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费曼学习法


    “对,就是查德·费曼。”
    裴瑜说,“其实费曼也是一位物理学老师,他和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一样,都是强调‘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只不过李老师教的是在座各位同学,而费曼教的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学生。”
    “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教书的时候,讲课特别接地气,还很幽默,能把深奥的物理前沿理论讲述的通俗明了,正是这种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同学们都很喜欢他,每一堂课的教室都座无虚席。”
    “李老师读过的这本《物理学讲义》,就是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给大学生讲大学初等物理课程时,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根据课堂录音整理出来的讲义。”
    “费曼他总说,要想真正搞懂一个概念,就得能用大白话给别人讲明白,要是你没法用简单的语言向别人解释明白概念,那就说明你自己还没整明白呢。
    这一理念被总结为&039;费曼学习法&039;。”
    “我尝试将&039;费曼学习法&039;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现效果真的非常好,所以也想推荐给大家……”
    李老师兴趣高涨,好奇地问:“哦?这费曼学习法我还真没听过。
    裴瑜,快给大家再仔细讲讲。”
    你当然没有听说过,裴瑜心想。
    费曼学习法在华国最早是由加拿大学霸斯科特·扬在2013年出版的《如何高效学习》中文版中提到的。
    直到2020年前后,靠着网上各种传播,才在国内火起来。
    现在才1986年,李老师能看到《费曼物理学讲义》就够时髦了,已经和国际学术圈接上轨了。
    裴瑜继续解释道:“费曼学习法中“教授”
    步骤的灵感来源,是费曼他爸在给他讲百科全书里的霸王龙时,没有直接照搬书里的那些数字,说什么‘20英尺高,头有6英尺宽’。
    他爸是这么说的:‘要是霸王龙站在咱家前院,它的脑袋能伸到窗户这么高,但是钻不进来,因为脑袋太宽啦!
    ’
    他爸这种把复杂概念用大白话、用身边事儿说清楚的本事,后来就成了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费曼一辈子都受这个影响,喜欢用接地气的例子讲明白高深的知识。”
    “费曼在普林斯顿大学那会儿,有次跟一帮哲学家吃饭聊天,听他们讨论《过程与实效》这本书,他们满嘴哲学黑话,费曼听得云里雾里的。
    后来哲学家们热情邀请他去参加研讨会,会上费曼现他们老提&039;本质物体&039;这个词儿。
    他心想:&039;这词儿肯定非常重要,要不怎么老说呢?&039;结果听着听着他现不对劲,这帮人居然开始纠结&039;本质物体&039;的定义来了,讨论半天连这词具体指什么都没达成共识。
    这个时候,主持研讨会的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堆鬼画符,突然转头指着旁听的费曼问:‘你觉得电子算不算本质物体?’费曼反问:‘那砖头算不算本质物体?’,他本来是想先拿砖头这种常见的东西打个比方,再慢慢引导到电子上,结果没想到,这帮人吵成了一锅粥,有人说指具体某块砖,有人说指所有砖的共性,还有人说是脑子里对砖的抽象概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