来,肯定对整个家的发展都要好处。
“我一会去找大哥说说话,大嫂那边让四姐去说说。四姐是外嫁女,平时回家少,有些话让她说更合适。”
王大嫂也是其中受害者,家中任何人去找她说话,以后再见面都会尴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