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熟尔雅言几为劝学死


    李矩用辎重就道的计策,打败贪婪的石勒军队,也让嚣张了一整年的石勒灰溜溜的进入兖州。
    这消息传到了寿春,让听惯了坏消息的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就连才八九岁的李充也在收拾行囊,要带着和他一般年纪的王羲之去见见这位和父亲一样名讳的大英雄。
    “你们俩要去哪里?”
    阮裕从王敦那里议事归来,在街上看到了手拉着手,背着一个行囊的小兄弟俩,正在随着人群往南走。
    “去参加荥阳太守李矩的队伍,揍胡奴。”
    王羲之挥舞着小拳头。
    “那你们就打算走着去?”
    阮裕从车上下来,把两个小兄弟都抱到车上去,“今天带你们见见世面,府上来了两位洛阳的贵客。”
    “把我们放下去,我们要去投军,和李太守去杀敌,而不是在寿春坐观成败。”
    王羲之抱怨道。
    “不急,你们就算是要走,起码也要拿个指南针再走吧?豫州在北面,你们俩往南走,什么时候能到啊?”
    “我们也不想啊?我们都走到北门了,又被人群给挤回南面了,人实在是太多了,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
    李充从怀里拿出个指南针抱怨道,“把我们的指南针都挤碎了。”
    “洛阳、长安二京陷落,皇帝蒙尘平阳,洛川和关中士官百姓都往南边迁徙躲避战祸,人自然会多一些。
    你们还是不要乱走,那些流民饿极了,连小孩子都是美味,城里已经有多起小孩子失踪的案件了。”
    阮裕很快带着二人又回到了王敦住所。
    “主公,在南门附近找到了二位公子,差点就被那群花子给拍了去,被从北面挤到了南面,说是要去投荥阳太守李矩,上阵杀敌。”
    阮裕向在门口等候的王敦报告。
    王敦上前看看二人,确定没少了点什么,这才放心下来。
    “阮主簿一定是听说蔡道明和谢幼舆到了府上,才去而复返的吧?”
    “主公慧眼,臣早就听说二位的大名,只是未曾一见。”
    “思旷兄,哪有什么大名,虚名而已,这不是差点害幼舆兄死在路上嘛。”
    随着声音的落下,蔡谟(字道明),谢鲲(字幼舆)从屋里也走了出来。
    “既然二位贤弟都出来了,咱们就在园子中一叙吧。”
    王敦命仆人在园子中准备好宴席。
    “道明兄,你那是不熟尔雅言,几为劝学死。
    读书不求甚解,差点把命搭进去。”
    谢鲲揭着蔡谟的底,四人分宾主入座,王羲之和李充垂手站在王敦身后。
    “是怎么一回事情哪。
    这不是洛阳陷落,大家无处好去,幼舆想起当年和处仲兄颇有交情,听闻处仲兄备兵寿春,等待时机北伐,就前来投效。”
    “谁知道半路上杀出一伙匪徒说什么侯什么玩意的部下,把大家的行囊干粮都抢了空,大家就只能饿着肚皮赶路。”
    “这走着走着,我就看到一条小河里,全是横着走的小蟹,我当时一看,这没错啊,劝学篇写过啊,蟹六跪二螯,一点毛病没有,立刻就和大家把这些蟹抓来煮了吃。”
    “谁知道,吃了之后,大家上吐下泻,差点把胆都吐出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