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43
第三卷:归藏终局
第七章:莫比乌斯银链
金属氢的因果闭环
实验室的灯光在凌晨三点显得格外刺眼。
赵莽揉了揉酸的眼睛,再次确认显微镜下的数据。
这不是错觉——雷火筒内壁确实检测到了金属氢的残留痕迹。
"
这不可能"
他低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
金属氢理论上只存在于木星内核那样的极端高压环境下,地球上从未现过自然存在的样本。
赵莽摘下眼镜,用实验服袖子擦了擦镜片。
作为西北军事研究院的席材料分析师,他见过无数异常现象,但这次完全不同。
这个从边境冲突中缴获的武器残骸,正在挑战现代物理学的根基。
他拿起镊子,小心翼翼地翻转那个已经扭曲变形的金属筒体。
在筒底不起眼的角落,刻着一行几乎被高温熔蚀的小字:h-o。
"
军工编号?"
赵莽皱眉。
这个格式他再熟悉不过,h代表材料氢系列,o是批次代码。
但金属氢武器?这出了现有军工技术的范畴至少五十年。
电脑屏幕上的分析报告还在不断刷新数据。
赵莽调出研究院的内部数据库,输入编号前缀。
系统显示"
无查询权限"
,这在他七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生过。
窗外,戈壁滩的冷风拍打着玻璃。
赵莽突然想起什么,迅打开个人终端,输入另一组密码。
这是他的私人权限,连接着父亲留下的加密档案库。
赵铁山——二十年前在军事演习中意外身亡的武器专家。
官方报告称是弹药库意外爆炸,但赵莽一直怀疑另有隐情。
他从未放弃调查,只是线索太少。
当父亲死亡现场的弹道分析报告出现在屏幕上时,赵莽的呼吸停滞了。
在证物清单第七项,清晰地标注着:"
弹壳编号:h-o"
。
"
这不可能"
赵莽的声音在空荡的实验室里回荡。
他反复核对日期——父亲死于oo年,而这个雷火筒是上周才在前线缴获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