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_5 (1/2)
吾玩文学 www.5wwx.com,日本沉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5
护卫舰“高月号”。
这艘基准排水量为三千零五十吨的舰艇,搭载有反潜直升机,在“第二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时期曾作为同级别中最优秀的舰艇开始服役,此后列入保管舰退居预备役,一年前作为特务舰被重新启用。舰艇前后还保留着五英寸口径的大炮,但是撤除了原来配备的反潜直升机以及用来发射反潜自动导航*和博福斯式双筒自动高射炮的发射装置。在宽敞的后甲板上,铺设了两条水雷专用的钢轨,上面横跨着一个台架,以备搭载“克尔马狄克号”用。不用说,这是防卫技术研究所片冈的主意。这个片冈除了本专业电子兵器外,曾参与过海上自卫队的造舰计划,特别是还从事过舰船特殊改装工作,所以对舰船的紧急改装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舰型已经落伍但仍在服役的“高月号”让它的两个六万马力的汽轮机发挥着威力,以三十节到三十二节的时速驰骋在日本列岛东部的洋面上——在这片从东经一百四十二度到一百四十五度,北纬三十四度再北上至北纬四十五度附近的辽阔海域上,“高月号”按照田所博士的指示,将“克尔马狄克号”深海潜艇下放到日本海沟的不同斜面上,创下了两周内下潜二十次的最高潜水纪录。在三陆地区的海面上,“高月号”遭遇到了南下的千岛寒流,在浓雾和波涛中颠簸翻腾;“克尔马狄克号”深海潜艇也无数次遇上交汇的冷暖流,像漂浮的树叶一样被卷入到海底,浑浊的海水让人无法看清海底的状况;同时,苏联巡逻艇形影不离地徘徊在“高月号”周边,警惕地注视着。——连日来的潜水,使得小野寺皮肤苍白,眼睛布满血丝,面庞憔悴,胡子拉碴,同时,关节痛和失眠症也开始困扰着他。加上“克尔马狄克号”同自己驾轻就熟的“海神号”相比多少有些不顺手,这也给他平添了几分紧张。但不管怎样,他都得在海上一边与汹涌的波浪搏斗,一边驾驶着像浮标一样飘摇不定的深海潜艇,下潜到七千米甚至八千米的深海海底,并按照田所博士那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指令操作潜水艇,打开照明灯,发射水中照明弹,拍照,录像,向海里投放观测仪器,在海沟底、海沟崖上安装自动监测装置。这一系列的作业多的时候一天要重复两次,足以让他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在两三摄氏度的冰冷的深海海底,四周的机器冻得像冰块一样,潜水艇里充满了湿气,每下潜一次都必须更换吸湿剂。而且,由于改造匆忙,潜水艇里安装了各种观测仪器,活动空间极为狭小,以至于在下潜的数小时里身体几乎无法动弹。
“好好注意身体啊,”幸长担忧地说,“我们倒是能够相互替换,而你现在可没人能替换呀。”
幸长很担心,动用联络机从横须贺调来了潜艇部队的随军医师。经过治疗,小野寺的关节痛有所缓解,但失眠却仍然摆脱不了。
“高月号”从南向北,复又从北向南,在日本海沟上方往返游弋三千多公里,不断地把“克尔马狄克号”放入海底。白天,“高月号”停在洋面上,指挥潜水作业;晚上,又急速地向下一个目标移动。就这样,深海潜艇像小探针一样一点一点地探查着日本列岛的腹肋,但是,从西南到东北长达两千公里的日本岛毕竟体量巨大,“克尔马狄克号”这小探针所探测到的只不过是它的九牛一毛。
这叫什么工作!幸长时常会对自己所做的这项工作束手无策而感到烦躁。这简直就像是巨人腹部的跳蚤——瞎撞。
在铫子海域,他们在海沟底遇到了好几次浅发性地震——在每平方厘米一吨的水压下,突然发出“砰”一声巨响,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似的,巨大的能量让潜水艇滴溜溜地直打转,听到潜水艇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即使明知有十倍的安全系数也会不寒而栗。就是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照样进行工作,所幸好天气比较多,观测工作基本顺利,工作进度只比预定计划滞后一点。随着工作的推进,田所博士的脸庞也渐渐变得苍白起来,头发也乱蓬蓬的,只是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第十七天上——“克尔马狄克号”由于连日来的超负荷运转,部分机械终于无法正常工作,潜水只得暂停。田所博士抱了一大摞资料,一头闷在军官室;小野寺则拖着一身的疲惫,一声不响地同机械师一起开始对“克尔马狄克号”进行检修。
第十九天——比预定的时间稍晚一些,特殊工作舰“吉野号”终于到达了集结地。当三根雷达桅杆和用于航天通信的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大家不由得欢呼起来。在曾经搭载飞艇,地势稍低的后甲板上,滑动式机库的两侧立起了巨大的起重机,艉部船舷边安装了缓冲防撞杆。两台联动式起重机能轻松地将“克尔马狄克号”从水中吊到甲板上,下水时,也能利用滑动台架自由操作。相比在干舷较高的“高月号”的甲板上收放深海潜艇的那份艰辛,现在的操作变得轻松多了。
片冈是乘“吉野号”来的,他个子不高,有一张棕色的娃娃脸,两眼炯炯有神,
“耽误了时间,对不起。”片冈笑容可掬地用扩音器从舰桥上喊话,“马上就转船,中田君和邦枝君都在上面,山崎君马上坐联络机来……是要在这儿开会吧?”
大家正要换乘汽艇的时候,来送行的“高月号”舰长收到了一封电报。舰长瞅了一眼电报,立即原封不动地交给了田所博士。
“说是箱根有喷发的征兆,”舰长小声嘀咕道,“好像三宅岛也有地鸣声。正好,本舰立刻奔赴三宅岛。”
橘黄色的“克尔马狄克号”早已浮出水面,它在波涛中摇摇晃晃,被慢慢地拖上“吉野号”的后甲板。“高月号”匆匆结束了工作交接,立刻乘风破浪,急速远航而去。小野寺、幸长他们向远去的舰艇挥手告别。
“看样子接风宴是没戏了……”中田说,“怎么办?马上就开会吗?”
“当然。”田所博士当即答复道。
“我到舰长那儿打个招呼,然后马上到管控区开会。房间呢?”
“请大家先把行李放到各自的房间里,”邦枝说,“然后,我带大家到D计划指挥部的办公室,会就在那儿开吧。”
二十分钟后,大家都集中到前甲板上方的指挥部办公室里。墙上的计算机使整个墙面光亮闪烁,记忆装置上的磁带、磁鼓都在转动。房间的另一面墙上,悬挂着用电子发光板制作的进程表和用磁性塑料模块拼制的日本列岛地图;房间的中央放置了一个巨大的透明长方形塑料模块。乍一看,塑料模块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当片冈打开设在控制台上的开关时,那里面立刻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日本列岛立体图像。大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片赞叹声。
“漂亮吧。”片冈露出白亮的牙齿说,“这是防卫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全息图用的投影屏。它还能消掉虚像,作为实像展示用的荧光显示屏,这大概是世界首创吧。不过,虽然它看起来很透明,但实际上这塑料模块中却含有某种金属微粒。”
“航空摄影能这样立体成像吗?”幸长问。
“不行,那还办不到。它必须先利用视差从高空拍摄出红外线立体照片,再由立体照片制成彩色立体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激光扫描做成底板。立体成像模块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奥妙就是利用立体激光反射光源的相干性。瞧,这就是模块。”
片冈从控制台下拿出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集成模块给大家看,上面没有什么影像,只能看到闪烁不定的单色旋涡状或云状纹路,以及相互渗透的多重环状叠纹。
“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小野寺低声说,“把激光打在这上面,就能看到那个彩色立体画面了吗?”
“是的,根据立体影像制成立体模型,现在非常简单。只需要把有视差的照片扫描,再对其进行解析,得出照片素材的解码数字就行了。最近,有人不用相机拍摄,而是让两架飞机按一定间隔距离飞行,用摄影机录下地貌,同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信息储存……的确,制成全息图,有利于储存大量的立体图。”
只要切换开关,屏幕的立体图像便不断地变换不同比例的画面,有些画面还附带海底地形。
不仅如此,在片冈的操作下,屏幕的立体图像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光点、箭头和直线等等。地热流、重力异常、地磁分布、地壳隆起、沉降、水平运动以及火山活动,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投影在立体画面上。
“连接计算机,储存的信息便能原原本本地投影出来。真是了不起呀。”中田说。
片冈最得意的是安装在中央办公区域的投影屏,屏幕能显示数千张用微型胶卷拍摄储存的地图和图表。
“我把为自卫队司令部专门开发的试验品原封不动地带来了。”片冈笑眯眯地不断切换选择键给大家演示,“技术研究所所长恐怕饶不了我。”
“那么……”邦枝说,“现在就开会吧。先生,请您谈谈今后的计划和具体操作……”
在指挥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田所博士面壁而坐,他双肘撑着膝盖,抱头沉思——幸长正好斜对着田所博士的后背,能瞧见博士的脸孔。博士满脸胡须,脸色铁青且泛着油光,表情异常痛苦。
“田所先生……”中田喊了一声,“除了山崎君,D-1计划的全体成员都到齐了。在这儿,请您再向全体成员简单介绍一下计划的目的,以及目前已掌握的大致情况。”
“田所先生……”幸长走到博士身边,把手搭在他的肩上,“是不是有点不舒服?”
博士被人碰了一下,好像触电似的抖了一下,接着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啊……”博士喘着粗气说,“啊……是吗?”
博士慢吞吞地来到大家围在一起的桌子边,呆呆地望了望墙上的计算机、投影板、操作盘,又好奇地看了看巨大透明的幕墙上所显现的日本列岛三维立体模型。看着看着,博士那呆滞的目光渐渐地开始发亮了。
“这装置真有意思……”博士目不转睛地盯着用于全息投影的屏幕,小声说,“除了显现日本列岛,还能显现出更大的区域 ——从西太平洋到东南亚整个地区吗?”
“目前,这是最大的区域面积了。”
片冈调整了投影机,整个画面呈现出以日本列岛为中心,包括小笠原群岛、冲绳、中国台湾、菲律宾以及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海域的模型图。
“好,就投影定格到这儿。”
博士离开荧光幕墙,站在绘有日本列岛的磁性塑料模板下。
“诸位请坐。”博士用他那低沉而又嘶哑的声音说,“现在……我就开始介绍。”
大伙围着桌子坐下。博士站在巨大的塑料模板下,两眼盯着地面,好像在沉思什么。幸长看着博士的身影,突然胸口感到一阵刺痛。
幸长在想,只不过才两三个月的光景,博士竟苍老得如此厉害,像是老了十岁:头发添了几许白发,面色铁青,皱纹加深,两眼红肿,神情困顿。
“D计划就是……”田所博士语气平淡,没有往日的抑扬顿挫,他说,“根据迄今为止我所做的各项调查和研究,对日本列岛地质大变动可能性的调查计划,我田所脑子里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大致轮廓。”
田所博士稍稍停顿了一下,眼朝下,喘了一口气,接着说。
“所谓这种可能性——是指可能给予日本这个国家以颇具规模打击的大变动,甚至是……让日本列岛毁于一旦的大变动……”
大家闻声不由得浑身发凉。田所博士拿起圆珠笔敲打着磁性塑料模板上的地图。
“目前,D计划分为D-1、D-2两部分。根据事态的发展,也许还要增加很多项目。D-2是研究最坏情况下,日本国民的安置以及资产处理的问题,D-1则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调查的项目。”
博士把手放在头上,做出一副思考状,然后又继续说道:
“还是从头说起吧。本人是从事海*山研究的,特别是对太平洋海底的平顶火山,我持续了十多年的研究。但是后来,我的兴趣慢慢从海*山扩大到了海底山脉、海底地质学,还有海洋底的一般地质构造方面。”博士把两手撑在磁性塑料模板上,“我发现的第一个怪异现象是,最近日本近海重力异常带的分布与十年前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有很大差异。从地质学的角度看,作为地下数十公里处的地幔层的变化,这个十年的变化周期实在是太短,且变化过于巨大。部分地区的重力异常值从数十毫伽到上百毫伽不等,范围竟有数百公里,异常带逐渐向东面移动。随之而来的是地电流、地磁也出现了异常情况。关于地热流方面,本来就很强烈的日本海地热流,现在开始变得异常强烈了。这箭头所指的地方是小笠原的北方,在那里,有一个岛沉没了。仅一夜之间,海拔数米的岛屿就在海洋中消失殆尽,这的确太奇怪了。”
田所博士看着小野寺。小野寺下意识地咽一下唾液。
“我在调查的时候,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我尽力想弄清该现象。本次调查将全力以赴针对这个现象进行考察。我想调查的是,沿日本海沟地下的地幔对流是否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地幔对流是什么?”邦枝问,“请解释一下好吗?”
“嗯……”田所博士咬咬嘴唇,沉思了一会儿,铁青色的脸庞上又重新浮现出一丝生气,“好吧。虽然这里有像幸长那样了解地质学的专家,但也有不太了解的人吧。那么,我就简单扼要地讲一讲。”
博士按了一下开关,黑板从天花板上徐徐地降落下来。幸长忽然想起,以前曾听过博士离题万里却十分有趣的课。博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像圆规画的一样,然后又再在里面画了一个小圆。
“地球的内部构造,中心部是像蛋黄一样的地核,周围是像蛋白一样的地幔,最外层的叫地壳,薄薄的地壳,这些都是中学就学过的。”
博士用粉笔“咚咚”地敲打着那个圆。
“正确地说,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也有上层和下层之分,地壳是由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组成的。地壳同地幔之间,有一个叫做‘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的十分明显的分界面,不过,这些细微之处倒无关紧要。人们一般认为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内核还是固体。这是从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所推定出的。当然,地核里聚集的是重物质,地幔次之,地壳则是由最轻的物质构成的。地球中心的压力推定为三百万个大气压,温度是六千摄氏度左右,地幔与地核分界面附近的温度是四千二百摄氏度,在地幔与地壳分界面附近,大陆板块地下的温度是六百到八百摄氏度,而在海洋底部的温度最多是二百摄氏度左右。顺便提一下,地幔的厚度大体上是地球半径的一半——两千九百公里;相比之下,地壳的厚度最小,大陆部分仅有三十公里,海底更薄,最多只有五公里。大陆板块像冰山一样悬浮在地幔上方的玄武岩层上。也就是说,在喜马拉雅、安第斯这些高山所处的地带(这里包括露出地面的部分和洋底的部分),它的形态就如同是大陆板块深深插入地下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地壳均衡说。而且,构成地壳表面的‘板块’被很多‘裂缝’所分割。”
听了这一席话,小野寺总觉得脚下的地板好像已经融化一样软绵绵的,心里不禁有些害怕。虽然人们常说“如大地一样安如磐石”,但实际上,人类却是站在一个直径一万二千七百公里的岩质行星表面的薄膜上,连同他们的文明、历史以及生物的全部进程都在……大洋底仅厚五公里的 ……只有地球半径的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厚度上——如同站在一个厚度仅为0.2毫米、直径50厘米的气球上!
“再说地幔,其构成的物质一般都认为是橄榄石。从地震波传播的方式看,尽管通常认为它是固体,但从超长时期——即地质年代上看,它似乎是像液体一样发生着对流,这一点,最近已经越来越明确了。最早在1929年,在魏格纳有名的‘大陆漂移说’最为流行的时候,爱丁堡大学的霍尔姆斯就对大陆漂移的原动力进行了假设,此后,随着魏格纳学说不再时兴,这个假设也被遗忘了。最近这十四五年间,随着大洋底调查的深入,又出现了许多现象,这些现象只有通过那些假说才能解释。虽然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兰凯和布莱克从古地磁学领域重新证明了地球曾发生过‘大陆漂移’——有所不同,但多伦多大学的威尔逊却再次把它与大陆漂移的原动力联系在了一起。总之,地幔在地球深部,每年以一至二厘米的速度流动,在地表附近的某些地方,甚至以二至六厘米的较高速度在地壳下流动,这就带动了地壳表层板块——尤其是大洋板块的移动,并且带动巨大的大陆板块移动,从而导致大陆边缘地带形成高大绵延的大褶皱山脉……片冈君,世界地形图……”
片冈操作按钮,投影台上立刻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地图。
“要不要投到大屏幕上?”片冈问,“那样更容易看一些。”
黑板旁降下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地图,田所博士站在前面,两手背在身后,继续讲解道。
“全世界的大规模的深海海底调查,不过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才开始的……”博士用圆珠笔指着大西洋,“而且,由于发现海底的地热流量同大陆板块的地热流量几乎相等,而这一事实又与过去所提出的预测相悖,因此‘地幔对流说’再次被采纳……复杂的理论在此就不多说了。大陆板块上的花岗岩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热量是地热流的最大成因,但只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海底玄武岩地壳也存在同大陆板块一样的热流量。对此,我们只能认为是:地球深处的内部热量由于地幔的对流而被搬运了上来。大家都知道地幔内部几乎不含放射性物质,而且,即便是地幔含有放射性物质,其热量也只能通过热传导极小的地幔以传导的方式输送到地壳。如果是这样,那么,地球诞生之初——即四十五亿年前地下仅数百公里处所产生的热量,经历漫长的岁月后,现在才终于到达地表。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大洋底的地热流是由于地幔的对流从地球深部带出的东西。请看这儿……”
博士将圆珠笔沿大西洋的中心地带滑动着。
从北极圈冰岛附近开始,在南、北美洲大陆与非洲西海岸之间形成“S”形的大西洋中心地区,巨大的中央大西洋海岭纵贯其间,其跨度逾千米,高度逾三千米,且呈完全相同的“S”字形,延伸至遥远的南极圈。
欧洲大陆、非洲大陆西海岸同北美洲、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的凹凸部分正好能相互拼合在一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南、北美洲大陆在白垩纪以后,从欧洲、非洲分离向西漂移的假说最初得到的启发就在于此。
“从北极圈到南极圈,纵贯南北大西洋中央的巨大的海底山脉——也就是大西洋海岭,它以其怪异的特性备受关注。就是说,在这个海拔三千米的山脉中部有一条深深的纵向断裂谷,沿着断裂谷的中线一带,地壳热流量大得异常惊人,大西洋海底地震的震源几乎都集中在这些山脊处——如此等等。根据这些特性,威尔逊提出,大西洋海岭正处在地幔对流的上升通道,地幔对流从地壳深部上升到地表,再向两侧分流致使板块移动,而板块移动导致魏格纳所说的古代大陆——‘泛古陆’——形成巨大的裂缝,并成为将南、北美洲大陆向西挤压的原动力。后续的调查越来越印证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我们知道,地壳挤压出断裂,断裂带上形成的海底山岭——即因地幔对流而隆起的部分,它将遍及世界各大洋的海洋底部。”田所博士稍稍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低声道,“但是,迄今为止,地幔对流和海底山岭的相关结论都只是通过一些旁证归纳推理得出的,能够揭示其对流真相的更直接的、权威的证据还在探索中。不过,根据我自己研究的尚未发表的方法,不但能够制作出极为详尽的地幔对流示意图,还能综合分析过去不曾认知的众多新现象,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将出现的全新现象,对此,我很有信心。”
幸长隐隐感到有点心跳加速。田所博士的理论和发现……如果现在向全世界的学术界发布的话,那将会引起怎样的轰动!然而,现在,是绝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田所博士的预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追溯历史,可以说,自人类开始对地球进行观测以来的短暂时间里,还从未出现过——但是,那样的事情真的可能发生吗?……至少现在,幸长实在不敢相信……
“那么……”博士按了一下调节器,把世界地图的太平洋部分推至画面的中央。“那么,太平洋的情形怎样呢……”
小野寺颇感兴趣地探出身子。
太平洋!
宽阔宏大的海洋!从东经一百二十度到西经八十度,东西跨度几乎绕地球半周,从北纬五十度到南纬六十度,其南北跨度也绕地球的半周,如此广袤的球形海洋……如果沿北纬六十度这条纬线来横切地球,那么,有半个球几乎被圆拱形大洋水面所覆盖。
在这片汪洋大海上,除了几处像米粒一样散落的岛屿以外,全无陆地踪影,它的周围被若干块像彩带般垂落的弧形陆地包裹着。大洋东边是南、北美洲大陆凸起的西海岸线,其中南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的大褶皱;北有像金丝带一样悬挂着的阿留申群岛,顺势而下,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镶嵌在欧亚大陆的东边;从日本列岛中央再向南,有小笠原—马里亚纳群岛,它们与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共同组成了宽广的菲律宾海底盆地。南半球的东部呈纵贯南北的弧形地带,北有新几内亚、所罗门、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列岛,南有萨摩亚、斐济、汤加、克马德克和新西兰……这一系列太平洋西岸的弧形列岛,在其海底形成一条巨大的海沟,深深地嵌入大洋底部。
“壮观之至……”片冈看着色彩斑斓的海底地形图,抑止不住地感慨道,“真没想到太平洋底竟有如此多的褶皱。”
小野寺回过头看了一眼片冈。
“那是因为按惯例对垂直线方向——也就是高度,进行了特殊处理……”小野寺说,“其实,数千米高的大山脉横贯海底数公里,并不少见。”
小野寺尽管嘴上这么说,但还是被神秘的太平洋牢牢地吸引住了。在巨大的深蓝色太平洋上,集中在东半球的众多的海底山脉群——露出洋面的高高山脉,几乎都是火山列岛或火山群岛。东、西经一百五十度附近,北起北半球的夏威夷群岛、西北的圣诞岛,南至南半球的马克萨斯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奥斯托拉群岛——这些在地图上几乎用肉眼看不到,散落在太平洋中部像沙粒一样的小岛下面,静卧着雄姿各异的海底山脉。
不仅如此,在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澳大利亚大陆板块之间,其海底地形之复杂令人难以想象!
新几内亚岛、俾斯麦群岛、所罗门—新赫布里底、新喀里多尼亚、贺尔爵、萨摩亚、汤加—克马德克—新西兰这一线海底,几座海底山脉平行排列在这狭窄的海域里。在那儿,是的,如果那片海域没有海水,就完全可以被认为是高山地带。而在赤道的北边,虽然耸立在海底的山脉不像新西兰海域山脉那样险峻,但它们依然支撑着吉尔伯特、马绍尔和加罗林等群岛。
“太平洋东北部的海底山脉并不太多啊。”片冈小声说,“但是,北美大陆到夏威夷、圣诞岛的海底却延伸着好几条像沟壑一样的东西。那到底是什么?”
“是海底断层带。”小野寺心情沉重地答道。
的确,从遥远的阿拉斯加湾到南面的土阿莫土海底山脉,其间的海底像大平原一样平坦而宽广。但是,就在这平坦的海底上,西起北美西海岸,沿纬度由东向西平行排列着数条细长的断层裂缝,几乎占了太平洋一半的地域。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的海底,断层带有规律地间隔排列着,犹如地壳发生皲裂一般。
“心里真不是滋味……”片冈说,“总觉得地球好像是被切成了碎片。”
“最北边的那个不知道吧?沿北纬四十度呈东西排列的是有名的门多西诺海底断层。断层自北向南北长达一千多公里,被东西走向的断裂带挤压。此外,它的下方是:一直被当作典型的海底断层研究的马来断裂带;从墨西哥海域延伸过来的克拉里昂断裂带;紧靠赤道北边,从北纬十度附近向南面倾斜,在这几条断裂带中最长的克利珀顿断裂带。它们从西经一百五十度到一百四十度,蜿蜒三千多公里。南半球的那些断裂带就不知其名了。”
“请注意……”
田所博士拿起一根小棒,指着南美洲智利海域。
“太平洋之如此广阔,是有其原因的,目前,海底调查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但显而易见的是,太平洋中央海域由地幔上升而隆起的山脉是与大西洋海岭、东太平洋海岭连成一片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海底山脉从印度洋的中部北上向印度半岛西海岸延伸,形成了马尔代夫 、拉克代夫两个岛屿。依据威尔逊的理论,那就可以解释为,正是致使海底山脉隆起的地幔上升以及地幔向山脉两侧移动的板块运动,将之前从亚洲分离的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使之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其边缘处隆起,才形成了喜马拉雅大褶皱,现在,它恐怕依然是喜马拉雅山脉增高的原动力。印度洋海底山脉的分岔进入红海,在这儿形成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间的裂谷,目前,这条裂谷还在不断扩大。这个分岔从埃塞俄比亚的阿比西尼亚高原向南,经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穿越赤道,又在这儿形成了南北跨越四千公里的,包括有‘大沼泽湖群’之称的洛多夫湖、阿尔伯特湖、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尼亚萨湖和肯尼亚、乞力马扎罗等火山在内的东非大裂谷地带。也就是说,东部非洲是被裂谷沿东西方向撕裂的。那么……”
博士用小棒指着东太平洋的辽阔海面。
“根据刚才的观点,东部太平洋板块运动便可以理解为:导致东南太平洋海岭上升的地幔,向西北方向形成了表层地幔流。其证据之一就是土阿莫土、圣诞、夏威夷等东太平洋的系列岛屿群都呈东南至西北走向,而且,越往西北方向走,其火山的年代越古老。该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相撞后陷至地球内部,下陷的裂缝形成了西太平洋弧形列岛特有的长海沟。海沟一带存在着负重力异常带和地热流异常带,这证明了比地壳重且热量大的地幔物质就是在这儿被吸升到地壳上的。那么——从阿留申弧形列岛到太平洋近亚洲边缘一带众多特有的弧形列岛的形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怎么解释日本、东南亚、大洋洲东部海底那极其复杂的海底地形?又如何解释沿着众多的弧形列岛而形成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呢?”
房间里鸦雀无声,谁都没有动。田所博士“叭”的一声切换了按钮。屏幕上出现了放大的西太平洋北部海洋和包括日本、千岛以及东南亚在内的大陆。
“我们很早就知道,在太平洋沿岸一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不论是新大陆还是亚洲大陆,地震的震源越靠近弧形列岛就越浅,越靠近大陆就越深,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震源分布斜面,即震源距地表浅的地方呈三十度的角度,距地表较深或深的地方呈六十度的角度。比如,在南美,深源性地震的震源可达南美大陆内部安第斯山东侧的地下深处,更为显著的,比如在苏门答腊、爪哇、班达海的弧形大褶皱地带,震源朝着弧形褶皱的内侧,也就是朝着婆罗洲岛方向越来越深。日本列岛也处于太平洋至大陆的浅、中源性地震带的一个斜面上。不过,日本列岛的现状是,处于地下三四百公里至七百公里的深源性地震的震源与马里亚纳、小笠原、伊豆的富士火山带平行,北上至中部地方、中央大地沟的西面,横跨本州岛到达日本海,又在日本海的对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附近,向东北方向几乎拐了个大直角,最后抵达鄂霍次克海的中央,形成一个极为狭窄的震源带……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总之,在西太平洋的弧形列岛的地下有一个插入大陆中央区域的地幔物质不整合面,这个不整合面也叫地幔断层带或破裂带。地幔断层带嵌入大陆地下深达七百公里,而大陆一侧的地幔物质,恰好沿着这个斜面,顺势而上,如同逆向断层一样,向太平洋一侧延伸。而且,在这些断层面接近地表的地方,有很多弧形列岛及大褶皱,火山带和浅源、中源及深源性地震的‘巢’就出没在这条弧线上。”
博士把小棒指向上方,然后又从日本海向下慢慢移动,最后指向中国南海和菲律宾海盆。
“可是,为什么这个弧形列岛靠大陆一侧好像还有继续扩大的海盆呢?而且,为什么在这个海盆中央通常都有地热流量异常大的区域呢?特别是日本海,在1965年的UMP(国际上地幔计划)观测之际,根据破坏性地震小组的详尽观察,我们了解到,除大和堆以外,日本海海底的地壳构造,其地壳层只有十二公里,是极为浅薄的大洋型海底。还有,日本海域的海底地热量为平均每秒2.17微卡,与每秒1.5微卡的世界平均值相比,高得离奇,北海道日本海域的有些地方实际热量甚至高出世界平均值1.7倍。菲律宾海盆的状况是——这只是我个人的部分测定——从马鲁古海峡,经过帕劳、安加尔群岛,北上至冲鸟岛、大东群岛方向,这一线的帕劳—九州海岭一带,属于地热流异常带。在北边,鄂霍次克海盆也同样存在着地热流巨大的地段——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在日本海海底存在着非常典型的内部地幔局部上升流,并且,这地幔上升流在海盆的中央海底形成流向太平洋方向而非大陆方向的地幔流,将日本列岛向太平洋方向挤压,使日本列岛中央地带严重弯曲,而且,从地质学的年代看,其形成速度相当惊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在古生代第三纪,即距今不过二千五百万年前,日本列岛的中心在遥远的北部,即北纬四十度附近,与滨海边疆区平行,其形状并不是现在如弓形一样的弯曲,而是呈一条直线。由于日本海的扩张,即日本海底表层地幔朝东南方向流动,致使日本海向正南方挤压日本列岛,于是,日本列岛在中部地区的大地沟带折弯变形,形成了像现在这样的东北日本与西南日本弯曲的地貌。据最近的观测,日本列岛现在仍然以每年一至三厘米的速度被日本海向南挤压,可以认为,富士火山带就是在这个断裂处喷发的。若是如此,为什么会在海盆地方出现部分地幔上升的现象呢?这个你知道吧?小野寺君。”
“啊,不太清楚。”突然被问及,小野寺略有些慌张,忙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是不是因为大洋一侧的地幔流潜入大陆板块下面的时候,地下深处的部分地幔被潜入的地幔流向上挤压的缘故?”
“是的,跟我的想法基本一致。就像给容器里的水加热一样,温度低的时候,水面正中为上升部,四周为下降部,形成缓慢的对流;而高温沸腾的时候,整个水面都形成升腾点。”
“请问……”片冈举手说,“如此说来,地球内部的地幔现在不是处于沸腾状态吗?”
“好问题……”田所博士回头朝片冈看了看,“的确,从漫长的时期看,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这问题在后面更具重要意义,我待会儿再讲。在此之前,介绍一种能够说明日本海底地幔局部上涌的原理。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日本海的海底并不是大陆构造沦陷形成,而是大洋型地壳发生剧烈运动所致……关于这个原理,幸长,你有没有注意到什么?... -->>
5
护卫舰“高月号”。
这艘基准排水量为三千零五十吨的舰艇,搭载有反潜直升机,在“第二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时期曾作为同级别中最优秀的舰艇开始服役,此后列入保管舰退居预备役,一年前作为特务舰被重新启用。舰艇前后还保留着五英寸口径的大炮,但是撤除了原来配备的反潜直升机以及用来发射反潜自动导航*和博福斯式双筒自动高射炮的发射装置。在宽敞的后甲板上,铺设了两条水雷专用的钢轨,上面横跨着一个台架,以备搭载“克尔马狄克号”用。不用说,这是防卫技术研究所片冈的主意。这个片冈除了本专业电子兵器外,曾参与过海上自卫队的造舰计划,特别是还从事过舰船特殊改装工作,所以对舰船的紧急改装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舰型已经落伍但仍在服役的“高月号”让它的两个六万马力的汽轮机发挥着威力,以三十节到三十二节的时速驰骋在日本列岛东部的洋面上——在这片从东经一百四十二度到一百四十五度,北纬三十四度再北上至北纬四十五度附近的辽阔海域上,“高月号”按照田所博士的指示,将“克尔马狄克号”深海潜艇下放到日本海沟的不同斜面上,创下了两周内下潜二十次的最高潜水纪录。在三陆地区的海面上,“高月号”遭遇到了南下的千岛寒流,在浓雾和波涛中颠簸翻腾;“克尔马狄克号”深海潜艇也无数次遇上交汇的冷暖流,像漂浮的树叶一样被卷入到海底,浑浊的海水让人无法看清海底的状况;同时,苏联巡逻艇形影不离地徘徊在“高月号”周边,警惕地注视着。——连日来的潜水,使得小野寺皮肤苍白,眼睛布满血丝,面庞憔悴,胡子拉碴,同时,关节痛和失眠症也开始困扰着他。加上“克尔马狄克号”同自己驾轻就熟的“海神号”相比多少有些不顺手,这也给他平添了几分紧张。但不管怎样,他都得在海上一边与汹涌的波浪搏斗,一边驾驶着像浮标一样飘摇不定的深海潜艇,下潜到七千米甚至八千米的深海海底,并按照田所博士那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指令操作潜水艇,打开照明灯,发射水中照明弹,拍照,录像,向海里投放观测仪器,在海沟底、海沟崖上安装自动监测装置。这一系列的作业多的时候一天要重复两次,足以让他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在两三摄氏度的冰冷的深海海底,四周的机器冻得像冰块一样,潜水艇里充满了湿气,每下潜一次都必须更换吸湿剂。而且,由于改造匆忙,潜水艇里安装了各种观测仪器,活动空间极为狭小,以至于在下潜的数小时里身体几乎无法动弹。
“好好注意身体啊,”幸长担忧地说,“我们倒是能够相互替换,而你现在可没人能替换呀。”
幸长很担心,动用联络机从横须贺调来了潜艇部队的随军医师。经过治疗,小野寺的关节痛有所缓解,但失眠却仍然摆脱不了。
“高月号”从南向北,复又从北向南,在日本海沟上方往返游弋三千多公里,不断地把“克尔马狄克号”放入海底。白天,“高月号”停在洋面上,指挥潜水作业;晚上,又急速地向下一个目标移动。就这样,深海潜艇像小探针一样一点一点地探查着日本列岛的腹肋,但是,从西南到东北长达两千公里的日本岛毕竟体量巨大,“克尔马狄克号”这小探针所探测到的只不过是它的九牛一毛。
这叫什么工作!幸长时常会对自己所做的这项工作束手无策而感到烦躁。这简直就像是巨人腹部的跳蚤——瞎撞。
在铫子海域,他们在海沟底遇到了好几次浅发性地震——在每平方厘米一吨的水压下,突然发出“砰”一声巨响,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似的,巨大的能量让潜水艇滴溜溜地直打转,听到潜水艇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即使明知有十倍的安全系数也会不寒而栗。就是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照样进行工作,所幸好天气比较多,观测工作基本顺利,工作进度只比预定计划滞后一点。随着工作的推进,田所博士的脸庞也渐渐变得苍白起来,头发也乱蓬蓬的,只是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第十七天上——“克尔马狄克号”由于连日来的超负荷运转,部分机械终于无法正常工作,潜水只得暂停。田所博士抱了一大摞资料,一头闷在军官室;小野寺则拖着一身的疲惫,一声不响地同机械师一起开始对“克尔马狄克号”进行检修。
第十九天——比预定的时间稍晚一些,特殊工作舰“吉野号”终于到达了集结地。当三根雷达桅杆和用于航天通信的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大家不由得欢呼起来。在曾经搭载飞艇,地势稍低的后甲板上,滑动式机库的两侧立起了巨大的起重机,艉部船舷边安装了缓冲防撞杆。两台联动式起重机能轻松地将“克尔马狄克号”从水中吊到甲板上,下水时,也能利用滑动台架自由操作。相比在干舷较高的“高月号”的甲板上收放深海潜艇的那份艰辛,现在的操作变得轻松多了。
片冈是乘“吉野号”来的,他个子不高,有一张棕色的娃娃脸,两眼炯炯有神,
“耽误了时间,对不起。”片冈笑容可掬地用扩音器从舰桥上喊话,“马上就转船,中田君和邦枝君都在上面,山崎君马上坐联络机来……是要在这儿开会吧?”
大家正要换乘汽艇的时候,来送行的“高月号”舰长收到了一封电报。舰长瞅了一眼电报,立即原封不动地交给了田所博士。
“说是箱根有喷发的征兆,”舰长小声嘀咕道,“好像三宅岛也有地鸣声。正好,本舰立刻奔赴三宅岛。”
橘黄色的“克尔马狄克号”早已浮出水面,它在波涛中摇摇晃晃,被慢慢地拖上“吉野号”的后甲板。“高月号”匆匆结束了工作交接,立刻乘风破浪,急速远航而去。小野寺、幸长他们向远去的舰艇挥手告别。
“看样子接风宴是没戏了……”中田说,“怎么办?马上就开会吗?”
“当然。”田所博士当即答复道。
“我到舰长那儿打个招呼,然后马上到管控区开会。房间呢?”
“请大家先把行李放到各自的房间里,”邦枝说,“然后,我带大家到D计划指挥部的办公室,会就在那儿开吧。”
二十分钟后,大家都集中到前甲板上方的指挥部办公室里。墙上的计算机使整个墙面光亮闪烁,记忆装置上的磁带、磁鼓都在转动。房间的另一面墙上,悬挂着用电子发光板制作的进程表和用磁性塑料模块拼制的日本列岛地图;房间的中央放置了一个巨大的透明长方形塑料模块。乍一看,塑料模块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当片冈打开设在控制台上的开关时,那里面立刻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日本列岛立体图像。大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片赞叹声。
“漂亮吧。”片冈露出白亮的牙齿说,“这是防卫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全息图用的投影屏。它还能消掉虚像,作为实像展示用的荧光显示屏,这大概是世界首创吧。不过,虽然它看起来很透明,但实际上这塑料模块中却含有某种金属微粒。”
“航空摄影能这样立体成像吗?”幸长问。
“不行,那还办不到。它必须先利用视差从高空拍摄出红外线立体照片,再由立体照片制成彩色立体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激光扫描做成底板。立体成像模块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奥妙就是利用立体激光反射光源的相干性。瞧,这就是模块。”
片冈从控制台下拿出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集成模块给大家看,上面没有什么影像,只能看到闪烁不定的单色旋涡状或云状纹路,以及相互渗透的多重环状叠纹。
“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小野寺低声说,“把激光打在这上面,就能看到那个彩色立体画面了吗?”
“是的,根据立体影像制成立体模型,现在非常简单。只需要把有视差的照片扫描,再对其进行解析,得出照片素材的解码数字就行了。最近,有人不用相机拍摄,而是让两架飞机按一定间隔距离飞行,用摄影机录下地貌,同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信息储存……的确,制成全息图,有利于储存大量的立体图。”
只要切换开关,屏幕的立体图像便不断地变换不同比例的画面,有些画面还附带海底地形。
不仅如此,在片冈的操作下,屏幕的立体图像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光点、箭头和直线等等。地热流、重力异常、地磁分布、地壳隆起、沉降、水平运动以及火山活动,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投影在立体画面上。
“连接计算机,储存的信息便能原原本本地投影出来。真是了不起呀。”中田说。
片冈最得意的是安装在中央办公区域的投影屏,屏幕能显示数千张用微型胶卷拍摄储存的地图和图表。
“我把为自卫队司令部专门开发的试验品原封不动地带来了。”片冈笑眯眯地不断切换选择键给大家演示,“技术研究所所长恐怕饶不了我。”
“那么……”邦枝说,“现在就开会吧。先生,请您谈谈今后的计划和具体操作……”
在指挥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田所博士面壁而坐,他双肘撑着膝盖,抱头沉思——幸长正好斜对着田所博士的后背,能瞧见博士的脸孔。博士满脸胡须,脸色铁青且泛着油光,表情异常痛苦。
“田所先生……”中田喊了一声,“除了山崎君,D-1计划的全体成员都到齐了。在这儿,请您再向全体成员简单介绍一下计划的目的,以及目前已掌握的大致情况。”
“田所先生……”幸长走到博士身边,把手搭在他的肩上,“是不是有点不舒服?”
博士被人碰了一下,好像触电似的抖了一下,接着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啊……”博士喘着粗气说,“啊……是吗?”
博士慢吞吞地来到大家围在一起的桌子边,呆呆地望了望墙上的计算机、投影板、操作盘,又好奇地看了看巨大透明的幕墙上所显现的日本列岛三维立体模型。看着看着,博士那呆滞的目光渐渐地开始发亮了。
“这装置真有意思……”博士目不转睛地盯着用于全息投影的屏幕,小声说,“除了显现日本列岛,还能显现出更大的区域 ——从西太平洋到东南亚整个地区吗?”
“目前,这是最大的区域面积了。”
片冈调整了投影机,整个画面呈现出以日本列岛为中心,包括小笠原群岛、冲绳、中国台湾、菲律宾以及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海域的模型图。
“好,就投影定格到这儿。”
博士离开荧光幕墙,站在绘有日本列岛的磁性塑料模板下。
“诸位请坐。”博士用他那低沉而又嘶哑的声音说,“现在……我就开始介绍。”
大伙围着桌子坐下。博士站在巨大的塑料模板下,两眼盯着地面,好像在沉思什么。幸长看着博士的身影,突然胸口感到一阵刺痛。
幸长在想,只不过才两三个月的光景,博士竟苍老得如此厉害,像是老了十岁:头发添了几许白发,面色铁青,皱纹加深,两眼红肿,神情困顿。
“D计划就是……”田所博士语气平淡,没有往日的抑扬顿挫,他说,“根据迄今为止我所做的各项调查和研究,对日本列岛地质大变动可能性的调查计划,我田所脑子里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大致轮廓。”
田所博士稍稍停顿了一下,眼朝下,喘了一口气,接着说。
“所谓这种可能性——是指可能给予日本这个国家以颇具规模打击的大变动,甚至是……让日本列岛毁于一旦的大变动……”
大家闻声不由得浑身发凉。田所博士拿起圆珠笔敲打着磁性塑料模板上的地图。
“目前,D计划分为D-1、D-2两部分。根据事态的发展,也许还要增加很多项目。D-2是研究最坏情况下,日本国民的安置以及资产处理的问题,D-1则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调查的项目。”
博士把手放在头上,做出一副思考状,然后又继续说道:
“还是从头说起吧。本人是从事海*山研究的,特别是对太平洋海底的平顶火山,我持续了十多年的研究。但是后来,我的兴趣慢慢从海*山扩大到了海底山脉、海底地质学,还有海洋底的一般地质构造方面。”博士把两手撑在磁性塑料模板上,“我发现的第一个怪异现象是,最近日本近海重力异常带的分布与十年前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有很大差异。从地质学的角度看,作为地下数十公里处的地幔层的变化,这个十年的变化周期实在是太短,且变化过于巨大。部分地区的重力异常值从数十毫伽到上百毫伽不等,范围竟有数百公里,异常带逐渐向东面移动。随之而来的是地电流、地磁也出现了异常情况。关于地热流方面,本来就很强烈的日本海地热流,现在开始变得异常强烈了。这箭头所指的地方是小笠原的北方,在那里,有一个岛沉没了。仅一夜之间,海拔数米的岛屿就在海洋中消失殆尽,这的确太奇怪了。”
田所博士看着小野寺。小野寺下意识地咽一下唾液。
“我在调查的时候,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我尽力想弄清该现象。本次调查将全力以赴针对这个现象进行考察。我想调查的是,沿日本海沟地下的地幔对流是否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地幔对流是什么?”邦枝问,“请解释一下好吗?”
“嗯……”田所博士咬咬嘴唇,沉思了一会儿,铁青色的脸庞上又重新浮现出一丝生气,“好吧。虽然这里有像幸长那样了解地质学的专家,但也有不太了解的人吧。那么,我就简单扼要地讲一讲。”
博士按了一下开关,黑板从天花板上徐徐地降落下来。幸长忽然想起,以前曾听过博士离题万里却十分有趣的课。博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像圆规画的一样,然后又再在里面画了一个小圆。
“地球的内部构造,中心部是像蛋黄一样的地核,周围是像蛋白一样的地幔,最外层的叫地壳,薄薄的地壳,这些都是中学就学过的。”
博士用粉笔“咚咚”地敲打着那个圆。
“正确地说,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也有上层和下层之分,地壳是由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组成的。地壳同地幔之间,有一个叫做‘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的十分明显的分界面,不过,这些细微之处倒无关紧要。人们一般认为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内核还是固体。这是从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所推定出的。当然,地核里聚集的是重物质,地幔次之,地壳则是由最轻的物质构成的。地球中心的压力推定为三百万个大气压,温度是六千摄氏度左右,地幔与地核分界面附近的温度是四千二百摄氏度,在地幔与地壳分界面附近,大陆板块地下的温度是六百到八百摄氏度,而在海洋底部的温度最多是二百摄氏度左右。顺便提一下,地幔的厚度大体上是地球半径的一半——两千九百公里;相比之下,地壳的厚度最小,大陆部分仅有三十公里,海底更薄,最多只有五公里。大陆板块像冰山一样悬浮在地幔上方的玄武岩层上。也就是说,在喜马拉雅、安第斯这些高山所处的地带(这里包括露出地面的部分和洋底的部分),它的形态就如同是大陆板块深深插入地下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地壳均衡说。而且,构成地壳表面的‘板块’被很多‘裂缝’所分割。”
听了这一席话,小野寺总觉得脚下的地板好像已经融化一样软绵绵的,心里不禁有些害怕。虽然人们常说“如大地一样安如磐石”,但实际上,人类却是站在一个直径一万二千七百公里的岩质行星表面的薄膜上,连同他们的文明、历史以及生物的全部进程都在……大洋底仅厚五公里的 ……只有地球半径的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厚度上——如同站在一个厚度仅为0.2毫米、直径50厘米的气球上!
“再说地幔,其构成的物质一般都认为是橄榄石。从地震波传播的方式看,尽管通常认为它是固体,但从超长时期——即地质年代上看,它似乎是像液体一样发生着对流,这一点,最近已经越来越明确了。最早在1929年,在魏格纳有名的‘大陆漂移说’最为流行的时候,爱丁堡大学的霍尔姆斯就对大陆漂移的原动力进行了假设,此后,随着魏格纳学说不再时兴,这个假设也被遗忘了。最近这十四五年间,随着大洋底调查的深入,又出现了许多现象,这些现象只有通过那些假说才能解释。虽然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兰凯和布莱克从古地磁学领域重新证明了地球曾发生过‘大陆漂移’——有所不同,但多伦多大学的威尔逊却再次把它与大陆漂移的原动力联系在了一起。总之,地幔在地球深部,每年以一至二厘米的速度流动,在地表附近的某些地方,甚至以二至六厘米的较高速度在地壳下流动,这就带动了地壳表层板块——尤其是大洋板块的移动,并且带动巨大的大陆板块移动,从而导致大陆边缘地带形成高大绵延的大褶皱山脉……片冈君,世界地形图……”
片冈操作按钮,投影台上立刻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地图。
“要不要投到大屏幕上?”片冈问,“那样更容易看一些。”
黑板旁降下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地图,田所博士站在前面,两手背在身后,继续讲解道。
“全世界的大规模的深海海底调查,不过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才开始的……”博士用圆珠笔指着大西洋,“而且,由于发现海底的地热流量同大陆板块的地热流量几乎相等,而这一事实又与过去所提出的预测相悖,因此‘地幔对流说’再次被采纳……复杂的理论在此就不多说了。大陆板块上的花岗岩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热量是地热流的最大成因,但只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海底玄武岩地壳也存在同大陆板块一样的热流量。对此,我们只能认为是:地球深处的内部热量由于地幔的对流而被搬运了上来。大家都知道地幔内部几乎不含放射性物质,而且,即便是地幔含有放射性物质,其热量也只能通过热传导极小的地幔以传导的方式输送到地壳。如果是这样,那么,地球诞生之初——即四十五亿年前地下仅数百公里处所产生的热量,经历漫长的岁月后,现在才终于到达地表。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大洋底的地热流是由于地幔的对流从地球深部带出的东西。请看这儿……”
博士将圆珠笔沿大西洋的中心地带滑动着。
从北极圈冰岛附近开始,在南、北美洲大陆与非洲西海岸之间形成“S”形的大西洋中心地区,巨大的中央大西洋海岭纵贯其间,其跨度逾千米,高度逾三千米,且呈完全相同的“S”字形,延伸至遥远的南极圈。
欧洲大陆、非洲大陆西海岸同北美洲、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的凹凸部分正好能相互拼合在一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南、北美洲大陆在白垩纪以后,从欧洲、非洲分离向西漂移的假说最初得到的启发就在于此。
“从北极圈到南极圈,纵贯南北大西洋中央的巨大的海底山脉——也就是大西洋海岭,它以其怪异的特性备受关注。就是说,在这个海拔三千米的山脉中部有一条深深的纵向断裂谷,沿着断裂谷的中线一带,地壳热流量大得异常惊人,大西洋海底地震的震源几乎都集中在这些山脊处——如此等等。根据这些特性,威尔逊提出,大西洋海岭正处在地幔对流的上升通道,地幔对流从地壳深部上升到地表,再向两侧分流致使板块移动,而板块移动导致魏格纳所说的古代大陆——‘泛古陆’——形成巨大的裂缝,并成为将南、北美洲大陆向西挤压的原动力。后续的调查越来越印证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我们知道,地壳挤压出断裂,断裂带上形成的海底山岭——即因地幔对流而隆起的部分,它将遍及世界各大洋的海洋底部。”田所博士稍稍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低声道,“但是,迄今为止,地幔对流和海底山岭的相关结论都只是通过一些旁证归纳推理得出的,能够揭示其对流真相的更直接的、权威的证据还在探索中。不过,根据我自己研究的尚未发表的方法,不但能够制作出极为详尽的地幔对流示意图,还能综合分析过去不曾认知的众多新现象,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将出现的全新现象,对此,我很有信心。”
幸长隐隐感到有点心跳加速。田所博士的理论和发现……如果现在向全世界的学术界发布的话,那将会引起怎样的轰动!然而,现在,是绝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田所博士的预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追溯历史,可以说,自人类开始对地球进行观测以来的短暂时间里,还从未出现过——但是,那样的事情真的可能发生吗?……至少现在,幸长实在不敢相信……
“那么……”博士按了一下调节器,把世界地图的太平洋部分推至画面的中央。“那么,太平洋的情形怎样呢……”
小野寺颇感兴趣地探出身子。
太平洋!
宽阔宏大的海洋!从东经一百二十度到西经八十度,东西跨度几乎绕地球半周,从北纬五十度到南纬六十度,其南北跨度也绕地球的半周,如此广袤的球形海洋……如果沿北纬六十度这条纬线来横切地球,那么,有半个球几乎被圆拱形大洋水面所覆盖。
在这片汪洋大海上,除了几处像米粒一样散落的岛屿以外,全无陆地踪影,它的周围被若干块像彩带般垂落的弧形陆地包裹着。大洋东边是南、北美洲大陆凸起的西海岸线,其中南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的大褶皱;北有像金丝带一样悬挂着的阿留申群岛,顺势而下,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镶嵌在欧亚大陆的东边;从日本列岛中央再向南,有小笠原—马里亚纳群岛,它们与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共同组成了宽广的菲律宾海底盆地。南半球的东部呈纵贯南北的弧形地带,北有新几内亚、所罗门、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列岛,南有萨摩亚、斐济、汤加、克马德克和新西兰……这一系列太平洋西岸的弧形列岛,在其海底形成一条巨大的海沟,深深地嵌入大洋底部。
“壮观之至……”片冈看着色彩斑斓的海底地形图,抑止不住地感慨道,“真没想到太平洋底竟有如此多的褶皱。”
小野寺回过头看了一眼片冈。
“那是因为按惯例对垂直线方向——也就是高度,进行了特殊处理……”小野寺说,“其实,数千米高的大山脉横贯海底数公里,并不少见。”
小野寺尽管嘴上这么说,但还是被神秘的太平洋牢牢地吸引住了。在巨大的深蓝色太平洋上,集中在东半球的众多的海底山脉群——露出洋面的高高山脉,几乎都是火山列岛或火山群岛。东、西经一百五十度附近,北起北半球的夏威夷群岛、西北的圣诞岛,南至南半球的马克萨斯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奥斯托拉群岛——这些在地图上几乎用肉眼看不到,散落在太平洋中部像沙粒一样的小岛下面,静卧着雄姿各异的海底山脉。
不仅如此,在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澳大利亚大陆板块之间,其海底地形之复杂令人难以想象!
新几内亚岛、俾斯麦群岛、所罗门—新赫布里底、新喀里多尼亚、贺尔爵、萨摩亚、汤加—克马德克—新西兰这一线海底,几座海底山脉平行排列在这狭窄的海域里。在那儿,是的,如果那片海域没有海水,就完全可以被认为是高山地带。而在赤道的北边,虽然耸立在海底的山脉不像新西兰海域山脉那样险峻,但它们依然支撑着吉尔伯特、马绍尔和加罗林等群岛。
“太平洋东北部的海底山脉并不太多啊。”片冈小声说,“但是,北美大陆到夏威夷、圣诞岛的海底却延伸着好几条像沟壑一样的东西。那到底是什么?”
“是海底断层带。”小野寺心情沉重地答道。
的确,从遥远的阿拉斯加湾到南面的土阿莫土海底山脉,其间的海底像大平原一样平坦而宽广。但是,就在这平坦的海底上,西起北美西海岸,沿纬度由东向西平行排列着数条细长的断层裂缝,几乎占了太平洋一半的地域。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的海底,断层带有规律地间隔排列着,犹如地壳发生皲裂一般。
“心里真不是滋味……”片冈说,“总觉得地球好像是被切成了碎片。”
“最北边的那个不知道吧?沿北纬四十度呈东西排列的是有名的门多西诺海底断层。断层自北向南北长达一千多公里,被东西走向的断裂带挤压。此外,它的下方是:一直被当作典型的海底断层研究的马来断裂带;从墨西哥海域延伸过来的克拉里昂断裂带;紧靠赤道北边,从北纬十度附近向南面倾斜,在这几条断裂带中最长的克利珀顿断裂带。它们从西经一百五十度到一百四十度,蜿蜒三千多公里。南半球的那些断裂带就不知其名了。”
“请注意……”
田所博士拿起一根小棒,指着南美洲智利海域。
“太平洋之如此广阔,是有其原因的,目前,海底调查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但显而易见的是,太平洋中央海域由地幔上升而隆起的山脉是与大西洋海岭、东太平洋海岭连成一片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海底山脉从印度洋的中部北上向印度半岛西海岸延伸,形成了马尔代夫 、拉克代夫两个岛屿。依据威尔逊的理论,那就可以解释为,正是致使海底山脉隆起的地幔上升以及地幔向山脉两侧移动的板块运动,将之前从亚洲分离的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使之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其边缘处隆起,才形成了喜马拉雅大褶皱,现在,它恐怕依然是喜马拉雅山脉增高的原动力。印度洋海底山脉的分岔进入红海,在这儿形成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间的裂谷,目前,这条裂谷还在不断扩大。这个分岔从埃塞俄比亚的阿比西尼亚高原向南,经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穿越赤道,又在这儿形成了南北跨越四千公里的,包括有‘大沼泽湖群’之称的洛多夫湖、阿尔伯特湖、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尼亚萨湖和肯尼亚、乞力马扎罗等火山在内的东非大裂谷地带。也就是说,东部非洲是被裂谷沿东西方向撕裂的。那么……”
博士用小棒指着东太平洋的辽阔海面。
“根据刚才的观点,东部太平洋板块运动便可以理解为:导致东南太平洋海岭上升的地幔,向西北方向形成了表层地幔流。其证据之一就是土阿莫土、圣诞、夏威夷等东太平洋的系列岛屿群都呈东南至西北走向,而且,越往西北方向走,其火山的年代越古老。该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相撞后陷至地球内部,下陷的裂缝形成了西太平洋弧形列岛特有的长海沟。海沟一带存在着负重力异常带和地热流异常带,这证明了比地壳重且热量大的地幔物质就是在这儿被吸升到地壳上的。那么——从阿留申弧形列岛到太平洋近亚洲边缘一带众多特有的弧形列岛的形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怎么解释日本、东南亚、大洋洲东部海底那极其复杂的海底地形?又如何解释沿着众多的弧形列岛而形成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呢?”
房间里鸦雀无声,谁都没有动。田所博士“叭”的一声切换了按钮。屏幕上出现了放大的西太平洋北部海洋和包括日本、千岛以及东南亚在内的大陆。
“我们很早就知道,在太平洋沿岸一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不论是新大陆还是亚洲大陆,地震的震源越靠近弧形列岛就越浅,越靠近大陆就越深,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震源分布斜面,即震源距地表浅的地方呈三十度的角度,距地表较深或深的地方呈六十度的角度。比如,在南美,深源性地震的震源可达南美大陆内部安第斯山东侧的地下深处,更为显著的,比如在苏门答腊、爪哇、班达海的弧形大褶皱地带,震源朝着弧形褶皱的内侧,也就是朝着婆罗洲岛方向越来越深。日本列岛也处于太平洋至大陆的浅、中源性地震带的一个斜面上。不过,日本列岛的现状是,处于地下三四百公里至七百公里的深源性地震的震源与马里亚纳、小笠原、伊豆的富士火山带平行,北上至中部地方、中央大地沟的西面,横跨本州岛到达日本海,又在日本海的对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附近,向东北方向几乎拐了个大直角,最后抵达鄂霍次克海的中央,形成一个极为狭窄的震源带……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总之,在西太平洋的弧形列岛的地下有一个插入大陆中央区域的地幔物质不整合面,这个不整合面也叫地幔断层带或破裂带。地幔断层带嵌入大陆地下深达七百公里,而大陆一侧的地幔物质,恰好沿着这个斜面,顺势而上,如同逆向断层一样,向太平洋一侧延伸。而且,在这些断层面接近地表的地方,有很多弧形列岛及大褶皱,火山带和浅源、中源及深源性地震的‘巢’就出没在这条弧线上。”
博士把小棒指向上方,然后又从日本海向下慢慢移动,最后指向中国南海和菲律宾海盆。
“可是,为什么这个弧形列岛靠大陆一侧好像还有继续扩大的海盆呢?而且,为什么在这个海盆中央通常都有地热流量异常大的区域呢?特别是日本海,在1965年的UMP(国际上地幔计划)观测之际,根据破坏性地震小组的详尽观察,我们了解到,除大和堆以外,日本海海底的地壳构造,其地壳层只有十二公里,是极为浅薄的大洋型海底。还有,日本海域的海底地热量为平均每秒2.17微卡,与每秒1.5微卡的世界平均值相比,高得离奇,北海道日本海域的有些地方实际热量甚至高出世界平均值1.7倍。菲律宾海盆的状况是——这只是我个人的部分测定——从马鲁古海峡,经过帕劳、安加尔群岛,北上至冲鸟岛、大东群岛方向,这一线的帕劳—九州海岭一带,属于地热流异常带。在北边,鄂霍次克海盆也同样存在着地热流巨大的地段——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在日本海海底存在着非常典型的内部地幔局部上升流,并且,这地幔上升流在海盆的中央海底形成流向太平洋方向而非大陆方向的地幔流,将日本列岛向太平洋方向挤压,使日本列岛中央地带严重弯曲,而且,从地质学的年代看,其形成速度相当惊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在古生代第三纪,即距今不过二千五百万年前,日本列岛的中心在遥远的北部,即北纬四十度附近,与滨海边疆区平行,其形状并不是现在如弓形一样的弯曲,而是呈一条直线。由于日本海的扩张,即日本海底表层地幔朝东南方向流动,致使日本海向正南方挤压日本列岛,于是,日本列岛在中部地区的大地沟带折弯变形,形成了像现在这样的东北日本与西南日本弯曲的地貌。据最近的观测,日本列岛现在仍然以每年一至三厘米的速度被日本海向南挤压,可以认为,富士火山带就是在这个断裂处喷发的。若是如此,为什么会在海盆地方出现部分地幔上升的现象呢?这个你知道吧?小野寺君。”
“啊,不太清楚。”突然被问及,小野寺略有些慌张,忙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是不是因为大洋一侧的地幔流潜入大陆板块下面的时候,地下深处的部分地幔被潜入的地幔流向上挤压的缘故?”
“是的,跟我的想法基本一致。就像给容器里的水加热一样,温度低的时候,水面正中为上升部,四周为下降部,形成缓慢的对流;而高温沸腾的时候,整个水面都形成升腾点。”
“请问……”片冈举手说,“如此说来,地球内部的地幔现在不是处于沸腾状态吗?”
“好问题……”田所博士回头朝片冈看了看,“的确,从漫长的时期看,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这问题在后面更具重要意义,我待会儿再讲。在此之前,介绍一种能够说明日本海底地幔局部上涌的原理。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日本海的海底并不是大陆构造沦陷形成,而是大洋型地壳发生剧烈运动所致……关于这个原理,幸长,你有没有注意到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