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997续


    第三卷:铁甲相碰见真章
    第七章残页的拼图
    雪下空箱
    冰谷底部的混战像锅煮沸的雪水,铁甲碰撞的脆响混着人的嘶吼,在u型谷壁间来回撞荡。
    赵莽趴在辆侧翻的冰甲车下,指尖抠着冻土的裂缝,手里攥着半张被踩烂的纸,上面“滚雷”
    二字的墨迹被血水浸成了紫黑色。
    “汉人小子,这里!”
    巴图勒的狼嚎从三米外传来,他正被两个察哈尔士兵按在雪地里,手里却高高举着片纸,边缘还粘着根青碧色的绸线——是选锋营军旗的料子。
    赵莽扑过去撞开那两个士兵,巴图勒趁机将纸片塞进他怀里。
    纸上画着个奇怪的剖面图:斜坡中段有排虚线框,标注着“雪覆空箱,厚三寸”
    ,旁边用朱笔写着“滚雷行至此处,必失重侧翻”
    。
    墨迹的走势和祖父手札如出一辙,只是多了个小小的狼头印——是库登汗的私印。
    混战的间隙,赵莽贴着冰棱往后挪。
    侧翻的战车下、散落的箭杆间、甚至死去士兵的靴筒里,都藏着这样的纸片。
    他很快现,这些散页能拼出完整的“滚雷战术破解法”
    ,最关键的就是“假冻土”
    :用掏空的桦木箱堆在斜坡中段,覆上雪层伪装成实地,战车碾过时木箱塌陷,借惯性将其掀翻。
    “是林丹汗做的!”
    巴图勒指着北坡中段的雪层,那里的塌陷痕迹比别处深,露出底下断裂的木箱板,“他不仅设了冰棱,还在半坡埋了这东西!”
    赵莽的目光扫过那些塌陷处,间距正好与内喀尔喀的车距吻合。
    手札散页在怀里烫,其中一页用蒙汉双语写着:“假冻土需埋于阳坡三丈处,此处日照使雪层半融,最易伪装。”
    他想起北坡那片有碎石的硬冻土,正是日照最足的地段,昨天还以为是冲锋的好,原来早被林丹汗算成了陷阱。
    侧翻的指挥车里传来孛罗特的咳嗽声。
    赵莽钻进去,看见老领的腿被变形的车架压住,手里却捏着片最关键的散页:“假冻土……需用三年的桦木,才够结实……撑到战车前轮碾过……”
    “他连木箱的材质都算到了。”
    赵莽的心沉下去。
    三年桦木的韧性正好,能承受战车的前半部分重量,等后轮碾过时再断裂,让车身彻底失衡——这正是内喀尔喀战车侧翻时都呈度角的原因。
    谷顶传来察哈尔的号角声,林丹汗的雪刃车开始从南侧阴坡冲下。
    赵莽突然注意到,他们的战车在经过中段时格外小心,车轮总往有碎石的地方碾——显然林丹汗也给部下看过手札,知道哪里是自己埋的假冻土。
    “把散页都塞进铁甲缝!”
    赵莽突然大喊。
    他拽过辆还能移动的冰甲车,将拼好的破解法塞进底板的弹簧装置里,“让幸存的战车从北侧真冻土冲,贴着冰棱走!”
    幸存的七辆冰甲车像受伤的狼,贴着北坡的硬冻土缓缓移动。
    赵莽站在辆侧翻的战车上,看着它们避开中段的假冻土,从冰棱与真冻土之间的狭窄缝隙穿过。
    最前面那辆的铁轮碾过块碎石,溅起的冰碴正好打在察哈尔雪刃车的冰刀上,将其弹开。
    林丹汗的指挥车在谷顶停住了。
    赵莽看见年轻领举起块完整的桦木箱板,朝着内喀尔喀的方向挥动——是在示意停战。
    散落的手札散页此刻大多被收集起来,在阳光下拼成个完整的圆圈,假冻土的破解法正好在圆心。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