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玩文学 www.5wwx.com,史上最强崇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至于文举探花瞿昌文,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不过所幸,崇祯皇帝从厂卫手中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的信息。
此人在童试和乡试中成绩并不算很突出,最多只能算是名列前茅,若是拿这一点去和夏完淳、黄渊耀甚至其他考生来比,瞿昌文并没有任何优势。
但瞿昌文能被钦点为丙戍科文举探花,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瞿昌文是历史上著名南明重臣瞿式耜的孙子,严格来说,他爷爷是著名的东林党,但同时也是铁杆实干派,南明的民族英雄。
在崇祯皇帝夷平钱谦益十族以后,南北东林几乎都被诛灭殆尽,瞿式耜仍然让他孙子来京参加殿试,用意就很简单了。
虽然瞿家累世东林,但国破山河危难之际,诸如陈子龙、瞿式耜等真正有作为的东林党,实际上并不会因此动摇自己的忠君护国之念。
瞿昌文深受瞿式耜的教诲,其思想实际上算是比较保守,但是他在殿试提出的“实心行实政之策”却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自然和那些所谓的东林党有着天差地别。
实际上,东林党也未必就不能成为皇党。
最明显的例子,上一任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从前就是铁杆东林党,贪污受贿也不少,但是如今将家财一交,却也落得个在家清闲了却余生的结局。
所谓不问世事,闲云野鹤,正是如此。
一向严打东林的崇祯皇帝将瞿昌文钦点为第三名,虽然名次比众人想到的要低,但却直接授其为通政司正八品经历,掌收发文移及用印之事,可谓也是重用。
对于内阁首辅蒋德璟而言,崇祯皇帝的用意自然显而易见,瞿昌文这样的人受到重用,自然会对其它复社、东林中如陈子龙般真正忠君为国士子起到带头作用。
其实崇祯皇帝也明白,这次科举很多人都是打着观望的心思,陈子龙、方以智这些人更是一个都没见到,来的都是小辈后生。
此次殿试文举结果,一甲前三名,一个直接进入内阁辅政,一个作为道督查御史替皇帝监察地方,还有一个则在京通政司任经历,此令一出,满朝哗然。
相比历朝科举,崇祯年丙戍科算得上是历次举人任用最高的一次,并且崇祯皇帝无视了几乎所有有关科举任用的成规墨法,直接通过内阁下令任用,又是开了一次先河。
当然,此时的大明朝堂,文武臣工们多半只能干瞪眼看着这位皇帝去操作,至于跳出来说句话,已经没人那么傻了,敢跳的坟头草都不低了。
这位皇帝大权独揽,内阁和六部尚书几乎全是皇党的人,可不是那么好说动的。
除一甲前三名之外,一甲其余“举人及第”者,基本都直接留在京内各部院衙门任职,二甲“举人出身”者一样被留在京内,其余二甲以及三甲众人皆被分派往京畿各处任职。
说来也是有意思,此次文武科举选出来的,武生全部留在京城皇家武学院进修,没一个出京城的,文士也差不多,有一半都直接在京任职,剩下一半也是前往京畿各州府县衙门有司补缺,没有一个被派去江南和其它省份的。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一甲第一名夏完淳直接进内阁辅政,其余那些举人虽然多是七品八品的小官,但往往是位低职重,一旦升迁,很容易就能变成“位高权重”。
......
崇祯十九年五月上旬,调查的京师官员人数籍贯等结果被户部呈交于冬暖阁。
上次核查是在崇祯十年六月,京城六部翰林院等各有司衙门,官员人数在京九万六千七百零四人,这个数字已... -->>
至于文举探花瞿昌文,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不过所幸,崇祯皇帝从厂卫手中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的信息。
此人在童试和乡试中成绩并不算很突出,最多只能算是名列前茅,若是拿这一点去和夏完淳、黄渊耀甚至其他考生来比,瞿昌文并没有任何优势。
但瞿昌文能被钦点为丙戍科文举探花,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瞿昌文是历史上著名南明重臣瞿式耜的孙子,严格来说,他爷爷是著名的东林党,但同时也是铁杆实干派,南明的民族英雄。
在崇祯皇帝夷平钱谦益十族以后,南北东林几乎都被诛灭殆尽,瞿式耜仍然让他孙子来京参加殿试,用意就很简单了。
虽然瞿家累世东林,但国破山河危难之际,诸如陈子龙、瞿式耜等真正有作为的东林党,实际上并不会因此动摇自己的忠君护国之念。
瞿昌文深受瞿式耜的教诲,其思想实际上算是比较保守,但是他在殿试提出的“实心行实政之策”却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自然和那些所谓的东林党有着天差地别。
实际上,东林党也未必就不能成为皇党。
最明显的例子,上一任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从前就是铁杆东林党,贪污受贿也不少,但是如今将家财一交,却也落得个在家清闲了却余生的结局。
所谓不问世事,闲云野鹤,正是如此。
一向严打东林的崇祯皇帝将瞿昌文钦点为第三名,虽然名次比众人想到的要低,但却直接授其为通政司正八品经历,掌收发文移及用印之事,可谓也是重用。
对于内阁首辅蒋德璟而言,崇祯皇帝的用意自然显而易见,瞿昌文这样的人受到重用,自然会对其它复社、东林中如陈子龙般真正忠君为国士子起到带头作用。
其实崇祯皇帝也明白,这次科举很多人都是打着观望的心思,陈子龙、方以智这些人更是一个都没见到,来的都是小辈后生。
此次殿试文举结果,一甲前三名,一个直接进入内阁辅政,一个作为道督查御史替皇帝监察地方,还有一个则在京通政司任经历,此令一出,满朝哗然。
相比历朝科举,崇祯年丙戍科算得上是历次举人任用最高的一次,并且崇祯皇帝无视了几乎所有有关科举任用的成规墨法,直接通过内阁下令任用,又是开了一次先河。
当然,此时的大明朝堂,文武臣工们多半只能干瞪眼看着这位皇帝去操作,至于跳出来说句话,已经没人那么傻了,敢跳的坟头草都不低了。
这位皇帝大权独揽,内阁和六部尚书几乎全是皇党的人,可不是那么好说动的。
除一甲前三名之外,一甲其余“举人及第”者,基本都直接留在京内各部院衙门任职,二甲“举人出身”者一样被留在京内,其余二甲以及三甲众人皆被分派往京畿各处任职。
说来也是有意思,此次文武科举选出来的,武生全部留在京城皇家武学院进修,没一个出京城的,文士也差不多,有一半都直接在京任职,剩下一半也是前往京畿各州府县衙门有司补缺,没有一个被派去江南和其它省份的。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一甲第一名夏完淳直接进内阁辅政,其余那些举人虽然多是七品八品的小官,但往往是位低职重,一旦升迁,很容易就能变成“位高权重”。
......
崇祯十九年五月上旬,调查的京师官员人数籍贯等结果被户部呈交于冬暖阁。
上次核查是在崇祯十年六月,京城六部翰林院等各有司衙门,官员人数在京九万六千七百零四人,这个数字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